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读书,绽放精彩

2021-12-12麦凤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麦凤洁

【摘要】“快乐读书吧”是小学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中一个全新的栏目,重视“快乐读书吧”栏目有效教学引导是拓展学生阅读量,增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快乐读书吧”有效教学的必要性,从栏目、情感和时间三个层面论述了小学“快乐读书吧”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进一步实现小学生快乐读书,绽放阅读精彩的有效阅读格局。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读书;文本信息;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标与新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纵深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坚持学生需求为导向,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增强阅读生活感悟。“快乐读书吧”是小学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中一个全新的栏目,设定该栏目的目的在于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教育体系中,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发展。“快乐读书吧”是理清学生思维,重点把握学生阶段,集中升华课外阅读的重要手段。每个阶段推荐适应学生阅读需求的内容,是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和引导,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有效性,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统筹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一、“快乐读书吧”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小学阅读需求与个性化的增加,实现阅读精准化、效率化成为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向。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综合能运用多种阅读手段与方式促进阅读知识能力的转化是新课改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发展的重要方向。强调“快乐读书吧”有效教学,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快乐读书吧”以群文模式展示阅读文本内容。群文阅读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数量,以归类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同时在多元化阅读文本的影响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将学生的主动性统筹到阅读文本中,能够满足小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中以“童话故事” 为主题,将《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等系列读本展示出来,形成群文阅读模式,将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深度融合起来。

二是“快乐读书吧”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强化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坚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新课标将课外阅读兴趣选择、能力培养等纳入了语文阅读范畴。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教育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并形成固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快乐读书吧”有效教学的策略

每一个阶段“快乐读书吧”栏目都有一个主题,从一年级上到六年级下分别是读书快乐、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儿童故事、经典童话、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古典名著、儿童小说、世界名著。每个阶段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息息相关,把握阅读文本材料内容的同时需要全面增強阅读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实现“快乐读书”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掌握有效的教学原则,推动栏目学习尤为重要。

(一)把握“栏目”主线,增强主观想象与情感认知

在学生“快乐读书吧”教学中,把握情感主线是实现栏目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推进“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必经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和阅读引导中明确栏目主题,将主题信息和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文本信息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例如,针对小学二年级上册“童话故事”栏目阅读材料梳理的信息如表1。

将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文本信息梳理后发现,本次阅读有一个共性——关注学生心理,塑造积极的心态。以台账的方式将阅读的内容与阅读的重点梳理出来,明确五篇文本材料的特殊性与共性,在阅读开展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

(二)把握“情感”主线,增强生活体验和阅读实效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将阅读的内容转化为生活体验,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实现阅读生活化。因此,科学有效的阅读离不开生活体验,在“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中,笔者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搭建线上线下阅读体验,将阅读与生活化相结合,让学生在领会阅读文本内涵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栏目阅读教学中,笔者为了增强阅读的体验性和趣味性,通过动画片播放神话故事的方式导入阅读教学,将中国古代神话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入更多的神话故事阅读。同时,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纳入课堂讨论中,通过小组合作实现课堂翻转,学生阐述自己阅读的体验与感悟,讲述自己对神话故事人物的向往。通过小组发言的方式讲述出来,学生们共同讲述的国内外神话故事的认知、自己的向往,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信息的内涵。

(三)遵循“时间”主线,保持阅读动力和阅读质量

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快乐读书吧”纳入了语文课程栏目,但是其本质是“课外阅读”,尤其是有的内容量大、耗时间长,教师在阅读教学引导中必须把握“时间度”,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小学生拥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需要通过正确的手段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进行分配。对每天的阅读时间进行定量化,在确保学生能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保证学生每天的休息娱乐时间。当然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不能排除学生非常喜欢一本课外书籍,从而导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吃饭看、上课看、走路看、睡觉也看。但这样不顾时间地点的阅读,既不能达到课外阅读的作用,还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到了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危及到学生的生命安全。所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再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同时也要注意设置休息时间。

例如,单次阅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每次休息时间必须达到40分钟以上,使学生的头脑和视力得到放松,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同时也对学生阅读的姿势进行监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期间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这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

三、结语

总的来讲,“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中一种分栏目的群文阅读模式,将系列主题相同的故事、童谣等观点进行组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该栏目阅读文本信息的思路,更好地把握阅读文本信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阅读信息把握,强调阅读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吉云.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黑河教育,2020(1):38-39.

[2]岳雪莲.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94-95.

[3]温进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28-430.

[4]吴淑平.快乐读书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91.

[5]娄屹兰.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8(11):65-69.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