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冗繁削尽留清瘦“课”到生时是熟时
——执教《半截蜡烛》背后的那些事

2021-12-13文|陈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师父语文课

文|陈 瑶

拜师十年,师徒记忆是沉淀在岁月里的晶莹珍珠,数也数不完。尤其是师父金立义老师的“简约语文”观对我影响至深。

一、目标简明,让语文课清爽爽

以往,我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为此,也没少挨师父的批评:“这哪像语文课?简直就是大杂烩!”

师父告知我:“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简明、扼要,让观课者能清楚地知道你想教什么;教学的目标要指向语文元素,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要跳出课文教语文。”

在研制《半截蜡烛》教学目标时,我一开始是这样制订的: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德军斗争时的机智、沉着、勇敢的品质,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师父帮我备课时把教学目标改为:(1)根据“绝妙、危机、厄运、熄灭”四个词语说说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2)学习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和细腻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3)给课文补写一个故事情节,对补充的人物进行细腻描写,反映这个人物的特点。

纵观两个教学目标,我发现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的教学目标是在教课文,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强化的是人文性;教课文等同于教语文,把课文当成了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师父的教学目标是在教语文,关注的是语文知识、方法和能力,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师父把课文当作了一个例子,是用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载体。

师父常常告诉我: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统帅和灵魂,指引着教学的行为,也决定了教学的归宿。但是现在一些语文课教学目标泛化、越位和缺位现象屡见不鲜,一节课目标过多,不集中;年段目标不明,常常错位、越位;教学目标指向有问题,更多的是指向课文内容的分析,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广积粮”,导致语文课的走样与变味。

看着师父帮我修订的教学目标,再回忆师父的教诲,我忽然顿悟: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如何理解文本,真正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有多少?腾出点时间让学生学学阅读方法、习作方法,发展技能,学生可能会受益更多。每节课都应做到目标简明,清清爽爽。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真正让学生“一课有得”。

二、内容简要,让语文味香飘飘

在执教《半截蜡烛》时,师父帮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1)听写词语:绝妙、危机、厄运、熄灭。(2)说故事情节:四人一组为单位,用“绝妙、危机、厄运、熄灭”开展说故事情节接龙比赛。(3)品读三段话:品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周旋的三小节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4)补写情节:假如伯诺德夫人有一个二儿子叫杰森,围绕半截蜡烛,他又会如何和德国周旋?请你补写一段话,注意对杰森的细致描写,表现他的特点。

执教以后,我恍然大悟:

1“.删繁就简三秋树”,让每一个环节慧意玲珑

“简约语文”课要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于永正老师说:“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语言重点和情感重点设计教学过程……”简约是一切艺术成熟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要选择对学生最有用的内容开展教学。

《半截蜡烛》一课,师父就是根据教学目标,仔细斟酌,反复钻研,最后研制出了最适宜的内容。课上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最能体现当时形势严峻、人物品质的三段话提炼出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由表入里,反复咀嚼,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不仅得言,更得法,做到了言意兼得。

师父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就是花大力气去筛选教学内容,以约驭博,深入浅出,以少胜多。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

2“.立异标新二月花”,让每一次预设绽放精彩

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课求“活”就要凭借文本,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

课标对词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积累优美的词语等。”

词语教学如何突破固有的机械理解的模式,又能较好地落实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上,师父让我巧妙地运用了词串教学,让词语教学伸出更长的触角,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理解文本做铺垫。

课文中出现的“绝妙、危机、厄运、熄灭”暗藏了文章的线索,先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词语说一说故事情节,然后追问四个问题,转入文本的内容,感知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形象:(1)为什么“绝妙”?(2)伯诺德夫人如何化解“危机”?(3)杰克如何面对“厄运”?(4)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熄灭”蜡烛?这样的词语教学不再枯燥,很有厚度,充满活力,成为理解文本的抓手、阶梯和主线。这样的语文课香飘飘,令人回味。

由此看来,师父的“简约语文”绝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深度解读教材,对课文进行二次开发,重组教学内容。简约的背后是睿智、功底和心血。

三、简化环节,让语文课情深深

长期以来,我们为作业所累:学生做得累,教师改得累。在一些人的眼里,作业的多少似乎成了衡量一位教师尽职与否的标志。学生们的心沉重地低悬着,像冬天的云,作业就是负载在云上的冰和雪。

师父问我:“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作业为什么不可以由他们自主设计呢?而且中高年级学生完全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只要有机会学生就会大显身手。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机会呢?”

在执教《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时,师父要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份作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今天所学内容设计作业,也可以围绕下一节课的内容设计预习作业。

也许是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集思广益;在交流时争先恐后,智慧迸发。有的小组设计了表演朗读的作业,有的小组设计了排练课本剧的作业,有的小组设计了查找战争中智慧故事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时的作业不再是学生们心头的负担,在学生的心中像夏天的云一样轻盈,而他们的心随着作业一起飞翔。

这样的教学环节令我感慨万千,原来我们的学生潜力这么大。给学生一次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小小作业,唤醒的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师生关系融洽,情意深深!

师父经常说:“现在的语文课太过于饱满,而这种饱满更多的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却走失了。语文课必须要变革。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央。要简化教学环节,减少教的环节,强化学的环节,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透过这份作业,回味着师父的话,我猛然间发觉,“简约语文”观的背后是学生。是立足学生,情系学生,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真诚的关爱。

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细细揣摩,韵味十足。而师父提出的“简约语文”观和郑板桥这首诗的意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看来,师父是师者,亦是学者,更是智者。他用他的专业素养引领着我们成长,同时也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我们对教育的热爱。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每天在用行动践行着“简约语文”教学观,追寻着语文教育的理想,感受着教育的芬芳。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师父语文课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语文课上做游戏
师父穿越啦
语文课教学中的再阅读
倒霉的师父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功夫猪
云山之间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