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引发思考 让智慧丰盈课堂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2-13林晓双
文|林晓双
一、情境导课,以问促思,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师:瞧!大胖和小胖在分食物,咱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4 个苹果,要公平地分应该怎么列式?每人分得几个苹果?
生:4÷2=2,每人分得2 个苹果。
师:两瓶牛奶呢?每人分得几瓶?
生:2÷2=1,每人分得1 瓶。
师:一个大蛋糕怎么分?每人分得几个?
生:1÷2=
师:得数应该怎么写?要是分给3 个人呢?分给4 个人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对于分数你想知道什么?
生:分数怎么写?
生:分数怎么读?
生:分数表示什么?
生:分数有多大?
生:分数有什么用?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认识分数。请大家翻开课本第90 页,边看书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1.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2.分数怎么读?怎么写?
【思考: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具冲击力的问题与冲突中充分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畅言对即将学习的分数提出想问的问题,并挑选本课能解决的几个问题。由此,师生一道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堂。】
二、顺思而教,引发新疑,感悟分数概念的本质
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我能解决第一个问题,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老师用这个圆表示月饼,这样分,这部分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吗?
生:不是,没有平均分。
师:看来平均分很重要,应该怎么分?请你上来分一分。
(学生折圆)
师: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在哪里?
生:其中一半。
师:你说的“其中”是指什么?
生:这里有两半,其中这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涂阴影)
师:阴影部分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空白部分呢?
生:也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师:除了圆形的物体可以分出二分之一,你还想分什么图形的二分之一?
生:正方形、长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在哪里?
生:(涂阴影)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空白部分也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现在请拿出你们手上的一个长方形,分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阴影线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展示汇报)
师:看到这么多二分之一,你有什么新的疑问吗?
生:它们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
师:好问题!瞧,阴影部分的形状、大小确实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
(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现在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分数怎么写?怎么读?
师:写得真好,但是老师要提醒大家写分数时要规范,先写短横,再写下面的2,最后写上面的1,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知道先写的短横叫什么吗?下面的2 呢?上面的1 呢?
生:横叫做分数线,下面的2是分母,上面的1 是分子。
【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至此,学生产生新的疑问“都是二分之一,为什么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教师顺势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分数概念的本质。同时引导学生说理,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说理中,加深对分数概念本质的认识。】
三、操作实践,直观对比,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都是分出二分之一,你觉得还能分成几分之一?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自己折一折、分一分,并用阴影线把其中1份涂出来,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学生上台介绍折出的分数,并贴出长方形)
生1: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 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八分之一。
生2: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 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3: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6 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十六分之一。
生4: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 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三分之一。
师:你想怎么给这些分数排排队?谁来试试?
生:我想按照从大到小排。
生1: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生2: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小结:分子都是1 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生:只要分母大于16 就可以。
师:了不起!现在分数的大小也解决了。
【思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并介绍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表示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自己定标准给分数“排排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分子是1 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的结论。紧接着抛出问题“后面还可以是几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此,学生在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中不断思考,对分数的认识也愈加深刻。】
四、回归情境,问题延学,留下分数认知的悬念
师:学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这个算式应该怎么写?
师:平均分给三个人呢?
师:平均分给4 个人?
师: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我们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现在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你对分数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其实分数还有许多秘密,等着大家去发现、去探索。
【思考:这一环节再次回到课始情境,引导学生再次质疑,此时,学生的思考建立在分数初步认识这一更高的起点上。学生提出了很有质量的问题,在肯定学生回答后,课件整理呈现分数学习新的疑问。至此,课虽尽,思未了,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悬念,通过鼓励学生探索分数的更多“秘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学习兴趣。】
本课,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出发,基于学生自发的疑问,在真实的问题中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引发更多新的疑问,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再次产生更多疑问……这样的课堂,是智慧而丰盈的课堂,是真实而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