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农谚浅析
2021-12-14王弘扬丁建川
王弘扬 丁建川
王弘扬,男,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丁建川(通讯作者),男,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农业史。
农谚是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对农业生产又起指导作用的人民口耳相传的谚语[1](P242)。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中,劳动人民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劳动者对农学专著的利用率较低,与农谚相比,农书对农业的指导作用有限,而农谚作为口口相传、言简意赅的农业生产生活经验,是必然能够反哺农业生产的。据初略统计,在近3万条农谚中,农作物方面的农谚共有15900条,占53.3%。其中,粮食作物方面的农谚有10909条,经济作物方面的农谚有3394条,园艺作物方面的农谚有1597条,增产措施方面的农谚共有3740条[2](P13)。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有了技术手册一样,对搞好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3](P270-P271)。而番薯自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也仅有300多年的历史,而在这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中,仅《中国农谚》一书中,就有近500条关于番薯的农谚,涉及到番薯的食用方法,选种、育种、藏种,番薯的种植时机选择,种植技巧,中期田间管理,施肥、除虫,后期番薯的收获和储藏,贯穿了番薯的选种培育到收获储藏的过程。
一、番薯与农谚
番薯(学名:Ipomoeabatatas(L.)Lam.)别称甘薯、朱薯、金薯、番茹、山芋、地瓜、红薯、红苕等。[4](P44)最早关于番薯引进的记录是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由苏得道从苏禄国(今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引进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但这种说法主要记载于民间传说,验证资料少,难度大。当代学者讨论较多的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陈振龙在小吕宋(今菲律宾)设计带回国内,正“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金令试为种,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5](P11)。在旱灾饥荒严重的闽省,番薯的作用立竿见影。谈迁在《枣林杂俎》中也记载番薯从国外移植福建的情况,“朱薯产吕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竞食之。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瘠卤沙岗皆可植。粪之,加大。泉人资以充饥”[6](P456)。番薯在福建大获成功之后,逐渐传播到两广地区及东南沿海各地,又一路往西传播到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到乾隆时期,番薯在北方已“漫山遍野,遍地可见”,山东、河南、陕西、北京“无地不宜”。在番薯大面积种植的背景下,农民对于番薯的熟悉程度也是逐渐加深,关于番薯种植的农家经典、诗词歌赋也是数不胜数。如徐光启的《甘薯疏》,陆燿的《甘薯录》,陈振龙的《金薯传习录》,何乔远在《闽书》中记载的《金薯颂》等等,都是记录番薯传播、种植、培育和作用的经典著作。
虽然古代关于番薯的专著繁多,但在“从教育中获益良多、堪称识字的男性约占男性总人口的20%—25%”[7](P100)的清代乡村,对于番薯的种植培育,主要还是来自“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经验。农谚对于番薯种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洼地栽地瓜,十年九年瞎”,提醒农民勿将番薯种在洼地;又如“土壤松松生大薯,土壤黏结成雄薯”说的是在种植番薯之前,一定要先松土,使番薯更容易长成;而农谚中对番薯的救灾备荒的作用也有描写,“一季山芋半年粮,坏了山芋饿断肠”,“多种地瓜,春荒好过”;至于藏种“春分埋种,清明开挖”;选种“挑选薯苗有个巧,粗壮有奶去尾巴”;插秧栽种的技巧“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番薯种植的时令选择“早麦春无糠,早豆撞破缸,早番薯双手扛”;施肥的注意事项“一棵红薯一把灰,结的红薯一大堆”;轮作间作“种种甘薯种种稻,一年倒有两年好”,“地瓜垄里点玉米,收了地瓜,白吃玉米”,更是贯穿了番薯种植的整个过程,十分详细。