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创新教育探究

2021-12-13方开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科学新时代

方开东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此科学的发展进步,对人类来说,对每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而科学素养也成为衡量国民素质的指标之一。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为学生传授最基础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建立对科学进行学习探索的理念。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就能够解释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现象,进而增加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科学;创新教育

引言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开展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带领学生多开展实验教学,科学实验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实践,并且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可以让学生按照实验的现象变化,对科学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以此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创新的实际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基本为6到12岁,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只要对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一定能够学得好,而创新的科学教学模式往往能够打破科学学科在他们脑海中古板枯燥的形象,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重新定义科学学科,把科学变成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与直接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的这种趣味往往来自心灵深处且更加持久,能够成为支撑其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

(二)有助于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近年来学科素养逐渐成为一个热词被各学科教师称道,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和学生强大的学科兴趣,而上文也提到,创新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模式能够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创新科学教学方式。

二、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创新

(一)利用微课帮助学生预习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重视带领学生开展预习的工作,那就无法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预习是课程开始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正式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微课的方式,以此带领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更好的把握,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积极地采用微课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参与其中,以此让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乌鸦喝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制作相应的短视频,内容就是乌鸦把小石头放进杯子里,当放到足够多的石头之后,水位升了上来,从而喝到了里面的水,以此可以突出学习重点。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能只是重视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前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乌鸦喝水的视频,让学生可以从中寻找重点,以此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小石头和水瓶,做相关的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内容,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打造高效课堂。

(二)以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现实生活。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完善科学教学体系,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生活的痕迹。教师要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生活化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知识的探究中。

例如,在“环境和我们——垃圾的处理”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中垃圾处理以及垃圾分类行为等情境,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有效提升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创设情境,增加教学趣味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在启蒙教育阶段,不断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发挥巧思,将丰富的内容融合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对很多学科的知识都能形成初步印象。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构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个人体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够显著提升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形形色色的动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构建更加生动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各种动物的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这些动物生活的各种场景,相对于通过图片来认识动物,这种动态的情境吸引力更强,更容易让低年级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播放视频时,教师还可以将常见动物的门纲目科等信息加入进去,展示相关数量,比如猴子作为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个目,共有2亚目16科约78属514余种。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在情境中加入这些介绍,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另外,很多动物可以呈现非常美丽的艺术形态,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艺术感的动物图片加入到教学情境中,如海克尔《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中的一些图片,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特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各种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在绘图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不同特征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相对于通过展示图片认识动物的教学方法,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情境创设,不同学科的融合非常自然,趣味性更强,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总之,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情境创设不再是简单地引入一些视频,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教学设计,打造表现力更强的情境教学方法。

结束语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源。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应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领域更不例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承科.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创新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20(10):112-113.

[2]刘伟.小学科学创新教学分析[J].读写算,2019(16):198.

[3]葛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J].中华少年,2018(16):9.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科学新时代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