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探索青少年德育新路径

2021-12-12王黎汪旦旦莫唯然罗欣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

王黎 汪旦旦 莫唯然 罗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德育关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但目前青少年德育主要聚焦于学校教育,家校协同以及社会作用发挥得还不够,青少年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界亟须破解当下青少年德育困境,推进青少年德育协同一体化发展,提高青少年德育水平。

《大学》“高端访谈”栏目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及教师风采、宣扬优秀教育思想、弘扬学术正气的重要学术阵地,旨在传播高等教育领域前沿学术思想。访谈对象有着广阔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学界热点问题有着敏锐的直觉,如教育部领导、高校校长或书記、企业高管、学术领军人、科研新星等;主要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问题,如高校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

本期高端访谈,《大学》编辑部对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矜,以青少年德育为切入点,共同探讨协同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青少年德育新路径。

嘉宾介绍:

谢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在清华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校长办公室工作,2004年调入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组织与管理、青少年德育、学生发展、生涯规划等,开设MPA课程“论文写作”“公共政策前沿I”等,曾4次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2014年获评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主持项目所得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和研究型工作论文先后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中国行政管理》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获得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等学术共同体等奖项。

摘  要: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当代青少年的德育不仅关乎学校,更关于家庭、政府和社会。因此,要提高青少年德育水平,需构建协同一体化培育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合力,从“人”这一核心概念出发,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效落实青少年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协同一体化

一、缘起:引路人与价值观的独立和成长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青少年德育的?是什么契机让您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了青少年德育?

谢矜: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共部门职业选择,在研究中,我发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基于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形成的职业兴趣、能力判断、价值观,以及对于工作世界的认知,受到成长过程中关键人、关键事件的影响。由此,我萌生了将研究前延到青少年发展时期的想法,特别是对于价值观形成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2017年,清华大学的老朋友李贤凯先生通过他领导的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种子留本基金“清华大学德育教育基金”,支持清华大学筹建青少年德育研究机构,以此带动社会各界关注并捐款支持推广青少年道德教育。在与李先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多次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青少年德育主要聚焦于学校教育,家校协同以及社会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希望我们把关注重点下移到12岁及以下,调动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德育。这是个很好的契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我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清华大学的教育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并于2019年初获得校务会批准成为校级科研机构,由我担任中心主任。

根据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已有的德育研究积累和德育实践基础,致力于研究和塑造青少年德育发展,立足当代中国德育实践情况,着眼世界德育舞台,从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人”这一核心概念出发,聚焦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第一阶段研究从纵(大中小一体)、横(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两个维度展开,探究德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旨在为我国德育政策的制定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同时,致力于成为促进东西方德育交流和融合的重镇。

二、现状:青少年德育的缺失与割裂

记者:目前,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现象频发,青少年德育迫在眉睫,您如何看待当前青少年德育现状?

谢矜: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确实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国从古至今德行与美好生活、德行与才能互不分割,以“德才兼备”评判人才有悠久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借鉴别国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推动教育现代化,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德育现状的德育理论,并组织专家研讨形成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材,切实推动了青少年德育的教学,但从一线教师基于自身经验撰写的文章看,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更为关注课程内容中应试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传授认知性的知识,难以实现德育课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目的,也很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部分家庭过分依赖学校德育,没有充分认识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将德育融入生活场域,家庭、社会与学校有效协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与人相处、明辨是非、判断事物、思考人生。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传播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信仰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很同意来自一线教师的判断,这些问题使得我们面临着青少年德育需要从德育知识传授转向价值观与良好品德的培养、从学校课堂拓展到家校社共育等方面的挑战。

记者:检索现有文献,目前学界在青少年德育研究领域多将大中小学阶段割裂开,各阶段德育独立为营,您如何看待这种割裂?

谢矜: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需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科学性,政策性很强。大中小学阶段德育独立为营,从学校本身看,每个阶段的学校独立运营,课程设计主要遵循本学段的学生发展和成长规律,向前与向后衔接的考虑有待加强。从目前的德育工作体系看,教育部思政司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科司统筹规划和协调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教司负责指导中小学德育,政策制定与执行各司其职,政策的统筹性有待加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上海市提出实施“整体规划大中小幼德育课程”试点;北京市成立学校德育研究会,颁发《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这些改革都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探索与尝试。

记者:您在过往的学术经历中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投注了大量研究,您认为青少年德育与青少年全方面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谢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可以说,青少年德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最基础的方面。

理论界对德育概念有两种划分方法,被称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或者被称为“小德育”和“大德育”。狭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即“大德育”,则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是思想价值观、道德伦理素养及与之相关的政治、法律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德育,构建德智体美劳的相互联系,彼此渗透,才能密切协调,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热爱国家、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道德观念、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三、路径:依托长期研究和政策支持实现协同一体化

记者:在2021年9月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副司长梁江提出,应从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基层师资配置、健全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四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您认为师资队伍质量对青少年德育而言有何意义?

