地方农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2021-12-14曾秀兰
曾 秀 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020年在长沙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我国部分高校,如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在2004年开始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而应运而生,至今在中国开设的时间只有17年之久。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快,目前全国有200 余所高校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具有跨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特点,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从目前开设本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各高校都尽量在满足开设核心课程基础上体现特色。但从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看,大多高校培养的学生更多是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厚实的专业素养、实操能力及新媒体等现代理念和技术手段不足,导致人才培养和文化市场需求不相适用,难于满足国家社会对文化管理人才日益增大的需要。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不够鲜明,地域文化资源没有较好地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有94年办学历史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于2019年申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0年开始招收70人。作为一个地方农科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这是从创办专业开始就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办学实践认为,农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发展,需要立足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立足农科高校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立足已有的办学基础和资源(“三立足”),需要在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师资队伍方面提供保障(“三保障”)。通过“三立足”“三保障”的思考和实践探索,有助于培养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本领域的“人才蓄水池”提供支持,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三立足”
“三立足”即需要立足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立足农科高校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立足已有的办学基础和资源。
(一)立足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内容,以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为目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1]。相对国外而言,文化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2000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3年国家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从提出概念至今只有20年左右。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如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高度重视。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新业态的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产业二十年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文旅融合”“文化创意”“数字文产”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正是顺应国家、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是成长速度较快、各地高校招生中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从宏观看,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是要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即以需求为导向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及社会发展需求,找准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以求得生存并特色发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农科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上没有天然的优势,缺乏学科优势,反而有“天生不足”的劣势,因此需要找差异化发展,不要面面俱到。从学科看,文化产业概念的外延很庞杂,口径广泛,它包括了 9 个大类和 29 个小类[2],由于文化产业的外延很宽泛,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确定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技能”的要求,确定“懂经营、会管理、善策划、精制作”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培养定位有所侧重,而不是也不太可能培养面面俱到的适合文化产业内各行业职能的“通才”。由此,要尽早找准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向等。基于此,本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能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胜任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运作、文化经营管理、新媒体运营等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体现在“面向地方发展”“凸显岭南文化”“注重实习实践”,并由此力图构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凝练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二)立足农科高校的学科特点和优势
从中观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立足和依托高校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正如魏鹏举教授所言:“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需要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这种特色导向的思路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3]。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多年来,培养了一些文化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但在专业建设上存在不足。有学者认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是农科学科和专业,与“三农”紧密关联。据此,农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把握与乡村振兴的融合。2017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从国家到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文旅融合、乡村非遗、农家书屋、“乡村春晚”、数字乡村等走进乡村。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以“互联网+文化”的方式推进文化数字资源进农村,夯实乡村文化基础建设;依托数字媒体促进优质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搭建“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化主题文化博物馆”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资源,构建乡村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也由此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进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阶段。在此过程中,乡村文化产业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基础性的助推作用。一些地方对文化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有更多的期待,如广东2020年9月出台有关提升乡村风貌的指导意见。乡村风貌提升如何实现?有关部门在策划和推动“从风貌到风华——南粤村居‘文化+’”系列行动,认为“风貌”在外,“风华”需由内而外,通过“文化+”,让文化真正浸润进整个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让南粤的乡村从“见风貌”到“见风华”。那么,“文化+”,加什么,怎么加,哪些人可以参与其中,作为地方农科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则需要在这些领域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因此,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需将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方向,依托农科院校的特点、资源与优势,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与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结合,着力培养能够服务地方、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产业人才。
(三)立足已有的办学基础和资源
从微观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立足于学院已有的办学基础和资源,即开办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发挥综合效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已经开设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树立“成就学生”理念。所谓“成就学生”的理念,就是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果),要让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与实践中,出成绩,出成果,出特长,形成显而易见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课—训—赛结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即对应一些理论课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并对接校外竞赛。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理论课程对应设置了七个实训项目(表1)[4]:
表1 行政管理专业理论课对应的实训项目
通过“课—训—赛结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三是通过“项目带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即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项目带动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在此其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形成作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多年来取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成为学院办学的成绩和亮点。四是实施校政、校社、校企、校校合作,整合和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如与广州市海珠区各街道建立合作关系,与海珠区文广旅体局建立合作关系;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成立“岭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开展项目研究,也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这些办学基础和资源可充分利用,以发挥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保障”
“三保障”即在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师资队伍方面提供保障。
(一)课程设置上提供保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业的主流课程、共同课程,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一些知名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同济大学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是人文通识课程(如文化经典、文化史等)、专业基础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如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等)。这些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层次的课程设置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思路,这就是“主流+特色”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一般标准与特色导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基于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中既有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如文学基础、文化基础、工商管理基础等课程,又有重技能的课程,如开设《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大赛》《新媒体写作大赛》《影像创意与视觉传达大赛》等实训课程。同时,结合农科高校及岭南文化的特点,增加《农业文化遗产》《岭南文化与传统工艺》《古村落与古民居的保护开发》等具有农科高校学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课程。通过课程设置,为人才培养特色凝练提供保障。
(二)实践平台上提供保障
实践平台是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又一保障。实践平台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建立较稳定的实践基地;二是要提供有特色的实践机会。在提供实践机会中,要将体现农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嵌入其中。充分利用高校所处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融入教学的实践环节。如,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5]。基于这些思考,本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开展普遍的教学实习基础上,吸收行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中好的做法,增加实训项目,通过“课—训—赛结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和实训项目如下(表2):
表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实习实训项目
在实训项目“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大赛”“新媒体写作大赛”“影像创意与视觉传达大赛”等大赛中,具体内容将结合“南粤三农”“南粤古驿道”“广东乡村非遗”“岭南文化”等主题进行。通过提供实践平台保障,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以项目制为导向,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的文化项目策划,参加社区文化策划、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农村文化建设策划大赛、乡村非遗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等“文化+乡村”特色的大赛。如2021年4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文化产业专业师生围绕《社区文化服务》实践课程,用43天时间筹划并拍摄制作微纪录片《船渡南北:广州水上居民的文化守望》,从文化保育的角度尝试一次有深度有意义的岭南地方文化探索,收到很好的效果。以文化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锻炼能力,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三)师资队伍上提供保障
师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队伍不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开设时间短、起步较晚;加之,文化产业管理具有跨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这些导致本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许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的。二是缺乏行业教师,实操经验缺乏。蒋述卓教授认为,搞文化产业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成为创意型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创意型的学生。还提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师,其特有素质主要体现于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技术实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协调合作精神和文化创新能力[6]。由此强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此,要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提供师资保障。一是引培并举,提供师资数量的保障;二是聘请文化产业的行业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科班”出身的教师紧缺,为培养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引进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将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文化企业的社会人士来开设讲座或作为客座教授,为专业特色凝练提供保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发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凝练需要不断探索。本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刚刚起步,更需向“双一流”等各前辈高校求教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