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及外的现实关照
2021-12-14蒋小余江殷洁JiangXiaoyuJiangYinjie
蒋小余 江殷洁 Jiang Xiaoyu Jiang Yinjie
1蒋小余默纸本丙烯54cm x78cm2021
江殷洁(以下简称“江”):你的绘画和诗感觉都很直白,可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鲜活表现,那么绘画算是你对生活记忆的一种表现方式吗?
蒋小余(以下简称“蒋”):一部分是。对我来说,画水彩小稿就像写日记的过程,以前我大多是无意识地记录,后来我慢慢在这些小稿中找到了自己的关注点——人的内心状态。此后小稿的创作就比以前更自觉了,在图像选择上也更明确了一些,不像以前纯粹是日记式的描绘,我开始逐渐明白自己通过绘画要做什么——分析和表达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投射到人的内心里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和状态?我尝试通过绘画把这些不同状态下的形象提炼出来。“日记”是一个起因,记录了我的创作来自哪里,以及它如何生长成了今天的面貌。
江:你算是一个“高产”的画家,无论是之前的作品还是在驻留期间的作品,除了个别动物之外,你的画面大多以表现人物的动作、状态为主,例如《撑》《嚎》等,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创作母题呢?
蒋:这可能跟个人喜好有关,在儿时,我接触的第一个绘画的视觉经验就是农村老家房子土墙上面的隋唐英雄传里的人物画,那些线条和人物的表情神态处理得太生动了,打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画人。在童年的记忆里,感觉画人与画风景、动物、植物不一样,是更有难度的,能够画出人的状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一直坚持画人,是因为就目前的创作来说,我觉得对人的描绘是表达内心最直接、最贴切的方式。
江:你对人的描绘大多都改变了他们的身材比例,异化、模糊,甚至消除了五官,但在这种非写实的画面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身体和心灵的真实状态,例如作品《默》中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无奈、沉闷、压抑的状态。你的画作是否可以看做是对人的日常生活、心理情感的投射?
2蒋小余拳王手稿纸本水彩尺寸可变2020
蒋:我之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有的艺术家可能是由外到外的表达,从社会来表达社会。但我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方式,我认为人作为一个个体,也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的,对个人情感的思考以及对图像和绘画语言的提炼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时,其实是可以概括出一个群体的情感面貌的,所以我的绘画首先从自身的肉身体验切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炼形象,剔除不必要的叙事或过多的画面元素,最终投射出我自己内心世界以外的更多人群的心理表征。
江:你在2020年创作了《拳王三联画》,这个系列其实在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的水彩小稿,请简单谈谈这个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思想表达?
蒋:《拳王三联画》是我的毕业创作。其实最开始对拳击手的描绘并不是很明确要以这个形象来创作,起初我只是画了很多水彩,模糊地感觉到这个形象跟我的审美趣味和儿时的经历都很贴合。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我还练过武术,所以从小就比较崇尚武力,后来又对拳击和娱乐摔跤感兴趣,在读研期间就开始陆陆续续画了一些拳击小稿。研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内心有一股劲但使不出来,2020年我们遭遇了疫情,人们被隔离,相对于以前的状态,人的自由也被“限制”了,这更加强了我有劲使不出的感受,不能打架,我只能向空气挥拳。当时也正是我做毕业创作的时候,所以我就想把我对绘画的理解、对力量感的传递通过这三个拳王的形象诠释在其中,把对现实的强烈无力感、爆发的状态杂糅到里面。
江:你为什么会选择以拳王的防守、倒下和进攻这三个状态进行创作?
蒋:因为它们比较贴近人的三种状态,“防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陌生人就有一种防备的心态,是不自觉收紧的;“倒下”是拳击里面被击倒的状态,在现实中也会有遭遇不利的时候,现在流行一个词“躺平”,也是人们遭遇现实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进攻”就是你不想倒下,那就必须进攻,你不想躺平就必须振奋,其实最终都是一种抵抗,我理解的“躺平”也是人对命运和境遇的一种抗争。
江:在川美驻留期间,在和其他艺术家、策展人互换信息的环境下,你的创作有受到什么影响和启发吗?
蒋:其实在画完《拳王三联画》之后,我就开始在思考这类绘画实践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它的表达路径比较直接,一但脱离具体的生存状态,思维就容易产生惯性。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更有层次的表达路径,在与驻留的朋友们的交流中,我们也会探讨到大家面临的一些类似的问题,这种有质量的交流是挺重要的,可以提高自身的判断力、打开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