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

2021-12-13吴辉煌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吴辉煌

摘要:新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学科都应该有所改变,初中化学课堂的建立也要适应这种改变,而不是只强调教师的作用,不去理会学生的真实想法。化学教师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了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不断探究,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这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而且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從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对以后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重视度不够

根据当下的化学学习现状来看,有些学生和家长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较低,没必要让孩子用过多的时间来学习。加之,化学在初三才开始涉及,有些学生对化学学科比较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产生了不想学的态度。

(二)化学实验设施缺乏

在现有的条件下,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硬件设施较缺乏,很难通过实验完成教材大纲的要求。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动手操作和自行思考、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对于单调的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学会,因此,化学课堂成了背诵的课堂,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记住所有的化学知识。

二、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呢?众所周知的答案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怎么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呢?这是化学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的前提是必须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其次是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能否对化学课程学习萌生兴趣的前提,所以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时,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采用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亲手做简单无害的实验,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是停留在在理论上的学科,而是要与实践相结合。

三、开展丰富的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化学定理都是经过多次化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化学老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也不同于枯燥呆板的化学定理,运用生动形象的形式传递化学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世界的探究欲望。初中化学实验有的新奇,有的独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沉浸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化学物质的颜色、状态的变化,打开了学生新世界的大门,给予学生探究化学的动力,用直观、形象、具体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例如,在学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一项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研究本节课的内容。教师不要直接讲出物质燃烧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亲手做、亲眼看来见证和掌握物质燃烧这一化学知识。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块白磷、一块红磷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并且得出不同的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实验结果对应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掌握和了解物质燃烧所具备的条件。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体验感,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四、联系日常生活

化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要想掌握大量的元素名称和分子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联系日常生活,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化学材料,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生活物品切入具体教学。如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做菜用的盐,并且将盐溶于水,与配置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进行对比,比较自己制作的盐水和氯化钠溶液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盐的基本特征,还进行了一定的知识融合。又如在教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金属,然后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餐具都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铁和不锈钢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铁不能用来制作餐具?以前有很多餐具采用铝来制作,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更加活泼,为什么可以用来制作餐具?为什么现在铝制品越来越少?”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有了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刻,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很多新技术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减少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各种易燃易爆物起火燃烧的场景,演示各种灭火材料的方法和原理。与语言描述相比,这种视听结合的课堂导入更有趣味性,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操作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受限于时间,学生不可能操作所有的实验,而且一些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不适合学生动手操作。这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很多实验制作成视频,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细节。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标注在视频上,增加视频的信息容量。如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很难获取含有各种杂质的污水,在做“水的净化”实验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接展示污水的处理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不仅如此,视频或动图不仅可以展示可视的杂质,还可以对水中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进行可视化和形象化,学生观看后将更加牢固地记忆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新课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针对性探究知识难点。如“分子和原子”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可以自己搜索各种动画视频,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学会,同时爱学,这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不断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效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杜革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28):81+83.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