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帮扶为导向 感怀教育为根本
2021-12-12雷明
雷明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衡量学校德育的重要标准,也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当今社会多元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边缘化程度突出,弱势群体的类型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通过对两位孤儿大学生近三年的持续关注和帮扶,以实际行动证明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情怀教育在孤儿大学生中产生能动的影响与作用。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孤儿大学生;心理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216-02
高校孤儿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类型。由于童年生活环境以及成为孤儿的年龄等因素有所不同,孤儿大学生的日常表现呈现多样化特点,有的刻苦努力、自强不息;有的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有的坚韧不拔、逆流而上;有的畏手畏脚、逃避现实。
通过对多位高校孤儿大学生的三年跟踪调查,并结合现实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分析,发现孤儿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异己意见的敏感性、对个人观念的偏执性和对周圍环境的排他性等心理边缘化问题。这对深入了解孤儿大学生心理边缘化的成因以及对其心理状态的有效跟踪干预尤显必要。
一、精准扶贫、助困孤儿大学生纪实案例
(一)突发型孤儿案例(无寄养家庭)
学生李某,女,原生家庭条件较好,自幼患有免疫系统疾病,需长年服药。入学初期该生少言寡语,喜欢独处。大一上学期,李某突遭“父母双亡”的变故。在该生奔丧期间,坚决拒绝任何人探望,产生自闭状态。在李某返校前,老师以单独或集体谈话形式,针对李某寝室同学开展了思想引导工作,使全寝室同学对李某因这一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变化,给予充分、必要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为更有效地对李某进行心理上的引导与干预,学校特选派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女教师,与李某构建了师生“一帮一、结对子”的心理关怀模式。
尽管结对老师和寝室同学对李某照顾有加,但由于家庭变故对其打击太大,李某一直无法专注于学习,本学期李某有多门课程成绩不及格。但结对教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对其倍加关爱。结对教师将这个无寄养家庭、无亲属照顾的孤儿视为女儿看待,通过节假日踏青等活动与其进行思想沟通。后来李某逐渐对结伴老师敞开心扉,大学一年级结束时,李某的成绩全部及格。后来,结对老师又通过近三年的爱心帮扶、资助和心理干预,让李某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在大三毕业时,她已经能顺利走入职场。经毕业后一年的跟踪研究,该生不仅能完成本职工作,还能够真正运用在校所学、所识和所感,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传递正能量。
(二)原生家庭型孤儿案例(有寄养家庭)
学生肖某,女,自幼失去双亲,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亲戚家寄养。入学时,该生在通过特困生“绿色通道”时,被辅导员老师关注。老师及时在心理、经济和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帮扶。在三年的帮扶过程中,该生与老师建立了超乎师生的“母女”情谊。经观察与谈话发现,该生积极要求入党,品学兼优、自强自立、热心助人,很快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与同学的拥护,最终成为班长,并且在一年以后担任了学生会的主要干部,这与寄养家庭对其进行的良好教育直接相关。
但该生遇事敏感、较真且十分要强,对自己的容错率很低,这也在无形当中给身边人造成压力。该生也曾因与部分同学沟融受限而一度产生了挫败感。主要原因在于其想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意愿过于强烈,在奋斗过程中产生了这种“严苛”的性格。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对该生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帮助与开导,使该生认清了现实环境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学会了换位思考和沟通,进一步提高了各种能力。最终,肖某不仅在毕业时顺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收获了幸福的爱情。经后续跟踪研究,发现肖某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而成为行业栋梁。
二、孤儿大学生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本研究的科学跟踪调查分析数据主要源自以下四大类:一是专业心理测试数据(UPI和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二是教育部心理健康测查咨询报告;三是高校各类心理边缘化的大学生(孤儿大学生、〈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四是“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档案。调查与分析的重点主要包括:(1)孤儿大学生一段时期内的心理状态;(2)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事物的基本看法;(3)个人学习状态、习惯爱好;(4)对自己的未来规划等。