由此可见,番薯谚语对古代农民种植番薯这种外来农作物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游修龄在《论农谚》一文中提到:“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3](P270)番薯农谚对番薯的培育和番薯在中国各个省份的传播都起到推动作用。番薯作为外来作物,古代老百姓对番薯的种植经验为零,只能通过道听途说或者识字之人的讲述,盲人过河般慢慢摸索。这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就通过口口相传被记录下来,整理成朗朗上口的谚语。而这些农谚又反哺农业生产,为一代又一代的农民提供种植培育番薯的思路,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番薯农谚的内容
凡是有关番薯培育的,包括但不限于选种、育种,种植、中期管理和后期收获储存的农谚,统称为番薯农谚。由于农谚的关注重点不同,番薯农谚和农事农谚、节气农谚、民俗农谚、田间管理农谚等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且因我国疆域幅员辽阔,每个省份地区的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和降水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在农谚的记载上,可能会出现与结论相悖的情况,如:湖南的“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与山东地区的“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种地瓜”有明显的相悖情况。现根据番薯种植不同时期的农事活动,将番薯农谚分类如下。
(一)关于番薯种植的土壤选择
“洼地栽地瓜,十年九年瞎。”这条农谚是关于番薯种植的土壤选择问题,那就是种植番薯要避开洼地,不然十年有九年白忙活。番薯属于抗旱怕涝的作物,洼地最易积水,水多则根烂,根烂则不成活。番薯在选地时应该避开洼地、易积水地,在保证一定水量的同时尽可能在不要选择低洼地区种植番薯,尤其是南方的丘陵地区,易积水,切勿在洼地种植番薯。除洼地、湿地以外,番薯几乎“无地不宜”,各地区也有关于番薯种植区域选择的谚语,但大多带有较强的土壤选择性,现将其列出:
黄泥土栽山芋,白泥地点花生。(陕西武功,山西太原,山东武城)
山头薯,坑底芋。(浙江)
红沙土,土层薄,红薯产量收的多。(陕西武功)
红薯上了山,产量翻加翻。(山东曹县)
(二)关于番薯育苗管理
“地瓜要长好,养苗须要早”,这条农谚是提醒番薯育苗的重要性。番薯育苗是番薯栽培种的一个主要环节,提早出苗和培育壮苗与产量有直接关系[8](P7)。不同方式的育苗,育苗的周期和时间都不一样,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一定要提前育苗,只有培育出“壮苗”“好苗”才能增加产量。
“挑选薯苗有个巧,粗壮有奶去尾巴”。在挑选薯苗时,最重要的是苗壮,苗壮不易折断,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有奶,指的是有番薯根苗中的乳液,乳液黏性越高,苗内养分越多,容易成活且生长更快。去尾巴则指的是若番薯苗中“老根”过长,则用手将“老根”掐掉,留下3—4厘米的主根长度,以此提高成活率,加快番薯生长。当然在剪苗的时间上,一定不要选择雨天或者晨露未干的清晨,薯苗中的养分上移,不易成活。可以选择晴天的下午,剪完后应放置于屋里一晚上,使养分下坠,插后容易成活。[8](P9)
另外番薯苗种的管理还有诸多农谚,如:
薯种多十斤,压藤早一旬。(湖北荆门)
春分埋种,清明开挖。(浙江象山)
春分放种,立夏小压,小满大压,芒种扫尾。(浙江永嘉)
春分不上炕,立夏栽不上。(北京房山)
薯苗不粗壮,只有细根旺。(浙江)
山芋栽壮苗,不栽白水条。(江苏南京)
要想苗壮,只有稀放。(浙江瑞安,湖北荆门)
(三)关于番薯前期种植
在番薯种植前的土壤处理上,“芋头要长粗,深栽浅盖要勤锄”,这条谚语提到了番薯长大增加产量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深栽、浅盖、勤锄。“深耕一寸土,好多粪来壅”,深翻土地可以加厚活土层,提高地力,使作物根系深生,获得增产。不仅如此,深翻还能增强土壤保水力,减轻干旱的威胁。在干旱情况下,深翻7寸的土壤3—4寸处的相对湿度为16.1%,深翻1.2尺的为19.1%;深翻7寸的番薯植株的黄叶率为12.7%,落叶率为81.0%;而深翻1.2尺的,则分别为4.7%和21.1%。[9](P4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也有很大关系,在没有化肥的时代,农民主要靠草木灰肥来增加土壤肥力,“做瓦靠坯,地瓜靠灰”,“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
