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元素对花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2021-12-13丁桂岩
丁桂岩
(阜蒙县福兴地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在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太平沟村进行花生常规施肥用量试验,供试花生品种为白沙1016,种植时间为2020 年4~10月。供试土壤为棕壤,土壤质地为砂壤土,0~20 cm 土层有机质含量2.13%,全氮1.25 g/kg,速效氮296 mg/kg,有效磷6.3 mg/kg,速效钾98 mg/kg,pH 值7.13。
田间试验采用多点对比重复试验设计,每点设置5 个处理,无肥区不设重复,其他处理设置3 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0 m2。小区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以2~3:1 为宜。小区间设置隔离,小区外设置保护,各小区准确标识。保证各小区单排单灌,避免串排串灌,小区分布详见表1。各小区除施肥措施不同外,其他灌水、除草、病虫防治、化控等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生产习惯,并由专人在同一天内完成[1]。
表1 试验小区分布
处理1:无肥区(CK),即试验小区不施肥料。
处理2:无氮区(PK),即试验小区施用磷、钾肥,不施氮肥。
处理3:无磷区(NK),即试验小区施用氮、钾肥,不施磷肥。
处理4:无钾区(NP),即试验小区施用氮、磷肥,不施钾肥。
处理5:氮磷钾区(NPK),即试验小区施用氮、磷、钾肥。
每个处理氮磷钾施用量要符合当地生产实际,同时考虑施肥模式。氮磷钾肥料配制采用单质肥料尿素(46%)、过磷酸钙(12%)和氯化钾(60%)。每个处理的肥料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具体施用量见表2。
表2 试验小区施肥量
1.2 田间管理
5 月16 日人工施肥,施肥时小区试验施肥量按试验设计进行人工施肥。5 月18 日机械播种,5 月20 日封闭除草。5 月28日出苗,生长中后期人工除草2 次。10 月8 日成熟,10 月13 日测产,10 月14 日收获。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春季播种前采集耕作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有机质、pH 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2]。测定方法:pH 值采用酸度计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比色,硫酸亚铁溶液滴定;全氮采用凯式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中性乙酸铵溶液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有效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在秋季测产时采集花生植株和籽粒样品进行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茎叶、籽粒全氮的含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茎叶、籽粒全磷的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茎叶、籽粒全钾的含量[3]。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调查与结果分析
试验田于2020 年10 月13 日测产,各处理均采取单采单收的测产方法,各处理产量详见表3。通过测产,产量由高到低为:处理5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1,亩产量分别为316.3 kg、280 kg、262.5 kg、219.8 kg、180.3 kg。处理5 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分别亩增产136 kg、36.3 kg、53.8 kg、96.5 kg,增产率分别为42.9%、26.6%、39.5%、30.5%。
表3 产量调查
秸秆产量由高到低为:处理5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1,分别为259 kg、243.5 kg、230.6 kg、177.7 kg、145.2 kg。
2.2 植株养分含量与肥料利用率
由表4 可知,各处理籽粒和植株中平均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各个处理100 kg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钾肥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氮肥,最低是磷肥,分别为37.2%、6.3%、43.6%。
表4 花生肥料利用率
处理2 籽粒平均含氮量4.471%,茎叶平均含氮量1.354%;处理5 籽粒平均含氮量4.463%,茎叶平均含氮量1.345%。处理2 高于处理5。
处理3 籽粒平均含磷量0.426%,茎叶平均含磷量0.184%;处理5 籽粒平均含磷量0.449%,茎叶平均含磷量0.194%。处理5 高于处理3。
处理4 籽粒平均含钾量0.404%,茎叶平均含钾量1.023%;处理5 籽粒平均含钾量0.452%,茎叶平均含钾量1.503%。处理5 高于处理4。
3 结论
氮磷钾肥对花生产量的作用缺一不可。全肥区花生产量最高,亩产316.3 kg,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分别亩增产136 kg、36.3 kg、53.8 kg、96.5 kg,增产率分别为42.9%、26.6%、39.5%、30.5%。
试验区花生的肥料利用率为钾肥最高,其次为氮肥、磷肥,分别为43.6%、3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