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构视野下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路径
2021-12-13葛洪波
葛洪波
[摘 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从家国同构的视角探究并实践初中古诗文阅读鉴赏的路径,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作品中的家国同构思想,包括心系苍生的仁爱胸怀、寄于山水的爱国情感、心忧国运的报国情怀等,由此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而更好地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家国同构;初中;古诗文;阅读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形象地讲,就是保持国家治理与家庭自律的同质化,使个人的家庭伦理和爱国情怀高度一致”[1],是一种基于对家的热爱而后上升为国家认同的思想理念。上述理念,至少有三种具体表现,即对人民的体恤、对国家的认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篇蕴含家国同构理念的古诗文,教师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鉴赏、体味并培养家国情怀。
一、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作者心系苍生的
仁爱胸怀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博施于民,忧己及民
《论语》中提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施于民”就是将“善”推己及人与忧己及人,心系天下苍生,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体现了这种胸怀。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与理解了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后提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理念叫家国同构,其内涵之一就是使个人的家庭伦理和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人民的体恤。现在请大家认真思考:我们今天阅读鉴赏的这首诗是否也体现了上述理念?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学生认为,诗中体现了家国同构理念,表现了杜甫体恤人民的思想;作者开篇抒写自己的凄苦生活状况,结尾却忧己及人,表现了民胞物与的悲悯之心。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教师又引导学生从“为时”与“为事”的角度探究诗中的家国同构思想,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学生认为:“为时”表现在作者为反映安史之乱造成的民生疾苦、民众艰难的社会现实而写,“为事”则指作者为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而写,他把家与国融为一体,表现了强烈的家国同构情怀。教师点拨与总结:孟子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得了孟子真传,诗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最能反映他仁心广大、体恤他人的精神,可见杜甫是穷与达都虑及天下,这正是家國同构的具体表现。
2.《醉翁亭记》:与民同乐,天下为亲
《吕氏春秋·贵公》曰:“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即人民大众才是国家理念的主体。这是我国最早的“与民同乐”“天下为亲”的“养民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理念的精髓之一。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全文体现作者“与民同乐”与“天下为亲”家国同构思想的范本。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说作者写作时自身的境遇。学生答“本文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之后”。教师追问:“作者是一个好官还是坏官?请阐述判断的依据。”学生的回答包括:作者是一个好官;作者被贬滁州,不仅没有颓废消沉,反而积极治理滁州,使百姓安居乐业;作者被贬后不仅没有心存不满,还自得其乐,游山玩水,观赏禽鸟,享受宴酣之乐,还用优美的文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记等。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顺势追问:“欧阳修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说明他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与民同乐”“天下为亲”的家国同构思想。之后,教师总结:“乐以天下”是孟子的政治理念,欧阳修在文中体现的“与民同乐”精神,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家国同构的具体表现。
二、引导学生深切体味作者寄于山水的
爱国情感
1.《三峡》:山河之恋
郦道元的《三峡》,用简练的文笔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于对三峡两岸的高耸、水流的湍急以及四时之景的尽情描绘中,表现了作者对国土山河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者的这种情怀体现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理念,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1)《论语·雍也》中提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请问,这篇课文描绘了三峡的什么景色,作者是“智者”还是“仁者”?
(2)作者为什么要描绘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学生们思考后发现:既有山的描写,也有水的描写;作者既是智者,又是仁者;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吸引了作者的眼球,激起了作者的文思;作者面对眼前的美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挥洒文笔进行了精心描绘与热烈讴歌。教师顺势总结与点拨:“对祖国自然山水的热爱,其实就是对国土的认可、眷恋与热爱,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理念的精髓之一。”山水自然,是家国领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内心的归属地。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物阜年丰、社会安定的年代,尤其如此。作者的笔下山川俊秀,心中赞叹连连。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文化认同,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一致,是将爱国之情寄托于自然山水的具体表现。
2.《天净沙·秋思》:乡关之思
在中华传统家国同构的价值观中,人们普遍认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古代贵族政治,家国一体,一个建立宗庙的家族单位同时就是政治单位[3]。自古以来,人们的乡土情结、乡关之思,折射的就是其内心深处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即是我国古代文人思乡爱国的代表作。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作者为何要营造这种氛围?
(2)请将《天净沙·秋思》与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进行比较,说一说二者的思乡情结有何异同。
学生认为:前三句营造了凄凉悲伤的氛围;在枯藤、昏鸦的秋末黄昏背景下,别人有家而自己独无,更添作者的思乡之愁;两个文本都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不同的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思乡之情显得阳光明亮、洒脱豪放,且满怀期待;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表现的则是一个他乡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教师顺势点拨:“无论二者乡关之情的方向如何,家都是游子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归属,他们的思乡情结实际上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一部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家族文化凝结的乡土情结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生长的根基,社会由无数家族和家庭构成,它们之间可能素不相识或从无来往,但是千万个家庭却能因为乡土之情而凝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三、引导学生深切体悟作者心忧国运的
报国情怀
1.《邹忌讽齐王纳谏》:心忧国运的国士精神
我国传统的家国同构文化蕴含着浓郁的忧患意识。如孟子曾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将一个人的忧患意识作为评判君子人格的标准,认为忧患意识关系到个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他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代儒士以家国同构思想安身立命,具体表现为心忧国运,邹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为引导学生感知邹忌心忧国运的国士精神,提出了以下问题。
(1)身为齐相的邹忌向齐威王提出了哪些方面的建议?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2)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邹忌为何不惧怕齐威王,反而向齐威王进谏?
学生思考后认为:邹忌进谏的内容就是希望齐威王虚心纳谏,并达到了良好效果,齐国因此逐渐强盛;邹忌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愿以己绵薄之力促进齐国繁荣富强,再加上他非常注重进谏的艺术,所以敢于向齐威王进谏。
2.《过零丁洋》:坚贞不渝的报国情怀
为引导学生深切理解与体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思想,教师在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采用递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升华主题。
(1)首联写了哪两件事?说明什么?
(2)尾联表明了怎样的决心与情怀?你有何感想?
学生细品文本后纷纷发言,其中包括:首联写了作者个人与国家两件事,因为科举走进仕途,以及在国家危急的关头起兵抗元;首联说明作者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同构的爱国主义精神;尾联是说自古以來,人总有一死,却可以留下一颗赤诚的忠心,永垂青史;尾联两句表明了作者为抵御外敌、保全国土而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出作者荡气回肠的民族气节与报国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理念,强调民族团结与国土完整,因而“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也必定是一个痛恨侵略者的人[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国家受到外族侵略时心忧国运、以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己任、为祖国领土完整而舍生取义的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
古诗文因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而成为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与主要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上述途径引导学生阅读与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增进文化理解,提升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N].北京日报,2017-03-06.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3]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儒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15.
[4]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53.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