在番薯种植的时令选择上,“天晴栽薯甘心死,天雨插薯快活死”,晴天的时候尽量不要种薯,一则地皮较干,需要的水分更多。二则番薯苗未在土地扎根时,太阳直晒容易致死,降低成活率,后期找补费时费力。相反,在雨后栽薯土地更为柔软,存水量更为丰富,且无太阳直射,成活率大大提高。“春抢日,秋抢时,栽苕宜早不宜迟”,“种番薯有个巧,越早插越好”,“能栽一日早,不栽一日老”,“早栽番薯重十斤,迟栽番薯一把根”,“早黍稷,晚地瓜,十年就有十年瞎”,以上农谚,均是提醒农民趁早栽苗。提早种植,最大的作用就是延长番薯的生长期。番薯的成熟需要大量的日照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进行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据清远县石潭农技站调查,旱坡地秋薯在相同条件下,小暑后7天种的,平均每株结薯8.7个,单株薯重1.4斤,亩产2058斤;大暑后5天种的,每株结薯8.8个,单株薯重1.06斤,亩产1588斤;立秋种的,每株结薯2.4个,单株薯重0.4斤,亩产1028斤。从他们的调查材料中表明,早种的比迟种的增产明显[9](P54)。另外,二十四节气也是也是番薯农谚中常出现的时间节点。如:“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湖南)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挖一大筐。(河南平舆)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种地瓜。(山东)
芒种山药立夏豆,秋分种麦正时候。(河北张家口)
大暑早,处暑迟,立秋种薯正当时。(湖南)
山芋不怕羞,一直栽到秋。(江苏,浙江)
古代农民也认识到栽秧技巧的好坏也决定了番薯的产量,“压得好,是个宝;压不好,是根草”。山东地区对于番薯种植俗称“压地瓜”,这个“压”不是随意将番薯苗栽进土垄,而是将之以45°角的方式斜插栽种。其好处是相较于直插法,其入土的节数更多,结薯也更多,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番薯直头落,当家坐着哭”,不但不能以直插的方式栽种番薯,还要掌握薯苗之间的间隔,“棉花红苕要收好,一步要有三棵苗”。当然,番薯苗栽种距离还受外部环境影响,不能死搬教条,要灵活运用。
(四)番薯的中期管理
番薯的中期管理主要包括除草和翻秧。除草基本是所有农作物种植里边不可缺少的农事活动。翻秧是番薯管理的历史习惯,但在现代农业活动中,对于翻秧是否能够增产,甚至会产生减产的问题还存在争议。古代翻秧主要是因为番薯藤藤蔓在生长时,茎节点也会长出根系,这些根系吸收土壤中营养成分,导致藤蔓旺长,营养成分都被藤蔓吸收,那么地下薯块就没有多余营养成分供其生长,产量就对减少。翻秧是为了控制藤蔓生长,把营养成分流向地下薯块,以促进薯块生长膨大,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肥力较高地块及旺长田,虽然翻秧可以暂时增强通风透光,提高地温,抑制茎叶生长,但从根本上看也不是一个积极的办法[10](P67)。相应的,随意翻动藤蔓会导致番薯藤叶受伤甚至腐烂,降低光合作用,减少养分的制造,导致产量下降。其二,会造成地表裸露,加快水分的蒸发,甚至会导致水土流失。最后,翻秧之后,薯藤还是会向周边的土地生长,重新长出新藤,浪费养分,降低产量。当然,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在雨涝时就应该及时提蔓,避免藤蔓继续发育从而影响结果。在这一点上,古今的认识是一致的。如:
见雨就翻,见虫就拿。(山东,江苏,浙江)
多雨多翻,雨后必翻,晴天不翻。(浙江永嘉)
雨后翻滕,莫让根动。(河南新乡)
雨后要翻稔,收时担一担。(河南新乡)
番薯要早铲,雨后把藤翻。(浙江)
(五)番薯的收获和储藏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红苕不怕嫩,八月初一尝一顿”。这些谚语主要是提醒农民及时收获。番薯不如水稻和小麦容易保存,所以要及时的入库入窖,“冬天开霜,薯丝归仓”,“温度十五六,放到六月六;温度低到九,赶快封窖口”。尤其过了立春之后,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变高,“地瓜怕打春”,“番薯不是宝,通风就烂掉”。如果没有及时收获、窖藏,“烂芋比粽,烂番薯白送”,“烂番薯狗也勿尝”。由于番薯产量大且不易储藏的特点,一般吃不完的番薯会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近岁诸乡多以沙田种落花生,亦曰长生果。又喜种芋,一名蹲鸱,俗谓之红薯,又谓之地瓜。二者虽非作甘之正,鬻于市,颇获厚利”[11](P97),“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饥焉得充”[12](P125)。
