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1-12-13吴朝晖

民主与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性实验室科技

吴朝晖

面向未来,高校需要继续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勇担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在新一轮全球化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中,尤其是在以智能化为表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二个百年相互交织的现实背景下,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使命要求

1.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历史演进

19世纪中叶,英国、美国、日本等均成立了海洋调查机构。这些机构专门服务于各国地理扩张、自然资源勘查等需要,虽然规模较小,但都对本国的海洋战略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家实验室应运而生,并在冷战时期持续发展,其职能主要是服务国家军事需要,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的科技发展重心转向基础研究,出现了日本理化所等研究机构。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后,许多国家不仅注重科技创新的高度,同时也关注科技产业的辐射度,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哺和支撑。以美国为例,除在顶尖高校持续部署高精尖的研发中心外,美国还在领军企业设立了一大批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国家实验室,推出了未来科技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和产业的联动。

2.世界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普遍特征

通过梳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历史可以发现,各国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普遍存在三个特征。第一,围绕国家使命,即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如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即为“曼哈顿计划”。第二,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在多学科交叉会聚中催生新的前沿方向和創新领域,如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主要开展包括高能物理学、气候学、数学、计算科学和生物工业学等在内的跨学科基础与应用科学研究。第三,聚力协同创新,围绕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汇聚各领域优质创新资源,持续开展高密度科研攻关,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积极与商业协会、企业组织、高校等开展合作与交流,专门成立技术转移部门,全面负责技术转移运作。

3.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核心使命

与其他各国一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建设承载着特殊的使命担当,需要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助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以及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步等方面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一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通过国家实验室等,实现国家战略急需核心技术攻关和突围,以此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引领相关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二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国家实验室等,推动创新在全球前沿、国家战略与区域目标层面实现辩证统一;瞄准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制定并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三是支撑现代化建设。现阶段,党和国家要求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表明科技创新的能级、目标和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彰显。

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运行模式

1.坚持汇聚与分布式创新

所谓汇聚式创新,是将完整的创新链资源、政策要素、创新平台等集聚到某个物理空间,由该物理空间的创新主体独立完成创新过程。而分布式创新则是将区域创新所需的技术、人才、平台、政策等创新资源与要素分布在不同物理空间,由不同物理空间的创新主体,通过有效的组织和连接形成会聚,共同完成整个创新链研发。

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汇聚式创新与分布式创新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汇聚与分布式创新,如美国硅谷,就是由最初的两个城市发展成为十个城市的联动。可以说,坚持汇聚与分布式创新是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成功的基本经验,斯坦福高校的爱德华兹实验室以及苹果、谷歌等跨国企业都属于这种创新模式的成功范例。通过汇聚与分布式创新,能够打破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行政管理限制与区域分隔,鼓励创新资源跨平台流动,形成创新联合体,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整体创新能力。

2.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联动

现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已由早期割裂或单向的关系,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关系。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将是建设21世纪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进一步聚焦原始创新与前沿突破领域,开展有组织的、创新需求下的产学研开放合作,打通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

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所属战略性平台的创新优势,联合推进前瞻性强且难度大的科研攻关项目;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转化衔接贯通,缩短从“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进程;以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等方式发挥平台育人功能,助力人才培养结构、教育形态和育人模式等变革。以华为为例,其致力于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联合多个高校共同探索了产教融合模式创新,进而推动整个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

3.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

在人机协同所创造的“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数字信息世界”四元空间中,人与虚拟载体将在创新领域形成新的交互共进关系。通过线上创新和线下创新联动,能够延伸平台创新体系发展的战略腹地,减少平台对创新活动时空的依赖性,打通实体平台与数字信息世界的“最后创新关卡”,从而解决规模化创新和个性化创新的矛盾。

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组织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倡導人机协同、线上科研等方式,探索“互联网+创新”“智能+创新”等创新新形态,打造“无边界”和“全天候”创新。

三、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建设方向——以高校为例

高校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征程中,高校需要发挥创新引领、人才密集和学科会聚的叠加优势,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建设这一基本着力点,加快贡献高校方案。

1.以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引领前沿创新方向

高校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关键是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贯通融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涌现创新领跑的“定海神针”。此外,应聚焦“四个面向”推进学科交叉会聚,促进学科发展方式转型,以学科重组产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将学科资源精准锁定在创新前沿。

2.以打造人才发展高地激发创新迭代动能

高校不仅是人才集中的高地,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高地。高校需要围绕“高精尖缺”领域加快引育创新急需人才,在国家需求关键领域、全球前沿主流方向,精准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整合育人与创新资源,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畅通前沿创新成果向研究生教育内容的转化通道,让高水平研究生成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

3.以服务“国之大者”推进高水平协同创新

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高校需要加快汇聚创新资源,全面对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同时,需要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将创新成果导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聚力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4.以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提升科技治理效能

有别于20世纪国家实验室的构建模式,高校应加快改进科研管理方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撬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进而推进科研攻关模式创新,建立有利于集中攻关与合作攻关并进的创新新结构,以汇聚与分布式创新更好满足异质性、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面向未来,高校需要继续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勇担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早日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马莉莎

猜你喜欢

战略性实验室科技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趋势
试论知识经济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