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思考
2021-12-12荣静
荣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逐渐受到重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高效率的进行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及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性。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引言: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挖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得表现力以及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通过课堂合唱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意识,培养健康的合唱习惯,培养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
一、合唱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合唱的基本内涵
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具有较强的普及性与参与度。合唱的主要形式是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每一组担任相同声部,通过不同的时间或演唱技巧,形成同声或混声的两种形式。合唱也指单声部的齐唱或是男女对唱,是声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中,帮助学生将自身音色的丰富表现力有效的进行展示,在合唱过程中多种声音完美融合,增强学生的合唱意识与信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感受音乐课堂带来的快乐[1]。
(二)合唱的形式分类
合唱根据人生的特点进行分类,包括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以及混声合唱。童声合唱主要由未成年或未进行变声期的儿童和青年构成,由于儿童的声音不添加杂质,未经现代音乐的雕琢,更具有纯净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女声合唱主要是由变声后的女生组织而成的合唱,女高音声音洪亮、宽阔、较为灵活,女低音声音宽厚、坚实、丰满,柔和。男声合唱主要是由变声后的男生组织,具有较强的力量感。男高音声音坚实而又刚强,也可以抒情。男低音声音宽厚,洪亮,较为低沉。混声合唱主要是有男声与女声混合而成,男生与女生分为两个声部,依据不同的合唱歌曲调整演唱顺序和演唱技巧,混合组成演唱,表达丰富的情感与力量。
(三)合唱的特点
合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比个人演唱更加可以传递信念感与力量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便于抒发演唱者的情感,获得情感共鸣。合唱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音色丰富。在合唱过程中演唱人群可以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演唱形式包括中、低、高三种音量,混合形成丰富的音色,体现音乐包含的信念与抒情,通过多种多样的音色表达,更容易传递音乐的共情感[2]。(2)表现力强。合唱可以代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情感的表达,有丰富的种类可以表现。合唱之所以受到更多听众的喜爱,是因为其可塑性强,变化较大,符合大众的听觉审美。(3)音域及演唱力度變化丰富。合唱的歌曲具有较为宽广的音域,融合了所有参与者的音量,演唱出的作品十分具有穿透性,可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演唱者依靠独特的专业性和音色,可以被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无条件的包容,形成独特的音乐韵味,进行完美的表现。
二、中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
(一)营造良好音乐合唱氛围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合唱意识,发挥音乐的独特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对合唱教学以及内容的关注度,例如,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合唱团队或歌曲,按照顺序每天在音乐课堂播放,让学生讲出喜欢这首歌曲或乐队的原因,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赏析,发挥音乐的共情力,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在合唱过程中才能相互配合,学会倾听,才能在合唱中发挥自身演唱的独特性,形成良好的配合,组成完美的和声。
(二)培养专业合唱技巧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的合唱技巧。教师可以将器乐引入到音乐合唱教学中,渲染音乐氛围,提高音乐课堂的活力。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音域高低差别,让学生在自己负责的部分发挥最大作用,再通过乐器的加入来代替学生无法完成的部分,将器乐的声音和人声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校正音准。中小学生正处于声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的阶段,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创新,帮助学生努力表达自身音色的独特性,与班集体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声音传递力量[3]。
(三)增加情感共鸣,培养音乐意识
学生在不断听合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节奏与音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例如《黄河大合唱》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战争中中国人奋勇抗敌,前仆后继,不畏惧牺牲与危险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4]。通过黄河大合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感受战争前后两岸人民生活的变化,表达演唱者向往和平,希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信念。学生在合唱歌曲中,体验到了中华人民强大的信念,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合唱音乐带来的独特韵味。
结束语:合唱对演唱者的声音包容度较高,即使不具备较强音乐专业性的中小学生来说,也可以将自身的音乐独特性展现出来,在中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音色特点,传递不同的情感,将多种声音有效融合,让中小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孙梦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20.
[2]钟霞.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D].上海音乐学院,2020.
[3]邓颖贞.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概述[J].北方音乐,2019,3912:189+191.
[4]王军.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9,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