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杀手:颈动脉狭窄

2021-12-14李若楠受访专家章希炜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3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大脑

◎文/李若楠 受访专家/章希炜

颈动脉为什么会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颈动脉问题,它在造成脑梗死之前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国外的研究显示,在50~60岁人群中,每1000人就有5人患有严重颈动脉狭窄;而超过80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会升高到1/10。可见颈动脉狭窄在中老年群体中是一个较为普遍且危害较大的疾病。

颈动脉是主动脉弓直接发出的分支,有左右两条,为颈部、头部、大脑血供来源。我们可以自己采取触摸的方式,一般摸一下脖子两侧能感受到两个跳动的血管就是颈动脉。

长期研究发现,如果颈动脉出了问题可能导致脑梗死,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提前发现颈动脉问题并加以治疗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段及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防治。

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部位是颈动脉分叉处。当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管腔内径缩小、血流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为颈动脉狭窄。由于颈动脉处于颈部而非颅内,我们又称之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往往是造成颈动脉狭窄的直接诱因,其他少见的情况包括血管炎、颈动脉夹层等纤维肌发育不良、放射损伤、血管痉挛等也可以引起颈动脉狭窄。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章希炜介绍道:“三高人群(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吸烟群体、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以及长期缺乏锻炼者更容易患颈动脉狭窄。其中吸烟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即是指不受其他影响,仅仅吸烟就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会诱发多种疾病

颈动脉狭窄会诱发相关疾病,不同时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在颈动脉狭窄初期,由于脑部血供不足,会造成脑功能不全,如记忆下降、睡眠质量差、头晕等情况;也会造成短暂的脑卒中症状,临床上称为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TIA),“TIA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视觉异常、头脑混乱、言语不清、无法说话、吞咽困难等。它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临床上也会将TIA称为“小卒中”。

当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非常严重,甚至完全闭塞时,此时同侧大脑的血流中断,造成大脑血供中断,引起脑卒中。临床研究表明,将近一半的脑梗死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脑梗死是严重危害健康的一类身体疾病,轻则导致肢体运动障碍,重则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痛苦与经济负担,但是部分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脑梗死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段进行预防的。由于颈动脉狭窄没有明显的外在症状,所以当TIA发作时可能会是颈动脉狭窄的一个预兆,此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颈动脉问题,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影响大脑供血,如果出现一过性黑矇、短暂的失语、运动功能出现障碍,都要警惕颈动脉狭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

颈动脉狭窄可选手术治疗

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狭窄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保持定期体检就很有必要,体检时进行颈动脉B超普查可以筛选可能性患者,有利于该病早发现早治疗。那一旦发现颈动脉狭窄应该如何治疗呢?章教授提出,此类病情要分为中、轻度和重度。对中、轻度患者,一般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病情恶化,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此类患者除了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方式上应该坚持戒烟、增加规律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压力和劳累、保持正常范围的体重等。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贯彻到底的治疗方式,包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应该坚持落实。

颈动脉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有两种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原理是在阻断一侧颈动脉血流的情况下,切开血管,将造成狭窄的斑块剥出,再将血管缝合起来。手术阻断颈动脉的时间很短,一般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必要时手术中会放置转流管维持大脑血供。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在介入下用带球囊的支架将颈动脉狭窄部位撑开,恢复血流通畅。为了防止扩张狭窄部位过程中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术中还会放置保护伞。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微创、快速恢复的特点。

以上两种都是外科治疗方式,总体而言,手术效果没有太大差异。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需要在全麻状态下,对颈动脉做7~10厘米的切口,相比较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创伤;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在腿部进行穿刺,只需要局麻操作,它具备微创与快速的恢复优势。但是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应该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章教授建议大家能够正确关注自己的病情,在医生帮助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做完颈动脉手术并不意味着颈动脉不会再发生狭窄等问题,患者出院后仍须按规定服药、定期复查。

预防颈动脉狭窄,生活习惯要注意

如果您的年龄超过了40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问题,除了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及定期体检,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颈动脉狭窄的发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瘦肉,多吃白肉,少吃红肉;避免高脂肪食品;避免高钠、高盐食品;避免油炸食品;避免腌制、加工食品。

章教授告诉大家,除了饮食方式需要注意外,还要调整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预防颈动脉狭窄,对颈动脉内膜粗糙也是可逆转的。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每周150分钟出汗运动,如快步行走;戒烟,包括香烟、电子烟;限制饮酒、尽量戒酒;合理管控情绪和压力;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体检与随访。

章教授强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颈动脉狭窄并没有被深入认识,因此建议冠心病类患者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颈动脉健康。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大脑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