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21-12-13王一惠
王一惠
摘 要:预算管理作为一项内部管理的工具,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一定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它对提高经营质量、企业效益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做好预算管理,企业才能清楚地掌握各项资金的动向和用处,了解该把资金投入到哪儿,更好地协调内部结构,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企业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预算管理在企业运用中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了适宜的措施加以解决,意在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方法,通过职能、业务及计划为基础,将企业的各项资金、实物以及人员等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大的系统,那么各个部门就是系统中的重要零件。企业必须通过实施全面预算,合理地利用系统中的零件,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全面预算管理,重点在于全面,直接点出了覆盖率较为广泛,贯穿于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需要全员进行参与,这样才能发挥预算的职能,在经营管理中起到指导作用。
一、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内容
1.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基于企业特殊发展需求,形成了特殊的管理模式
企业由于项目多样,项目周期较长,所以常规的财务管理中对于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并不到位。而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则具有应用优势,其能够全面、全过程地渗透于项目周期内,实现项目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整体规划,提高项目预算的落实质量与效果。
2.预算编制与规划
在预算管理中,首先需要做好预算编制与规划工作,由于企业在项目规划周期上较长,也对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形成了全面的设计,所以预算编制需要与项目规划相结合,形成预算规划与调整,不断提高预算规划的科学性与适宜性,更好地与项目需求相结合,在能够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上缩减预算,减少预算不合理支出。在预算编制与规划中,应结合企业现有的发展基础与外部市场的需求,根据项目的可行性与项目规划需求形成整体性规划,以预算编制提高项目预算准确性。
3.预算执行与监督管理
预算管理中,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皆需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起到事中控制与事后调整的作用,保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当前在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中进行过程监督与管理,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提高目标预算的落实效率,减少预算成本,从而保障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形成全面监督效果,在预算执行中避免不合理的预算支出,防范财务风险。所以在预算执行过程更需要进行过程监督与管理,提高预算执行过程的科学性。
二、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1.实现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衔接
建立在财务评价模式之上的绩效评价方案。预算管理包括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等层面,为了确保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采用了责任分解的方式。将其分解为责任为主体的小目标,通常会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小目标将直接在财务报表的数据中反映出来,成本、利润、投资报酬等。小目标和经营目标之间存在量化的逻辑包含关系,小目标的分解将具备相应的权责。按照特定的周期对于量化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保证企业预算控制的完成,进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的提升。简言之,预算管理是建立在财务评价模式的企业绩效评价方式,能够对于预算目标的情况进行科学考核。另外,激励体系也是预算控制的组成部分,是为了达到预算目标的完成。
企业在发展壮大中难免会出现为了快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快速占领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张、盲目投资项目的问题,在经营管理中受到全国整体政策氛围的影响,企业还未完全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有效转变。因此,企业需要编制和执行企业战略规划,而预算管理正是实现战略管理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将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实施和控制的管理过程。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根据既有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分解、预算和控制协调对战略计划进行数据分析,对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对现有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可实现预算管理体系和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完美衔接。
2.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预算管理是企业所有人员参与的管理方式,所以在预算指标制确定需要责任部门的充分参与。总部和责任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對称的情况,阻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总部以委托方的身份出现,不仅要保证责任部门具有充分的权力,还要结合目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激励政策,从而满足激励相容约束。部门之间为了自身权益的最大化,选择了最有利的运动模式。不仅实现了预算控制,还完成了企业预算总目标。
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管理为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将其进行高效的结合,不仅有助于会计行为的规范进行,还可以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价值,避免企业无序性会计活动的出现。企业经济目标的达成,企业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的结合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会计预算方案进行优化,杜绝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有效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保证,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
3.加强资金管理的需要
企业在实际项目活动之中,具有工期冗长、量巨大、工序繁琐、劳动力多的基本特点,本身管理起来难度就大。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企业可能会结合实际开设临时结算账户,这样企业的资金就变得分散,资金管理变得困难。加上企业在项目建设的前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成为企业的难题。而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其中的现金流量预算可实现对企业现金收支和解决的分析与编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筹资计划,做出资金安排。
4.企业防范风险的手段
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对内外部所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隐藏的风险,尤其是财务资金方面的风险,然后针对风险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流程和坚持的原则
1.全面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
预算管理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主要作用于财务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中实现对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预算管理与控制作用,所以预算管理实际上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流程中,实现着对企业经营活动管理的全面统筹。预算管理的应用基于经济活动,在企业中项目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产生大量的资金资源与成本支出,在成本预算工作中需要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才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所以预算管理在具体应用中预先收集经济活动的财务相关信息,如项目规划中从项目规划、设计与投资决策中入手,收集财务相关信息,包括项目所需的原材料、设备、人力等成本信息,在预算编制中结合项目需求与市场经济环境条件,更好地规划与编制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还需要渗透于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实现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管理,如原材料的使用量,设备的维修等工作中,以过程监督与管理控制的方式,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支出与成本、资源浪费,形成预算管理效果。所以预算管理实际上是全过程管理,其从预算编制中出发,渗透于项目运行全过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预算准确性与预算成本控制效果,实现了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坚持两个原则
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中首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所建立的预算管理体系必须和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虽然不能完全契合但也要从企业发展角度来制定和执行对企业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预算方案。此外,集团下属各个分公司和相关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各部门在执行预算时也要满足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或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对于集团预算工作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详细了解下属企业业务进行的情况,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下属企业的预算工作进行有价值的指导。
