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霞珮”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2021-12-14范文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仙女纹饰紫砂

范文俊

在江苏省南部,天目山余脉和太湖之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宜兴。在历史上,这里就是著名的陶瓷胜地,具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都在此驻扎,整顿军备,韩世忠还命人在此烧制“韩瓶”用来装水,至今还有许多的残片遗留在附近的田野之中。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紫砂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茶座之选,迎合了茶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茶的需求,再加上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的大力宣传,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成为了陶都宜兴的重要产业之一。2005年底,宜兴传统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了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也让陶都的紫砂艺人们感受到更为热烈的紫砂潮流,焕发出了更为积极的创作热情。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霞珮壶》采用了筋纹的设计,把我们古代用来形容仙女的饰物霞珮抽象地用紫砂的材质展示出来,结合了如意纹饰的特点,令我们观之耳目一新。此壶壶身挺拔隽永,还有清晰的棱线,如同花瓣一般组合而成,壶底平整,腹部也微微鼓起,特别实用大气。壶嘴外接设计,如意纹饰装饰,婉约动人,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的设计也是嵌入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气密性良好;壶钮的设计和壶身同出一辙,气韵相通,瓣形的设计婉约美观,把仙女的那种感觉传递出来。此壶最为精妙的部分还在于从壶嘴到壶肩部,再到壶把,宛如如意披肩的丝绸一般,覆盖其上,纹理清晰,工艺精湛,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霞珮壶》围绕仙女的佩饰做了很多的设计,使其具有了一种仙女的感觉。在工艺的运用方面,融合了筋纹的手法,具有优美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除了设计创意方面的创新之外,此壶的制作也颇具难度,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满意。用这样充满了创意、工艺技巧和文化寓意的紫砂壶喝茶品茗,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感受惬意生活带来的愉悦。

霞珮一词,亦作“霞佩”,其中的意思是指代仙女的饰物,后来在演化的过程之中也借指仙女。元代文人蒲绍简在《登瀛州赋》中这样描绘到:“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在《续新齐谐·麒麟喊冤》记载:“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姜氏,周王妃也。’”其中的霞佩也就是“霞珮”一词,用来指代仙女。在中国传统的意象之中,仙女总是衣袂飘飘,仙气淼淼,这些美好的形象在敦煌的壁画之中,在历代的画家笔下,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装饰之美。如意纹饰则是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如意本来是一种实用之器,因为经常不离手而成为一种装饰,其中的材质也由木质转变为玉质等,装饰的意义逐渐大于实用,有着寓意美好的祝福之情,在许多的建筑、服饰等上面也经常可以看到抽象如意纹饰,紫砂艺术之中也不例外。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霞珮壶》从整体形态来看,也是亭亭玉立,婉约动人。从装饰上面来看,也宛如仙女一般令人啧啧称赞,不由得感叹于紫砂匠人的妙手生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件紫砂作品在传承传统筋纹的基础之上,大胆的设计和创意不失灵动,又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美好的文化内涵和紫砂创意的无限可能。

结语:紫砂传承千百年之间,从最初的“晴耕雨陶”到为稻粱谋,紫砂血脉代代相传,紫砂文化绵延不息,形成了今天蔚为壮观的情境。也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潮流和人们的广泛需求之下,紫砂艺术不仅仅折射出艺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情感的抒发,也把美好的祝福蕴含其中,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穷。

猜你喜欢

仙女纹饰紫砂
小妖怪和小仙女
蜡染的纹饰探讨
无相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刘少白
雕漆纹饰的修复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仙女流行图鉴
红衣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