(一)过往经历的内因导致的心理边缘化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孤儿大学生过往经历均对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孤儿大学生普遍存在“外表强大、内心脆弱”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渴望用后天的成功弥补先天的不幸,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想被过往的经历所干扰,而自己“孤儿”的身份和经历所带来的痛楚却始终萦绕心头,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在遇到事情时他们很容易表现出不安和焦虑。
(二)外界环境变化的外因导致心理边缘化分析
首先,高校孤儿大学生入校后,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离开自己已经适应的生活环境,要在新的环境中建立生活圈和人际交往圈。通过与身边人对比,在他人的“幸福”与自身的“缺陷”中产生强烈的对比后,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而且,与从小就备受父母呵护的“95后”独生子女相比,孤儿大学生普遍缺少“被呵护”和“被关爱”,对比其他寝室同学的幸福感,他们常出现“不合群”甚至落寞的心理状态。其次,大多数孤儿大学生会成为助学政策的资助对象。而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家庭情况容易被人知晓,这很容易加剧孤儿大学生的不自信、敏感和孤立等心理状态。最后,与正常家庭的同学相比,孤儿大学生通常会面临较大的经济与就业压力,他们更渴望在学期间能够切实提高核心能力并得到外界的认可。因此,在日常学习、校内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中,很容易显现“急功近利”的强迫性症状。
无论是曾经过往经历的内因,还是环境改变的外因,都会导致孤儿大学生成为特殊的矛盾体,即外表坚强而内心脆弱,自力更生又渴望关爱,争强好胜却想赢怕输。
(三)心理测试调查问卷数据跟踪分析
通过跟踪调查与综合分析发现,心理帮扶和感怀教育对心理边缘化孤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案例一的同学李某,刚入学时存在严重的心理边缘化倾向,通过老师不断的关爱与教育,李某的状态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融入社会期间,均产生了愈发积极的变化。案例二的同学肖某,刚入学时存在记忆力减退、容易动怒等问题,在老师持续的引导与帮扶下,肖某已经能够积极转变思想,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曾经误解的人和事,能够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正确的梳理、认知和系统规划,最终成功步入社会。
三、孤兒大学生心理边缘化干预方法
跟踪调查法和感怀教育法是针对心理边缘化大学生的两种主要干预方法,体现了心理教育的延续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一)跟踪调查法
建立心理跟踪干预档案的基本原则包括:(1)保密性:对个人尊重,对外界保密;(2)目的性:将高校孤儿大学生心理边缘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通过感怀教育对学生进行良性心理干预;(3)持续性: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乃至毕业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跟踪;(4)针对性:根据每个学生的问题成因、生活环境、成长阶段和个性特点等因素,灵活采用合适的建档方式,如日常接触、谈心谈话等。
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成长变化经历两大部分。前者包括过往的个人经历情况、目前经济状况、教育经历、奖惩情况、学习成绩、道德品质、性格特点等;后者包括在校学习、生活、参与活动和帮扶过程情况、入校后不同时期内思想的变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情况等。
(二)感怀教育法
仅靠定期的集中式调整干预是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因为这样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日积月累,最终情绪失控而酿成危机。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循序渐进”的感怀教育则是更为有效的手段。
调查问卷显示,辅导员“一帮一”、朋辈关怀、爱心互助小组等感怀教育法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感怀教育者通过主动谈心、认真倾听,共情、生活分享等手段,最终达到了抚慰创伤、重塑信心、点燃希望的目的,从而促进心理边缘化的孤儿学生逐步适应当下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融入集体,以尽量完美的状态步入社会。
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帮扶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伟大工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能靠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要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通过心理普查、日常心理帮扶、勤工助学管理、心理课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长效机制。在更好地解决高校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的同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实现交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施玲慧.浅论“边缘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107-108.
[2]焦丽梅.高校“边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8):35-3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