四、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1.企业员工对预算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引进预算控制系统的时间较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业对预算控制的认知度较低,很多企业仍旧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汇总阶段。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此运行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而提升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专业人才短缺,企业预算控制体系的技能要求较高,需要经过系统培训才能达到基本企业发展需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此类人员的培养力度较小,企业员工仍处于理论知识掌握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少应用。换言之,预算控制体系仍处于概念性阶段,距离完全实践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练。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是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当前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在管理制度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就从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来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是因为虽明确了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但是却还没有明确划分成本预算管理中各个部门的责任权限,也没有明确预算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此外,在传统成本预算中,还未明确成本控制标准,所以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较强,这样在经营活动开展中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阻碍了企业成本预算的正常有效开展。
3.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
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只有在企业项目活动中有效执行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然而在预算管理中,一方面企业考核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在对人员进行考核时过多强调业绩,甚至考核方将主观情感掺杂到考核中去,这样就难以客观评价被考核方的工作表现;另一方面在考核结束后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得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加上没有奖励机制就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预算形式主义严重,过度注重预算结果
预算草案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如果预算结果是在管理层满意程度范围内该草案就容易通过,否则预算就很难被批准。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受到管理层满意度的影响,使得预算无法真正起到细化战略管理的目的。实际上在审核预算草案时应该注重的是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否合理有效,预算内容是否和企业的发展符合,各种细节是否完整,预算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否和企业全面预算制度规定的原则一致,而不是只注重预算的结果不注重预算编制的过程、编制的方法和依据。
5.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水平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已经处在了信息化的时代,大数据信息已经被很多企业广泛应用且取得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实现自身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然而,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忽略了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差,影响了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工作落实,也不能结合预算管理和信息管理,二者不能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
五、加强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1.提高各级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企业要采取宣传、学习以及培训的方法,提高各级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使得他们旧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得到改变,树立起新的、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尽快转变员工的观念,使得全面预算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组织以及经营活动中,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工作中,逐步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2.采取有效的全面预算方法实施手段
全面预算的实际执行和操作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而且要始终把握核心,结合预算管理和企业经营活动,便于向企業的战略目标实现增加助力。企业的管理阶层掌握着重要的决策权,尤其是预算控制方面的权力,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控制预算和执行之间的差异。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应当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企业发展的方向,为最终的战略目标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企业往往会从业务部门开始着手进行成本考核,再根据其他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构建预算额度,这样一来便综合提升了全面预算方法的实施效果。
3.增添预算考核和激励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充分结合
企业的主体是人,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种共同的认识。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可以优化企业现有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提高它们的客观性、公正性,如此便可以赢得员工的支持,对于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企业领导阶层要认识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要一味地压榨员工,而是要为员工谋福利。企业与员工各自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企业领导阶层应当提升管理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为激励制度和预算考核制度的落实作出努力,从而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
4.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能够充分保证编制结果的科学性,需按照上下结合的原则来做好编制工作,同步推进预算编制时间与流程,并且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认真采集与整合多种信息,从而能够为顺利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关于预算指标的把控需要安排给预算部门,确保预算指标符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第二,实际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严格按照自下到上的顺序,按照预算方案确保企业基础层级能够向各个部门分配,然后在各部门的协助下完成本部门的预算方案,且交给预算部门来核查编制结果。第三,结合上述资源预算管理部门可完成一定预算方案的编制,确保每个部门都拥有一份方案。每个部门都拥有提出建议的权力,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作为预算方案,且企业需要认真监督方案的落实情况。企业在编制预算方案时需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如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则可以采用滚动或弹性预算;若企业不会轻易改变环境、目标,则可以开展零基预算或固定预算。
5.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深受信息化影响,为确保企业能够高效地开展运营管理工作,就需要积极地建设信息化,即通过信息化软硬件更新、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搭建,及时向信息系统上传各部门财务、运营信息,且积极地落实信息责任制度,避免或者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降低信息质量的情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实现的有力措施,企业可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核心指标、报表、业务和经营预算等全部包含在信息系统中,并对年度预算目标进行逐级分解。同时应使该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合理衔接,完善以后的平台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对接,这样就能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监督控制,通过系统计算预算累积发生额,分析和对比预算完成的进度,对超出预算或无预算进行审批。此外,可通过信息系统自有的分析功能对支出费用明细、结构、趋势等进行分析,提高预算分析的深度。
6.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
要想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作用,必须要使得预算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即始终坚持以当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导向,树立起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企业从自身的特点、实力以及目标等角度出发,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构建正確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通过全面预算判断的,为此基于全面预算的情况制定长远规划,对规划和目标进一步的量化和细化,因此才能更加方便地分解目标,落实工作任务。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制衡要体现出来,并且要合理有效,这样企业内部的活力才会增强,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
六、结束语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为更好地挖掘自身内部发展潜力,致力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需要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提高。积极地在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及时地对当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同时预算管理的出现能够为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积极的推广与应用,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高,促进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惠英.论供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1(02).
[2]陈晓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富时代,2020(11).
[3]司武水.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J].纳税, 2020(31).
[4]李琴.关于加强传媒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4).
[5]姚霞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05).
[6]赵云妮.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21(02).
[7]冯秋燕.物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善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