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次东征作战中我党政治工作及启示

2021-12-13舒国凯

中国军转民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启示

摘要:大革命初期,为了粉碎陈炯明的反动阴谋、顺利完成北伐作战,国民革命军于1925年2月和10月进行了两次东征作战,不仅平定了滇系军阀杨希闵和桂系军阀刘震寰的叛乱,且全歼陈炯明部,为北伐作战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并运用于实战,东征作战的胜利极大地证明了我党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分析我党在这一时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如何开展好当前部队政治工作、立起政治工作威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东征作战;政治工作;启示

在两次东征和讨伐杨、刘作战中,国民革命军之所以能够攻无不克,迅速取得战斗胜利,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所开展和领导的政治工作,极大地催生了国民革命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士气,并使之奋勇杀敌。正如1926年《政治周报》上发表的《东征纪略》所描述:“革命军与别的军队的最大不同点,就是他军队内面的政治宣传,这是革命军打胜仗的根本原因。”

一、严密的战时政治工作准备

东征前夕,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黄埔校军及其他革命队伍中认真进行了战时政治工作准备,并迅速将平时政治训练材料改为战时政治训练材料。在作战过程中,严密的政治工作准备为战斗力的提升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成立战时政治宣传队

为使作战过程中的政治宣传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周恩来极为重视战时政治宣传队的组建工作:一是將在政治部工作的王逸常、宋文炳、洪剑雄以及黄埔二期学员卢德铭、周逸群、李劳工等优秀共产党员聚拢在一起组成骨干力量;二是从学员中抽调能讲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的东江同志,以方便对作战区的民众开展政治宣传。在平定杨、刘叛乱中,除一般的政治宣传队以外,还组织了武装宣传队进入杨、刘叛军所在的广州进行宣传。

第二次东征作战中,对宣传队伍的准备工作则更为充分,周恩来不仅从军队抽调了几十名共产党员到总政治部工作,还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班、黄埔军校等单位抽调了一批既懂军事又懂政治的人员,在东征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一个249人的宣传总队。其主要任务:一是向本军官兵灌输革命思想,形成革命观念,激发革命斗志;二是向民众讲清革命军与陈炯明军的本质区别,扶助农工运动,使其支持革命战争;三是向敌军进行宣传,使其醒悟并加入革命军的行列。

(二)加强对宣传人员的训导

在东征出发前以及作战途中,周恩来都极为重视对政治宣传人员的训导工作。一是组织黄埔军校政治部加紧筹办战时宣传研究班,准备对敌宣传计划,并制定了《战时政治宣传大纲》,以此作为宣传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二是组织政治工作人员拟制《政治实施方案》、宣传口号等,规定军队所到之处,实行禁绝烟赌、轻徭薄赋、整顿财政、澄清吏治等。并要求宣传人员对军队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要及时提醒和制止,以使军队保持严明的纪律,赢得民众的支持,推进革命军最终取得作战的胜利;三是对宣传队开展政治工作的方式、时机、态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宣传人员在行军途中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休息、宿营时要利用好一切时机向兵士民众开展宣传;四是规定如果条件许可,要尽可能准备联欢大会,以密切军民关系。

(三)筹备政治宣传品

东征前夕,周恩来组织政治部工作人员加紧对政治宣传品的筹备工作。一是连夜起草了《告人民同胞书》《告百粤父老兄弟姊妹》《敬告士兵同志们》以及相关的歌词、画报等传单;二是印刷领袖照片、三民主义读物等宣传品,以宣传三民主义和形成领袖崇拜;三是要求政治宣传队先于军队出发,在必经之地和作战区域提前张贴战斗标语和宣传标语。

第二次东征作战时,对于宣传品的准备则更为全面,除第一次东征作战准备的相关宣传品之外,宣传队还会根据当地民众的要求,印刷临时传单。

二、明确的战时政治工作对象

两次东征作战,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均按照预定的“对本军、对民众、对敌军”三个方面来组织进行。