另外,古代劳动者也掌握了番薯间作、轮作的技巧。“一年番薯一年稻,两样东西都省料”,“种种甘薯种种稻,一年倒有两年好”,“地瓜垄里点玉米,收了地瓜,白吃玉米”。关于轮作的益处,周开慧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改变土壤环境,促进有机质分解,平衡土壤肥力;二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全面单位面积产量;三是调解用水,保障全面丰收;四是有利于消灭病虫害和防除杂草[13](P266-P267)。番薯与玉米的间作,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对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充分延长利用时间和生长周期,提高种植指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利用。充分发挥水分养分的平衡作用,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防治杂草和病虫害[14(P26)。
三、番薯农谚的当代价值
农谚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中一直服务于农业社会生产,农谚是农家的唯一课本,一切稼穑之事,都取法于农谚,农人虽然一字不识,却能念之成诵,脱口而出[15](《自序》)。番薯农谚不仅完整地呈现番薯种植过程和历史,而且更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违农时、可持续发展、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农业思想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番薯谚语的实用性是其当代价值体现的最重要的一环。番薯谚语贯穿番薯选种、培育、收储过程中,形成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服务于农业生产,在当今番薯种植的过程中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其实用价值的属性。研究农事活动的著作越来越多,农业技术人员也更多地活跃在田间地头,但多数农民种植知识主要来自于自身种植的技术经验的累积。农谚仍然是农民种植农作物、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宝库。比如,在《甘薯栽培与加工实用技术》一书中,提到关于择苗和早栽的科学性论证与番薯农谚的内容是一致的。“栽插壮苗,剔除弱苗。因为壮苗生活力强,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薯苗长度一般要达20~25cm,具有六个展开叶较好,薯苗太长则带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短,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薯苗过长或过短都不利高产”[16](P72)。正是对“挑选薯苗有个巧,粗壮有奶去尾巴”科学的解释。而“甘薯的生长期由于前期低温和栽培制度的限制,以至各地区甘薯生长都有一定的时间范围。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早栽可延长甘薯的生育期,生长时间越长,营养物质积累越多,产量就越高。可见,通过适时早插充分利用有限的生育时期是甘薯获得高产的关键”[16](P73)。是对番薯农谚“红苕是个宝,全靠插得早”的肯定。由此可见,番薯农谚仍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现代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依然发挥作用。
番薯农谚除了实用价值以外,文化价值也是重中之重。农谚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亟待引起重视和加强保护。番薯农谚作为了解番薯的窗口,既可以快速地向学生群体或城镇居民普及番薯的知识,又可以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跃在历史舞台。可以说,番薯农谚不仅是对古代番薯种植的研究有帮助作用,还可以透过番薯谚语研究当地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和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