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
2021-12-14尹瑞强
□ 尹瑞强 鲁 江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行,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正在逐渐提升。对文娱活动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因此,需要发展农村体育,为农村居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平台,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通过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共享体育成果,丰富农村居民文娱生活,而且还能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创造文明乡村,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从而提升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农村居民生活逐渐富裕,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农村居民对文娱生活需求逐渐增加,因此,为了满足农村居民需求,需要发展农村体育,这也是体育资源、体育成功共享的一种表现形式。另外,发展农村体育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资金流通渠道,进而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乡村振兴带来人民富裕,才能为体育发展提供基础,否则,如果农村居民仍旧在温饱线上挣扎,是无法对体育产生兴趣的。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又是一种盘活农村经济的手段,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提高农村居民就业率,进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可以结合农村的当地特色,建立乡村体育小镇;发展特色旅游业,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将农村的民俗、特色健身方式等进行整合,发展成新型体育项目,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身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事业中。长此以往,参加体育的农村居民数量提升,体育事业得到规模化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够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二、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1.干部层面
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主要依靠农业产业及其周边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虽然实行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农村干部大多对农业产业的重视程度较高,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对其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1]。甚至部分农村干部认为其他种类的产业是“玩物丧志”,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农村体育会影响到农业发展,对该村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这种思想导致很多农村重视农业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文娱生活漠不关心。这与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目标背道而驰,因为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民,不应本末倒置,单纯地为了发展而发展。农村干部对体育产业的漠视也导致农村内部体育产业的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农村居民对体育了解程度低,缺乏兴趣。
2.群众层面
在农村,主要的生产方式为耕种。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农村居民也习惯了农耕生活,认为耕种时会消耗体力,可以代替体育活动。在部分农村居民眼中,生产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唯一手段。但是,实际上,耕种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事耕种活动可能会因为动作的重复与不科学性,违背人体规律,造成身体的损伤。更有甚者,部分农民因为长年累月的耕种,产生了后遗症。晚年受到风湿、驼背等病痛问题的影响,大多农民会存在长期的关节疼痛症状。如果配合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则可以缓解因为劳作带来的身体损伤。大多农民对体育运动没有认同感,不愿尝试,也就导致农村体育发展困难。
(二)政策落实不彻底
发展农村体育,需要政策支持。从政策的制定到落地,都需要进行监管。现阶段,政策下发到各个农村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落实程度不到位。大多数农村的发展重心在于农业发展,对体育发展不够重视。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是因为监管不到位,很多农村的体育发展流于表面,只为应付检查。为了发展,忽视了农村居民的文娱需要,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阻碍。随着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矛盾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展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就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娱生活。通过发展农村体育,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农村体育发展方向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有所提升,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居民素质也有一定提升。农村居民开始有能力对自身的闲暇时间进行规划,这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核心,也是体育事业服务的对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其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农村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
(一)农村体育发展产业化
农村体育需要向着产业化方向前行。要实现农村体育发展的产业化,需要从体育用品的制造产业化和运动休闲的产业化入手。首先,农村可以划定体育产业园,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经济产业链,实现自给自足。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制造质量,提高体育制造业收益。借此,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还要发展农村的运动休闲产业,即创办体育赛事,发展体育文化旅游等。将体育休闲娱乐融入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来,结合农村的自身特色,贴合农村居民的需求,促进产业化发展。
(二)绿色发展道路
农村体育需要向着绿色发展方向前行。与城市相比,农村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较低。在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留一方净土。现阶段,为了降低环境污染,要在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绿色发展。注重低碳经济发展,结合自身的地形地貌优势进行发展。例如,如果地理位置在北方,可以在冬季进行滑雪运动。不仅可以借助地理优势打造旅游农村,还能降低对原有地形的损害[2]。部分具备湖泊地理优势的农村,可以开发绕湖自行车大赛。这种发展形式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倡导全民健身的风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一定促进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需要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三)文体融合发展趋势
农村体育需要向着文体融合的方向前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灿烂,乡村文化也是百花齐放。要在农村发展体育产业,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可以将体育运动与农村本地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到体育事业中,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味乡土民俗与体育运动融合的产物。深度挖掘农村文化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促进非遗传承。通过文体结合的形式,向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范围。文体融合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还能够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丰富体育发展形式,为体育运动加入文化的内涵,提升体育运动的价值。
(四)公共治理为导向
农村体育需要向着公共治理的方向前行。要实现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公共治理为主。公共治理是以多元主体治理为核心,强调治理方法多元化的一种治理方法。要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单一主体的治理方法很难真正了解到各个群体的真正需求。因此,要实行多元主体的治理方法。切实了解农村居民的真实需求,推行政府发起、社会组织辅助、居民参与的治理方式。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完善治理制度,提高治理的成效,切实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交流服务平台,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多元主体治理提供平台支持。
(五)以人为本促发展
农村体育需要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前行。体育发展的目标是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娱生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3]。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农村居民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活得精彩。农村体育发展不能脱离人,要提升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必须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切实为人民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吸引农村居民,一起加入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身体素质的同时,丰富闲暇生活。
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较多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促进体育发展,需要明确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以方向引导,才能走出正确的道路。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促进农村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文体融合,优化公共治理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