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学精英及其教学论意义

2021-12-14李尚群罗元彩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卓越精英信用

李尚群,罗元彩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201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发布,在这一文件中,教育部提出了本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众所周知,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变量,于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政策语境下,本文提出“大学教学精英及其教学论意义”这一命题。

一、 大学教学精英的内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促进者和维持者。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在教学领域有很好的声誉,教学成效十分突出,“教学精英”这一概念就是用来描述这一类教师的。可以预计,随着这一概念的不断成熟和逐渐推广,它有可能成为一个规范的教学论概念。关于教学精英这一概念的内涵,以下尝试从两个视角来进行描述和解释。

第一,从制度的视角来看,教学精英是一种制度性的承认。精英既是一个日常用语,也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概念。作为精英理论的重要建构者,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把精英定义为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的顶尖人物,例如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科学精英等。与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一样,教学领域也有自己的精英,即教学精英。基于制度的视角,可以尝试把教学精英定义为在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得到制度承认的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被冠以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教学名师等称号,而“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则可以看作是教学领域的超级精英。教学精英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传说,而是一种制度性的承认。关于教学精英是如何练成的,后文中将提出的优势累积和信用循环等原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这一问题。

第二,从能力视角来看教学精英是教学学术能力强的教师。人们一般认为学术专指科学发现或理论创新,但是美国学者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书指出,至少存在四种相互联系的学术,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所谓教学的学术大概是指大学教师拥有学者身份,一方面要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用前沿知识,以合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大学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学术能力。

有研究者这样解释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学术性职业,是研究性的教学活动,又是教学性的研究活动,是科研与教学的共融统一;教学学术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2]。简言之,教学学术能力是建立在科教融合基础上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被认为是当前大学大学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据此,可以把教学精英定义为教学学术能力强的教师。

关于教学学术能力,有几个值得关注的观点,一是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也是建构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基础。二是教学学术能力概念不但是评价大学教师的有力工具,也是评价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是教学学术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项广泛的政策议程。教学学术能力应成为大学战略中优先考虑的重点。四是教学学术能力概念有助于解决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从而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学术能力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二、 大学教学精英的教学论意义

教学精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大学教学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作用和影响。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教学精英的教学论意义。大学教学精英的教学论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明。

(一) 教学精英提供一种卓越教学的示范

教学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学可能是平庸的,也可能是卓越的。“大学卓越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中,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共同结为学习共同体,经由一定的教学媒介,促进学生养成高尚品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的高级智力活动”[4]。这是关于大学卓越教学的一个定义。这一定义告诉人们卓越教学是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高级智力活动。卓越教学是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表征。

关于卓越教学目前有一个较为通俗的解释,就是“金课”。事实上关于什么是“金课”,也已经有了权威的解释——“金课”具有“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 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有较高要求。相反,“水课”是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5]。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大学教学仍然比较传统,“水课”很多,“一本书的大学”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逻辑不能适应新型人才培养形势。据此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向包括:消除“水课”,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扭转课程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教学止于教材的现象,改变课前预习一遍,上课听讲一遍,课后练习一遍,考前复习一遍,考试重现一遍的教学习惯;更新课堂教学逻辑,突破单纯地陈述讲解教材知识的做法[6]。这意味着,我国大学教学改革仍然面临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热切呼唤教学精英的出现。

2018年10月,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指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等七类人才的培养),这一计划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教学论命题——卓越的人才需要卓越的教学来培养。在教育部发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就有一条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推动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1]。这段话表明,高水平教师深度参与教学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路径。

关于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的初衷,文件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材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7]。正是课程、教学梯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组成了高校教学的现实图景,也是名师表演的舞台。人们有理由相信,教学精英的教学就是卓越教学,或者是最接近卓越教学的教学。通过教学精英的示范与表演,卓越教学就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种现实的操作。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学充满期待,于是人们总是在想象一种卓越又神奇的教学,或者试图越过真实的教学世界去寻找这样的教学,却没有想到这种教学其实就在真实的教学世界之中。正是教学第一线教学精英们使得带有理想性的卓越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观察与模仿。

