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擎党旗守初心 强农兴农担使命

2021-12-14高翅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师生育人

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肩负起强农兴农历史使命,努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致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方位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 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实践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保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时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首要是坚决落实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时,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放在首位,深刻揭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教育事业领导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落实,引导教师为中华复兴而育人、学生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二)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关键是以“国之大者”胸怀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境界

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次要深刻领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内涵;再次是为高等教育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把握好办学方向,引领师生心怀“国之大者”,以为中华立命的政治站位和为人民立心的思想境界,坚持党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培养的人才都成为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长远利益坚定维护者和积极贡献者。

(三)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重点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科学理论遵循和实践逻辑脉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科学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坚定科学理论遵循,厘清实践逻辑脉络。新中国成立初,我们党就提出“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高等教育法》颁布时规定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作了很多重要指示批示。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创建了科学的理论遵循,勾勒出清晰的实践逻辑,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

二、 以矢志强农兴农历史使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行之所本、力之所源和责之所重,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师生涵育三农情怀,矢志强农兴农历史使命。

(一) 突出政治引领,着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华中农业大学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核心价值涵育,时刻把牢党建工作引领大局“方向盘”,建设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学习考核,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读精讲”“教授红讲堂”等系列活动,用好“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二是强化价值涵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贯穿育人工作全过程,通过“榜样的力量”等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评选,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三是强化政治引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寄语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狮山流量池”,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二) 压实党建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注重党建工作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建立“每周一调度、每月一例会、半年一务虚、全年一考核”党建工作机制和“报告为统领、要点作部署、清单明管理、方案补短板”工作责任落实机制。一是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为统领,聚焦新时期奋斗目标和今后五年重点任务,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二是科学制订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党建年度目标、重点工作,逐一分解到职能部门,体现到二级单位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中。三是精心编制学校年度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逐项列出年度党建工作核心内容、关键履责目标和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四是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方案,深入部门督查督导,确保立行立改和限期整改措施按期落实,长效机制问题有序整改。

(三) 强化体系构建,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规律,以“对标争先”计划为载体,实施“百千万工程”,立项建设百个优秀支部、遴选千名红色导师、培养万名入党积极分子,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质量标准体系。探索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学院治理路径,着力优化学院治理架构、治理机制、治理队伍、治理方式,健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建立二级党委书记例会制度,强化调度指导,常态化部署、推进、检查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党务工作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创新设置党支部,试点学生党员联合教师党员成立党支部,促进党建工作和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有机融合,保证党支部工作的持续稳定和历史传承。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构建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相适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 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办学治校的实践成效

华中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中把牢办学方向、在立德树人任务中提升育人质量、在强农兴农使命中引导师生担当作为,全面增强华中农业大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 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党建统揽发展大局过程中,首要是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重要回信中“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以“宏农学扬国光”为价值追求,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精神内核,牢固树立以学生终身学习、终生发展和一辈子幸福为中心理念,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在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张之洞”班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开展现代书院制探索,加强通专融合,促进师生融乐;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为重点,在生命科学和农科类专业试点培养“少而精、高层次农业科教领域领军人才”;推进多学科专业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多样化学研产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成为“学科建设生长点、教学改革辐射源、人才培养示范区”,形成心系家国、全球视野、振兴乡村的通专融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二) 创新发展“四个一”模式,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

华中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党建在指导师生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中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浪潮,顺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坚持“顶天、立地、育人、惠民”科技工作理念,推进实施系列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5个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谋划从“0”到“1”原创性突破,创新发展“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模式,构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世界一流创新高地,形成科技谋划、项目实施、成果凝炼全程链条式一体化培育体系,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超甜玉米、棉花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对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三) 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致力于乡村全面振兴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高等农林教育的历史使命。华中农业大学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提出的“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要求,全面吹响党建服务三农“集结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通过“一位校领导带领一个业务部门和民主党派,指导一个学院对口服务一个地市”组织方式,主动对接湖北省内17个市州,重点围绕水稻、玉米、园艺、油菜、渔业、畜牧等湖北优势特色产业,瞄准湖北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领域,每年明确一个行动主题,精准设计重点实施内容,针对性集中组织全校师生深入湖北农业农村一线写好新时代“论文”,形成“党建引领、领导带头、部门协调、学院对接、教师参与、学生响应”科技服务工作新模式,推进服务行动在湖北省内所有市州全覆盖、校属各单位对接联系省内各地全覆盖,做到联系一批对接合作伙伴、服务一批农业经营主体、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扶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选树一批科技服务典型,全力助推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四) 涵育校园“三品”,致力于构建融乐型师生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涵育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文化,品位高低和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华中农业大学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探索构建新时代校园“三品”,涵养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的“育人品性”、塑造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学术品貌”、坚定了高雅不凡、卓尔不群的“文化品位”,坚持发布文化建设年度白皮书。将校园“三品”植根于“三全育人”,着力构建“师生融乐”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深化师生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建设,创设“师生融乐”育人情境,营造“师生融乐”人文生态,提升“师生融乐”育人自觉。校园话剧《牵挂》、“青春告白祖国”“狮山文谷”“两季三节”(毕业季、迎新季,狮山读书节、狮山艺术节、狮山欢乐节)等系列文化活动逐渐成为校园文化标识。《牵挂》在国家大剧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公开演出70余场,“青春告白祖国”等文化活动点击率过亿次,学校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两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猜你喜欢

华中农业大学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团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用药物难以有效治疗的淡水养殖鱼类的几种疾病
Puritan Credos’ Influence upon the New England Colonies in the Middle 17th Century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