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另一个视角看教育

2021-12-13苏秀荣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种子农民梦想

苏秀荣

在教学楼门口,有几个孩子正用细水管冲洗着台阶。忽然,他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聚拢到一块儿,好像在争论着什么。原来是一个孩子发现在水沖击到台阶的水雾中有一道道模模糊糊的彩虹,而在他旁边的孩子却看不出来。那个发现彩虹的孩子边指挥边说:“你从这个视角看什么都没有,但是从那个视角去看,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孩子们左右观察着,高兴极了。

“从另一个视角看,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多么有哲理的话。这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当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不同职业的人都在从不同视角关注着教育。商人从教育中看到了商机,工人从教育中看到了流水线,医生从教育中看到了近视率的增加……虽然身为教师,应该说离教育最近,但是身在其中难免会当局者迷。在农村工作久了,也想尝试用农民的视角去审视教育。

种地之前先养田

对于农民而言,种地绝不是春种就能秋收这么简单,需要结合节气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真的是门技术活儿。种地绝不是从育种开始的,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生命的摇篮,对土壤的养护几乎贯穿了种地的始终。立春过后,春耕便开始了,翻地松土能蓄水保墒,科学施肥能改善土壤。在庄稼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多次锄地。谚语说:“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每年秋收后,农民们都要进行秋耕秋翻,直至地冻。“地不冻,犁不停。”“秋天划破皮,赛过春天犁三犁。”

教师面对教育工作,也像农民对待土地的样子。教育不是在见到学生以后才开始的。每一位教师,都会在学年初对一年或几年的学科工作进行规划。如果是班主任则考虑的不仅是学科教学,还有班级成长、安全举措、家校协同等方方面面。经过精心筹划,我们的工作拉开了帷幕,去精心设计每一课教学,去细心策划每一项活动,去暖心布置每一间教室……即使是学生回归校园正常教学了,实际上,还有很多工作也是在课外完成的,例如:批阅作业、开展家访、研读教材等。如果细细回想一下,我们会发现:农民以庄稼成长为目标,在土地上下功夫;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在教育上做文章,何其相似乃尔。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中间做些记录,以便照常规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有邻校的教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

现在人们感觉当农民累,我想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地之前要先养田”,为了让幼苗生长得更好,要肥沃土壤以改善环境,学习科学以修炼自身。还是那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教师亦然。

对种子充满期望

叶圣陶先生的经典童话《一粒种子》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从来没人种过它,也没人见过它的美丽的花。国王得到后,希望种出这样的花显示自己的尊贵。种在白玉盆中,放在暖房里。土是御花园里的,筛了又筛,总怕它还不够细。浇的水是用金缸盛着的,滤了又滤,总怕它还不够干净。两年过去了,种子一点变化没有,被扔到了池子里。这粒种子先后又被富翁、商人和一个士兵得到,富翁想通过它显示自己的高雅,商人想通过它发财,士兵想通过它升官。他们把种子种下,天天守着盼它发芽开花,可他们失望了。最后这粒种子被一个麦田里的农夫得到,农夫随手在麦田里刨了一个坑,把它种下,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几天,种子就发了芽,再过几天长成了小树,不久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寓意深刻。农民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恬淡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闲趣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收时“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不好高骛远,不拔苗助长,终于有所收获。对于教师而言,当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静不下心来。门类繁多的“进校园”活动让教师疲于应付,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无从下手,多如牛毛的检查评比让教师不堪重负。难怪有人慨叹,学校越来越漂亮了,但是也越来越功利了,越来越不像学校了。正因为有种种羁绊,为师才更有必要如农民,拥有一颗平常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否则我们就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勤劳的农民眼中对每一粒种子都充满了期望。阳春三月,万物都在孕育着生机。每到这个时候,农民们便忙活起来———他们把耕地或菜园平整出来,分成一畦一畦的,规划着这儿种什么、那儿种什么。黄豆直接可以下种,南瓜籽需要浸泡发芽,红薯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中长成幼苗后方可去种植……在农民眼里,种子都是发光的,每一粒种子都会迎来春天。在教师眼里,我们面对着的每一个孩子都像一粒种子,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我教过的学生中,这样的例子就不胜枚举,那个小时候经常不完成作业的成了知名的企业家,最不喜欢数学的孩子成了银行白领,经常哭鼻子的成了部队战士。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插上梦想的翅膀

顾城的诗《种子的梦想》中有这样的描述:

种子在冻土里

梦想着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它梦见———

蝴蝶轻轻地吻它,

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

它梦见———

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

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

种子呵,

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作为教师能够给予孩子们的,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同学小林,刚入校时,他不完成作业、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躲在厕所里不参加学校活动,真是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多次联系家长未果后,我们去家访才知道,这个孩子出生没多久他的妈妈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而他的爸爸前些年因为盗窃入狱,现在还在服刑,他一直跟着80多岁的奶奶生活。也就是从那一次家访开始,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缺失亟待学校教育补位。在校门口我会主动向他打招呼,运动会上鼓励他参赛,他喜欢做手工就让他参加手工社团……一晃六年过去了,小林已经从当时的小不点长成一个大小伙。虽然学习上还有待努力,但他已经能和同学和谐相处,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前段时间,他在上学路上摔倒骨折了,我们去看他。看到他把每次运动会得的乒乓球拍、象棋、跳棋等奖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有一把他自制的木制手枪。他说自己的梦想是长大后去当兵,让奶奶生活得更好!

毕淑敏说:有梦想就不会寂寞,当你寂寞的时候只要招招手,你的梦想就飞到了身边。剩下的事,就是琢磨怎样把梦想变成行动了。

电视剧《山海情》热播的时候,剧中一个情節让我备受感动:为了整修操场和孩子们能够穿上崭新的校服去县里参加合唱比赛,白崇礼校长明知是错还是犯了,把福建工厂捐的教学物资电脑给卖了。事后教育局领导问他:“你卖掉那些电脑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前途吗?”白校长说:“相比于我自己的前途,我更关心的是我的学校的环境和孩子们的成长。”这样的老师让人崇敬,这样的情怀让人佩服。也许有人会问,“操场有那么重要吗?合唱比赛有那么重要吗?”我想说的是,操场和合唱比赛在身居闹市的人眼里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对乡村孩子们而言,那就是童年,那就是梦想!所以请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当孩子们在台上纵情高歌的时候,我已是泪眼婆娑。这一单元的名称,叫作“梦的翅膀”。

身处花间,有时会让我们忽略了花的香气,感觉不到花开的浪漫,把美好的日子懈怠。从另一个视角看教育,看到的是平凡之中的一份坚守,看到的是满是期望的静待花开,看到的是不懈奋斗的默默耕耘。在视角的切换中,荡涤心灵,振奋精神,种下期望,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学校)

猜你喜欢

种子农民梦想
耕牛和农民
桃种子
农民
可怜的种子
梦想
梦想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