(一)对本军宣传,激发战斗精神

在本军中的宣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激发革命军官兵的战斗精神。一方面通过给士兵们讲明东征作战的正义性质,鼓舞官兵的革命斗志,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本军之实力和敌军之弱点,来增强部队作战信心;二是坚定本军的革命意志。相较于对民众的宣传,在本军的政治宣传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优势,但仍具有较大的挑战。当时国民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革命队伍中来,在招募士兵时设置了一些较为优厚的条件,部分因迫于生计而加入革命队伍的人,不但对革命的性质和目的不太了解,在战斗关键时刻还可能出现逃跑现象。对本军的宣传便是要坚定这一部分人的革命意志,使其成为拥护革命的积极分子。

(二)对民众宣传,争取拥护支持

东征作战的主要战场为陈炯明统治区域,并非革命政府所在地。由于陈炯明对东征革命军的歪曲宣传以及对民众长期的残害和压迫,使得民众对革命军产生了较大的误解,并视军队如猛虎。针对此情况,周恩来主张采取平和的方式对民众进行宣传,一是通过散发传单、印刷标语讲清革命军与军阀的本质区别;二是执行严格的群众纪律,争取民众认可;三是扶助工农运动,争取民众援助。通过政治宣传,使得民众知晓革命军是为解除他们痛苦而来,是为增加他们幸福而来,东江民众转而热情欢迎革命军,不但争为先导,更助革命军荷枪杀贼。

(三)对敌军宣传,瓦解敌方官兵

与东征革命军不同,陈炯明的部队是一支旧式军队,这就使得革命军争取和动员他们具有了极大的可能性。一方面大多数士兵是被强征入伍,其余一部分则是由于养家糊口而选择参军,他们不知为谁而战,甚至很多军官也是无从所知。另一方面陈炯明军队里的官兵不平等现象极为严重,与官长们的大鱼大肉相比,士兵们则常常食不果腹,陈军士兵对官长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

革命军政治工作人员在战前利用飞机散发宣传单、邮寄宣传品至敌占区,一是对陈军宣传革命军与军阀军的本质区别;二是讲清陈炯明与帝国主义勾结压迫人民的事实;三是鼓动陈军士兵的民族情感。对于战败的陈军俘虏,则对他们采取宽待政策,由政治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革命教育,争取他们加入革命的队伍中来。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和宽待俘虏,极大地动摇了陈炯明部队的军心,连陈炯明的军官也说:“由于受到革命军的宣传,我们部队不战而退了!”

三、政治工作宝贵经验启示当代

两次东征作战,我党在革命军中开展的政治工作,不仅密切了军民关系,激发了战斗精神,瓦解了敌军意志,其所发挥的突出效果,为后来我党独立领导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也对当代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展政治工作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一)政治工作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能够团结我们军队的内部关系,凝聚部队的军心士气,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催化剂”;军民一致,是我军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和方法的具体途径。军爱民、民拥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军战斗力的不竭之源;瓦解敌军,通过实施对敌政治和心理攻势,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军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党在军队中开展的政治工作。当今世界,战争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战争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在未来的体系作战中,营造有利于战略主动和军事胜利的政治态势,仍需我们坚持、发展好政治工作这个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二)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作战任务

政治工作并非“务虚”,而是对作战起着重要服务保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战争形态不断演变,武器装备愈发尖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影响作战进程的因素越来越多。政治工作开展的战场环境也随之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政治工作的方式手段要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变化,要能够紧密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效能,为执行作战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否则就会陷入“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的怪圈,非但不能促进战斗力的生成,還会限制战斗力的提高。

(三)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

政治工作人员是开展战时政治工作的主体,既要求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更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在黄埔军校开展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教育,再到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出一大批为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的优秀政治工作人员,无不体现出我党对政治工作人员培养的高度重视。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争,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也将极大地影响作战进程,这对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专业化政工人才,仍然是今后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春涛.东征纪略[N].政治周报,1925-12-5(1).

[2]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2(1).

[3]曾庆榴.东征演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9(1).

[4]全紫红.东征时期周恩来的政治宣传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4-4-16.

[5]惠州市档案局(馆).国民革命军东征文献[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6.

[6]李翔.论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建立与开展[J].军事历史研究,2013(1):113-121.

(作者简介:舒国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三队学员)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启示
试论国有企业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法治化探析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