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水土区域划分方案及保持功能评价研究

2021-12-13

黑龙江粮食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土水土保持植被

□ 王 燕 寇 涛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陕西 榆林 719000)

尽管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方面已经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做出了很多尝试,但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始终处于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生态现实并未改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但自然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带来地表土壤、生态环境、生活用水等多方面的危机,很大几率会直接扰乱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平衡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的不竭动力,比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的财力支持等。因此,明确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区域划分及水土保持的功能性评价十分必要。

一、黄土高原水土区域划分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和迫在眉睫的水土治理工作是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也要以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等为基础,也就是要明确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划分[1]。

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热条件、地貌特征与地表组成物质、水土流失区域差异、土地利用格局等为划分依据,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此为标准,可划分为五大生态地理区:

(一)高原风沙区

这一区域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鄂尔多斯平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以耐干旱的灌草植被为主。该区域内水土沙化现象严重,多荒漠,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分布量稀少,且农田产量不稳定,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类型。

(二)覆沙丘陵沟壑区

这一区域主要以晋西北、陕北、宁夏中部、甘肃中北部等区域为主,属于半干旱气候类型,植被覆盖率低,主要以农田植被和分布率较少的灌草为主。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和风蚀沙化现象交错出现,属于典型的风水两相侵蚀地带,覆沙低丘陵和河谷平原是景观格局的主要特征。

(三)丘陵沟壑区

这一区域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以西、陕西黄龙山以北,宁夏南部,以及青海部分地区。该区域同样属于半干旱气候类型,植被覆盖率较高,山地多森林植被分布,河谷多为人工灌草地。同时,由于水力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严重[2]。

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水土保持工作是以治理各种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而开展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减少水旱灾害,提高其土地生产力,保障百姓生活福祉,实现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复合型工作。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是以区域内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衡量区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在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水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是生命的起源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的支撑,因此,水资源素来就有“生命之泉”的美誉。然而,在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过程中,我国的水资源总量逐渐减少,水资源急剧恶化,人们的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全球性问题。而水资源的匮乏和用水量的扩大化之间的矛盾,也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水源涵养功能直接反映该区域生态系统涵养贮存水分的能力,也就是通过拦截地表水,并通过生态系统循环将其转化为可用水的能力,而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则是该区域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直接反映。在黄土高原区域,水源涵养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林草地、耕地、植被等拦截雨水,增强土壤下渗,调节径流等途径,为江河湖海、供水水库等提供满足其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3]。因此,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区域类型等,可划分为:干旱区的水源涵养极为重要,半干旱区中等重要,半湿润区比较重要,湿润区一般重要。

(二)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就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而言,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土地沙漠化现象日渐严峻,沙尘暴频繁发生,土壤质地变粗,有机质含量减少,全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损失高达36亿元到45亿元。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而言,防风固沙都是势在必行的历史发展必然。

防风固沙功能是土地沙漠化区域所采取的抵御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措施的功能体现,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讲,土壤沙化是造成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防风固沙功能在该区域的作用主要在于:①水土保持林降低风速;②植被根系固沙紧土和改良土壤。通过对比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沙地面积,可以将防风固沙功能划分为沙地面积>10%,极重要,5%~10%中等重要,1%~5%比较重要,<1%一般重要。

(三)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据统计,截至2001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土壤侵蚀大于1000吨/平方公里和5000吨/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别为29万平方公里和16.6万平方公里。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为实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现有自然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使土壤的天然保护屏障遭到了破坏,进而导致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失衡状态[4]。

土壤保持功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对土壤侵蚀所起到的削减或抑制作用的总称,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对地表植被覆盖和地表径流进行深刻改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土壤保持功能在该区域的山地丘陵区和农业生产区作用明显,土壤流失的减少主要通过透水保水、植被根系固土来实现。

(四)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以及原生态地质地貌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该区域的沙尘暴、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该区域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防灾减灾功能的作用发挥就在于防治此类灾害的发生,因此,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和降水等条件之后,可以以其为标准进行以下重要性等级划分:中、高山地(降水量>600mm)防灾减灾功能非常重要,低山地、丘陵(降水量在400~600mm之间)中等重要,低洼地(降水量在100~400mm之间)比较重要,平原(降水量<100mm)一般重要。

(五)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土壤沙化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农业生产,进而出现了广种薄收的现象,这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该区域来讲,合理规划农牧生产活动,在保障农田防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业用地,提高植被覆盖率,应当成为其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具体来讲,农田防护功能主要指的是在完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区的主要作用,比如保护农田、改善田地小气候、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威胁。因此,评价农田防护功能应当以耕地面积作为指标,进行以下划分:>50%极为重要,30%~40%中等重要,20%~30%比较重要,<10%一般重要。

三、结语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单元,作为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对该区域进行科学治理、有效防控应当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战略规划。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治理在水源涵养、蓄水保水、防风固沙、土壤保持、防灾减灾、农田防护方面的功能性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调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治理的区域化方针政策,对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现状、生态现状、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整体防控,局部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水土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故乡的水土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故乡的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