(二) 教学精英诠释教学信用的累积过程

教学论中似乎并没有教学信用这一概念。经济学对信用的定义是:“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8]。简言之,信用意味着在借贷之类的行为中允诺在将来付给回报。教学信用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运动。当高校把教学任务交付给教师之后,教师就成了受信人,此时教师就要允诺以一种好的教学作为回报。如果这一允诺能够得到持续的实现,教师就会获得一种可信性和高声望。于是,在教学领域中就形成了一种信用制度。很显然,教学精英就是具有较高教学信用水平的教师。教学精英的成长过程在某种程度也是教学信用的累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环节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教学信用的初始积累。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如果郑重地把某门重要的课程,或某些重要的教学活动交付给某位教师,或者大量的学生在追寻某位教师的授课,这就意味着这位教师已经获得某种可信性。但是这种可信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初始积累的过程。例如,目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主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等活动就为教学信用的初始积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事实上,很多教学精英正是由此出发的。以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为例,经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决赛,共有191名教师在全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37名,二等奖59名,三等奖95名。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由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荣誉称号[9]。这意味着有一批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实现了教学信用资本的初始积累或新一轮的积累。

第二,教学信用的循环投入。教学信用的初始积累一旦完成,教师就拥有一种信用资本——信用具有资本的性质。教师通常会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信用资本投入教学领域,以获得更多的回报,于是,信用会产生一种加强效应,信用资本会不断积累。这一过程也称信用循环。当某一天某位教师获得了某个重要的与教学有关的荣誉之后,其教学信用水平就会急剧增长,这时他就有了信用资本去角逐更高级别的荣誉。目前,教学竞赛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手段,通过教学竞赛也制造了许多教学精英。事实上,教学竞赛选手一个通行的选拔规则,就是通过竞赛本身来选拔,也就是先在某一个级别的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然后获得参加更高级别教学竞赛的机会。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教学信用的循环投入和不断加强的过程。

第三,教学信用的可能损失。教学信用持续累积的结果就是教师个人信用大厦的建立。现实的情况是,这个信用大厦有可能是坚固的,也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崩塌,其中教学事故和学术不端就是两个常见原因。教学事故即发生在教学领域的事故,而教师则是教学事故的责任主体。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执行一套教学事故的稽查与惩处制度,在诸多惩处措施中,取消资格和收回荣誉是十分常见的。高校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执行学术研究的任务,教学的发展伴随着学术的发展。在大学中,教师通常具有学者的身份,学者通常具有教师的身份。教学与学术的这种融合性,使得任何影响学术声誉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声誉。在学术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而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对教师职业和学者角色产生极大的伤害,其结果往往是教师的教学信用和科学信用受损,甚至严重受损。大量的个案印证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学信用一旦严重受损,他的信用循环就很难再建立起来。

教学信用的累积与循环过程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发展有某种启示和引导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学校情境中教学工作是如何运转的,并为教学管理及其改革提供依据。

(三) 教学精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

教师职业发展到当代,已经成为一门复杂而高深的专业。教师专业资格的获得必须接受系统而规范的专业训练,即使获得了教师专业资格,也要让专业处于持续的发展状态。教师专业发展有一个复杂的内容框架,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权力、专业伦理精神等诸多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如制度化的在职培训、教学行动研究、学术交流与访问、专业学习、在线培训、专题研修等。

关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研究者进行这样的分析,“大学教师发展是与大学发展任务相契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涉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与教师个体的发展需要和价值诉求等相关联”[10]。这意味着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完成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年轻教师的数量急剧增长,其专业发展也就成了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时下人们用“工蜂”来比喻大学年轻教师及其生存境况。对年轻教师来说,专业发展不是速成的,当然也不一定就是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式的求索。真实的情况是,每一个阶段性的发展任务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发展效率的问题,也即如何用更短的时间来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意味着必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让教学精英来为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指路”正是作为一种支持手段提出来的。

教学精英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和成功者,因而也被认为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对国家级教学名师这类超级精英来说,已经迈向了专业发展的巅峰,在本科教学成就和学术造诣两个领域都是极佳的榜样。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中就特别规定了“教学梯队的建设与贡献”这一指标,并解释道:“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领域教学的历史地位做出重要贡献。”[11]教学梯队或教学团队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人力资源组织模式,也是一种年轻教师的培养模式。

再回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这一话题上来。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这一政策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文件中体现着这样一种精神,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具体的措施有: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12]。对这段话语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或隐或显地能够感觉到教学精英的特殊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传帮带机制中,教学精英的角色仍然需要进一步明晰和强化。

三、 结语

精英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敞开了的研究领域。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研究,朱克曼对科学精英的研究都是关于精英的经典研究,这也在提示教育研究者应当重视对教学精英的研究。教学精英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而他(她)又以某种方式在回报教学。关注教学精英,讲述教学精英的故事,是教育研究的特殊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欣赏和致敬教学精英的同时,要提防滑向精英主义。我们需要精英,但并不需要精英主义,这是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猜你喜欢

卓越精英信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信用消费有多爽?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