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全瓷修复在上前牙缺陷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021-12-13张艳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全瓷吸收量牙槽骨

张艳伟

(河南省周口市口腔医院 周口466000)

牙体缺损指牙体硬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解剖和质地异常或损害,可破坏牙体形态、邻近关系及咬合功能,影响发音、咀嚼功能、牙周健康及面容美观,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上前牙缺陷是常见牙体缺损类型,需及时进行修复,纠正牙体缺陷,改善面部美观。全瓷修复是常用修复手段,能良好恢复正常牙体形态,但常规全瓷修复对口腔组织损害大、恢复慢,加之备牙期易出现不可逆的性牙体组织损伤,故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2]。随着牙科工艺水平不断发展,微创全瓷修复在牙体缺损治疗中得到开展,其不易脱落、色泽逼真,且对牙龈组织无刺激、牙体组织磨损低[3]。本研究分析微创全瓷修复对上前牙缺陷患者修复效果、修复缺陷率及修复后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缺陷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各39例。常规组女25例,男14例;年龄18~34岁,平均(26.35±3.62)岁;体质量指数(BMI)18~26 kg/m2,平均(22.15±1.72)kg/m2;牙釉质发育不良7例,四环素牙9例,氟斑牙8例,前牙切角缺损9例,牙间隙过大6例。微创组女25例,男14例;年龄17~33岁,平均(25.47±3.56)岁;BMI 19~25 kg/m2,平均(21.87±1.32)kg/m2;牙釉质发育不良5例,四环素牙10例,氟斑牙9例,前牙切角缺损11例,牙间隙过大4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均经X线检查证实为上前牙缺陷,均为单颗病变,无牙齿松动、牙周出血、牙周袋现象;牙齿无异常覆合或覆盖,无夜磨牙史;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牙变色、牙冠形态不良、牙周炎或夜磨牙症;合并患牙松动>1度、牙齿咬合过紧或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肺、脑等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X线检查,明确患牙活力、缺陷原因,采用德国DMG公司加成型硅橡胶制取印模,双相两次法;以Vita公司耐火型材料翻制代型模型,并采用Vita公司饰面瓷粉制作全瓷修复体,以美国3MRelyxVeneer树脂黏结剂量套装行黏结处理及试戴。常规组接受常规全瓷修复,预备基牙,牙齿切端、舌面、唇面分别磨除2.5 mm、1.5 mm、1.5 mm,预备唇面颈缘、唇舌侧,肩台宽1 mm,呈直角,预备至牙龈约0.5 mm,精修(金刚砂车针)预备体,硅胶印模取模。24 h后石膏灌注,制作模型,树脂黏结剂黏合,之后依照实际情况调整。微创组给予微创全瓷修复,准备牙基,磨除牙齿唇面0.6 mm,预备唇面颈缘到牙龈下端0.5 mm,牙齿切端磨除0.5 mm,预备邻面至预备邻面;肩台呈直角,宽0.5mm,抛光边缘,分离较紧处邻面;排龈,实施2次硅橡胶印模,之后取模,24 h后石膏灌注,制作模型,试戴,最后以树脂黏合剂黏合,依照具体状况调整。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6个月复查,评价两组修复成功情况。修复成功标准:修复牙无可探入裂缝及美观缺陷,吻合度高,牙齿颜色和邻近牙色相同,牙龈炎症及萎缩程度轻微。(2)治疗后6个月复查锥形束CT,评价两组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情况。(3)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微笑拍照,从形态、边缘美观、半透明度、颜色方面评估美学效果。颜色:邻牙颜色与修复牙基本一致;边缘美观:基牙、修复体无间隙,契合度好;半透明度:邻牙与修复牙透明度一致;形态:表面光滑,稍有凹陷。(4)比较两组修复缺陷(修复后出现的切断缺损、牙间隙、畸形过小牙、上切牙舌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 治疗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微创组成功修复38例,常规组成功修复31例。微创组修复成功率97.44%(38/39)高于常规组的79.49%(31/39)(χ2=4.522,P=0.034)。

2.2 两组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比较 微创组骨密度、新骨轮廓均高于常规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比较(±s)

表1 两组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比较(±s)

组别 n 骨密度(g/cm2) 新骨轮廓(mm)牙槽骨垂直吸收量(mm)微创组常规组39 39 t P 1.57±0.35 0.87±0.28 9.753<0.001 1.74±0.46 1.05±0.32 7.690<0.001 0.63±0.19 1.02±0.48 4.718<0.001

2.3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微创组修复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例(%)]

2.4 两组修复缺陷情况比较 微创组修复缺陷率7.69%低于常规组的28.21%(P<0.05)。见表3。

表3 两组修复缺陷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上前牙位置特殊,若出现切端缺损、牙间隙异常、表面缺损、牙变色或着色等缺陷,不仅会损害前牙功能,且会影响美感,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心理阴影,惧怕在公众场合露齿微笑或发表言论[4]。因此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牙体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全瓷修复是目前常用前牙修复方法,能有效恢复牙体形态,改善面部美观。但常规全瓷修复牙冠修复体预备量少,需于唇面预备5~8 mm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唇面釉质层,影响整体修复效果,因此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5]。而微创全瓷修复属于新型牙体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等特征,能有效改善龈、齿、唇关系及微笑曲线、前牙咬合功能,且对牙体组织损伤较小[6]。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修复成功率97.44%高于常规组的79.49%,骨密度、新骨轮廓均高于常规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低于常规组,修复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这提示应用微创全瓷修复能有效提升上前牙缺陷修复效果,改善骨密度、新骨轮廓及牙槽骨垂直吸收量。分析原因在于微创全瓷修复牙体预备较少,可保存更多牙体组织,减轻牙体硬组织损伤,同时其借助先进黏结技术进行修复,可减少牙体磨除,修复磨牙移位症状,缩小上中切牙倾角差及凸距差;其次通过高半透明度树脂黏合剂进行黏接,整体抛光后可使修复体颜色、形态与天然牙完美衔接,符合生物学修复原则,因此能达到良好修复效果[7]。另外本研究结果发现,微创组修复缺陷率7.69%低于常规组的28.21%(P<0.05),可见应用微创全瓷修复能降低上前牙缺陷修复缺陷率。究其原因在于微创全瓷修复具有良好折射性,能良好透射或吸收修复体透射至牙体组织的光线,使修复体具有更加美观、逼真的色泽效果,因此能明显降低修复缺陷率[8]。

综上所述,上前牙缺陷患者接受微创全瓷修复能有效改善骨密度、新骨轮廓、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提高修复效果,减少修复缺陷发生。

猜你喜欢

全瓷吸收量牙槽骨
《全瓷修复技术》(第2版)出版发行
《全瓷修复技术(第2版)》出版发行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春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全瓷冠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全瓷基台与纯钛基台在前牙缺失全瓷冠修复中的比较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