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羊粪对烟株农艺性状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2021-12-13程尉烜康业斌
程尉烜,康业斌
(河南科技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烟草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对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和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随着连作种植,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土壤酸化、板结、肥力下降、土壤团聚体被破坏、保水保肥性变差,土壤生态系统恶化、生物活性降低,农药与有机污染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常年连作改变了烟田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使有益菌减少,土壤酶活性降低[3]。烟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株的抗病性及增加其产质量等都有显著的效果[4]。Abawi等[5]报道: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微生态,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施河丽等[6]试验表明:生物有机肥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促进了土壤中有益菌的增殖。宋以玲等[7]认为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易克等[8]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烤烟生长,主要表现在促进中后期烟株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增长,改善了烤烟的外观质量。本试验测定了发酵生物羊粪及其不同用量对烟株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为其在洛阳烟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1.1.1 试验材料 烤烟品种为中烟101。烟草专用发酵生物羊粪有机肥由洛阳鑫盈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生产,其中有机质含量≥45%、总氮(N)1.64%、P2O50.46%、K2O 1.70%。添加的烟株根际有益微生物菌群总有效活菌数(CFU)≥0.2×109CFU/g,菌株由烟草行业黄淮海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实验室)提供。
1.1.2 田间试验设计 于2019年3~9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石村进行,地理位置为东经(E)111°48′11″,北纬(N)34°33′6″,海拔470 m。土壤类型为黄壤土,碱解氮含量21 mg/kg、有效磷含量为27.0 mg/kg、速效钾含量为197 mg/kg。
试验设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及对照(CK),每个处理面积为1380 m2,3次重复。每677 m2理论施肥量为纯氮1.0 kg、有效磷1.5~2.0 kg、有效钾2.0~3.0 kg。每个处理使用肥料种类与施肥量见表1。
表1 各处理使用肥料种类与施用量 kg/hm2
1.2 试验方法
1.2.1 采样方法 每个重复两侧的两行设为边行,剩余行隔行取样,每行间隔10株挂牌定5株调查其农艺性状,并采集其临近株根围土样。根围土壤取样是先在烟株一侧用铁锹铲去1~5 cm表层土壤,再用土壤取样器取5~20 cm的土壤,充分混匀后装袋,并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
1.2.2 样品处理 土样于实验室阴凉处摊开,去除根茎、石块、虫体,自然风干后,用二分法保留剩余样品,进行充分研磨,过20目筛后放入样品柜保存备用。
1.2.3 测定方法 (1)农艺性状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 142─2010),分别在烟草的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对标记过的烟株进行株高、茎围、叶面积和叶片数测量。
(2)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数量测定:稀释涂布平板法[9]。
(3)土壤主要酶活性测定: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分别采用3,5-二硝基比色法、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滴定法[1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羊粪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利用SPSS软件对烟株团棵期(移栽后43 d)、旺长期(移栽后71 d)和采收期(移栽后103 d)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和Duncan检验(表2)。结果表明:在烟株旺长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平均株高较对照分别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8.03%、12.58%、16.93%;茎围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46%、2.08%、1.04%;叶片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07%、2.06%、6.54%;处理Ⅰ、处理Ⅱ的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45%、2.65%,处理Ⅲ叶面积较对照减少了1.29%。
表2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2.2 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利用SPSS软件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和Duncan检验的结果见表3。处理Ⅰ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的根围土壤中微生物菌落总量分别为230.96×105、226.11×105、179.22×105CFU/g,显著高于对照的184.04×105、171.33×105、106.33×105CFU/g。
表3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影响 ×105 CFU/g
在烟苗移栽43 d,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真菌数量分别较CK减少48.12%、56.31%、14.68%;细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44.62%、20.43%、106.46%;而处理Ⅰ的放线菌数量较CK增加了2.85%,处理Ⅱ和处理Ⅲ的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K减少50.00%和7.14%。
在烟苗移栽71 d,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真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47.09%、58.73%、141.27%;细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42.22%、131.11%、334.44%;而处理Ⅰ和处理Ⅲ的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8.96%和58.22%,处理Ⅱ的放线菌数量较CK减少了35.81%。
在烟苗移栽103 d,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真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50.45%、119.82%、230.63%;细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72.14%、41.76%、74.68%;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的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51.51%、83.48%、202.01%。
2.3 生物羊粪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1 蔗糖酶活性 烟苗移栽后,蔗糖酶活性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增加了17.18%、20.71%、26.52%,各处理较CK有差异(图1)。
图1 烟草3个时期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
2.3.2 脲酶活性 烟苗移栽后,脲酶活性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增加了14.15%、24.29%、34.43%,处理Ⅰ和处理Ⅱ较CK无显著性差异,处理Ⅲ较CK有差异(图2)。
图2 烟草3个时期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
2.3.3 磷酸酶活性 烟苗移栽后,磷酸酶在旺长期和采收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磷酸酶呈旺长期增加,采收期减少的趋势。在团棵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增加了20.08%、29.39%、37.69%。处理Ⅱ、处理Ⅲ较CK有差异,处理Ⅲ较处理Ⅰ有差异(图3)。
图3 烟草3个时期各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
2.3.4 过氧化氢酶活性 烟苗移栽后,过氧化氢酶在旺长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烟草生育期呈增加的趋势。在团棵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增加了9.49%、19.64%、27.21%,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有差异,处理Ⅲ较处理Ⅰ有差异。在采收期,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较CK增加了6.46%、12.64%、19.20%,处理Ⅱ、处理Ⅲ较CK有差异,处理Ⅲ较处理Ⅰ有差异(图4)。
图4 烟草3个时期各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每667 m2烟田施用生物羊粪200 kg、一体肥20 kg、硫酸钾10 kg、硝酸钾4 kg,在旺长期烟株的平均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8.03%、3.46%、4.07%、2.45%;根围土壤中微生物菌落总量较CK增加了46.92×105CFU/g;细菌与放线菌菌落数分别较对照增加46.11×105、2.22×105CFU/g;脲酶、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45%、11.04%与3.95%;蔗糖酶较CK减少了3.31%。
3.2 讨论
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有效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曾强等[11]研究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在前期可以促进烟根和烟茎的生长,使烟株株高、叶片数、茎围等均有所增加,后期能促进烟叶生长,从而增加了烤烟产量和品质。
土壤微生物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不可或缺的活性有机体,在转化土壤有机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多可促进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对养分的固定,对于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12]。生物有机肥本身富含多种微生物,使用后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13-16]。本研究结果表明,烟田施用生物羊粪能够明显增加烟株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群体数量,尤其是细菌、放线菌的菌落数量。
土壤酶是土壤中活跃的有机成分之一,在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7],土壤生态系统改良通常都伴随着土壤酶活性的提高[18]。蔗糖酶是评价土壤中物质转化强度的酶[19]脲酶活性表征土壤氮素情况[20],磷酸酶活性代表土壤中磷素的转化活性与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代表土壤微生物学过程的强度,可以表征土壤总的生物学活性和肥力状况[21]。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生物羊粪有机肥后,在采收期烟草根围土壤中蔗糖酶和旺长期的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提高,这与宋以玲[7]和孙家骏[22]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使用生物羊粪后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