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致远”的装饰艺术和人文雅韵

2021-12-14钱梦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钱梦姣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有许多的艺术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瓷艺术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每一个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呈现出当时的工艺水准和社会风貌。明代的时候,陶瓷艺术之中的奇葩——紫砂横空出世,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宜兴的紫砂艺人们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一代接着一代,把紫砂从简单的实用器一直升华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在其中我们可以照见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致远壶》就是通过我们国人非常喜爱和青睐的松、竹、梅等元素来装饰,使其具有浓郁的人文风格,但是不落俗套,依然很好地保持了其实用功能。此壶壶身圆润饱满,腹部鼓起,适合各种类型的茶叶冲泡;壶底部还置三足,采用了枝干的形态设计装饰,和整体的风格和谐统一;壶嘴则是竹节的设计,细节的处理也非常到位;壶把则是松树枝干,老树虬枝,树节明显,从上端延伸出来的一截松枝也是蜿蜒盘旋;壶身的松针形态也是惟妙惟肖,细节满满;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点缀的梅枝和贴合于壶盖的梅花更是充满了灵动之气,把“岁寒三友”的形态融合统一起来,可以称得上是花器的微缩版本。从紫砂艺术的历史之中可以看到,以松、竹、梅为题材的紫砂壶屡见不鲜,但是多以花器、陶刻为主,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致远壶》,则是更多地让这些元素起到了装饰的作用,保留了紫砂壶最为根本的实用性功能,而且壶底部的树桩设计,更是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感,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通过不断的把玩和摩挲,能够更为清晰地感受到匠人高超精湛的技艺水准和中国文人的剑胆琴心,对“岁寒三友”的喜爱,造就了其宁静致远的美好品格特征,其中的人文韵味历久弥新。

宋代文人林景熙在《王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把梅花、乔松和竹子并称为“岁寒友”,可谓是非常的贴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人们根据其特点和自身的品格特征,赋予了美好的向往和纯洁的精神,无论是在绘画上,还是在其他的艺术品之上,都可以看到根据三者形态演绎而成的许多元素,受到了民间人们的广泛喜爱。冬天,万物凋零,寒冷无比,松树却依然保持着一身的翠绿,傲立风雪之中,陈毅元帅也忍不住地夸赞:“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竹子是紫砂的故里宜兴最为常见的植物,也是装饰院子、美化环境的必选之物,以竹入壶已经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手法,深入人心。梅花则是在冬天为大家带来火一样的热情和淡淡的清香,从捏塑梅花形态到陶刻装饰壶身,都可以看到其中的端倪之所在。这件紫砂作品《致远壶》正是把三者的共同点统一起来,参考了传统的紫砂器“岁寒三友”的演绎手法,然后希望把自己非常喜欢的这照片投放到那个冬天宁静的大环境之中,通过三友的装饰,来点燃我们生命的活力和对未来的希望,可以“致远”,在寒冷的季节不畏艰险,保持内心深处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在这样的一种情感体验之下,让这件紫砂作品更加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韵味。

结语:在紫砂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坚守传统和不断创新始终是两条并行但又交集的主线,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养分,又在现代艺术理论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一次次的尝试之中,为我们广大的壶友带来满意的作品,这也是一种行而致远的行为。由此可以预见,紫砂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宜兴釉陶
刘少白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