谢矜: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情景学习论,知识只有与个人的生活情景和社会背景产生联结,个体才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假设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引领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就青少年德育而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更需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深度学习。这并不仅仅是对德育课程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因为在青少年发展中每一位教师都有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所以,师资队伍质量对于青少年德育至关重要。

记者: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提出需要建立德育协同机制,可否谈一谈该机制的实施意义及实现路径?

谢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齐抓共管。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环境、人的内部因素和行为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育人环境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主次地位有所不同。如何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挖掘不同育人环境的内在联系和联动机制,主次分明地发挥其协同作用,把德育融入全方位的学习和活动中,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支持青少年成长发展,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认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德育协同路径。

记者:学风建设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您如何看待学风建设对青少年德育的意义?

谢矜:学风、校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求学、教学、治学的风气,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青少年德育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部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立德树人、办学治校的基础和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学部委员(院士)们积极倡导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在报刊上两次发起关于科学道德问题的讨论,北京地区103名学部委员和专家联名发表“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倡议书,上海地区106名学部委员和专家联名提出制定“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的倡议,在全社会和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影响。可见,我国学术界在科学道德与学风方面历来有着良好的社会氛围[1]。

构建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落细落实的工作机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风,以优良的教风引领学风建设;坚守“自律诚信”的学风,以规范的学术意识推动学风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坚实的工作基础保障学風建设;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以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成就学风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流程,以严谨的服务标准促进学风建设;落实质量监控措施,以严明的纪律要求把关学风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运用制度力量来规范学术行为,多措并举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才能将立德树人和青少年德育培育落到实处[2]。

记者:您认为怎样的学风更有利于在校园内推进青少年德育?如何建设良好学风?

谢矜:校园是学生学习、交往的空间,校园文化依托环境、景观等显形载体与读书氛围、校风等隐形载体,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在小学阶段校风、班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隐形载体对学生影响高于中学生,年级越低,与学生日常体验更密切的文化氛围影响越大。将文化内核借助建筑内外装饰表达出来的育人元素,带给中学生的收获大于小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学风建设不只是学生的事,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成长引领贯穿学生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学校管理制度对学风相关的学术规范判定和监督处理以及基于学校传统的学术文化建设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学风建设。因此,学风建设要从思想认识、制度规范、学生特点、师德师风等多方面着手,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才能更有效地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要摸清底细,确保德育宣讲教育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打造精品,确保德育宣讲教育活动的高水平;三是要创新形式,确保德育宣讲教育活动的多元化[3]。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不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加强科学道德类德育课程的建设,以点带面,突出学科特色,打造优良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助力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记者:您对我国未来青少年德育有什么设想?您认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优化我国青少年德育?青少年德育又能如何反哺我国师资队伍和学风建设?

谢矜:有效的青少年德育教育要依托对教育实践的长期研究和基于研究的政策指导。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在回归生活化,相关政策是对以鲁洁教授为带头人的德育研究成果的应用。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号召发动全社会共同重视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其中提到应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德育作用,即学校需重视开齐开全道德教育课程,设计贴近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基于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论”,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课程标准》以及其他参考性政策文件为指导,突出德育“生活化”的特色,充分接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来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中心的调研显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学校德育的指导有较强执行性,统编教材更受学生欢迎。所以,我认为青少年德育需要学者持续不断地对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并基于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如果以古典行政模式分析,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文件的出台意味着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的开始。已有的自上而下政策执行模式的研究表明,执行效果不仅与明确的政策目标相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执行者的动机、意愿与态度影响。青少年德育政策的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一线教师都是重要的实践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因此,我认为,除了师资队伍质量对于青少年德育至关重要外,促进学者和实践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非常重要,这是更好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公众间对青少年德育协同发力的关键。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发挥德育课程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己经成为目前众多学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重点议题[4]。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突破青少年德育教育割裂现状,建立协同一体化青少年德育培养模式,采取有效教育方式,挖掘青少年内心真、善、美,才能有效推动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韩静,冯婧. 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看研究生德育工作[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3):194-195.

[2] 谢矜. 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 青年与社会,2020(22):158-159.

[3] 刘卓. 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领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0):81-82.

[4] 王蕾. 优势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新型德育教育中的預防策略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 孙浩,谢皓明. 论青少年德育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法制与社会,2019(17):146-147.

猜你喜欢

青少年德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