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21-12-12玛丽亚木·玉苏甫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教学活动

玛丽亚木·玉苏甫江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够适应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泛在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分析高校教师泛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泛在学习的一些发展性建议。

[关    键   词]  泛在学习;教师专业化;移动设备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110-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在教学改革深化的环境下,需要专业能力进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更多时候,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培训,因此,教师需要在没有组织的环境下自主学习,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

教师在泛在学习视域下的专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学习意识淡薄,有些教师认为自己专业发展足以应付学生需求,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停留在原有知识储备和使用传统方式获取信息的状态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2)缺乏泛在学习的方法,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获取知识,处于盲目的状态;固化的思维模式让部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忽视了泛在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对其专业的促进作用。(3)筛选泛在学习的内容,只有找到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资源,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才是教师发展的前提。(4)泛在学习视域下,懒于使用互联网+教育进行混合式教学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改革。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媒体进行泛在学习,并将其引进课堂教学中,开放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5)缺乏配套的评价机制。从整体上看,很多学校都只强调教师的工作,即教师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教学活动中。在学校事务性工作繁杂的情况下,面授培训显然不可行。泛在学习需要在开放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泛在学习的方式如果不能作为年终考核的要素,那么部分教师会缺乏学习兴趣。(6)其他因素。有的教师教授内容与专业知识不完全符合,需要参加专业化培训来获取缺失的信息。

二、泛在学习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师专业素养是成为卓越教师的必备要素。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教师具备基础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自我的形成。作为教师需要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学科知识和作为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語言、文字及书写表达的能力,师生主体交往能力,运用多种手段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包括:学科知识更新和管理能力、学科教研能力、教学认知和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二)泛在学习对高校教师的意义

网络中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泛在学习对学习者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泛在学习。教师只有紧随时代的变化,才能不断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MOOC、学习分析技术、大数据、可穿戴技术等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和探索,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系统,加快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泛在学习样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强化教师角色、落实教师发展和研究有很大作用,它让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具有学习支持服务可持续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内容的联系性等特点,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1]

三、泛在学习视域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个性化的挑战,我们需要将教师向着专家型、研究型的方向转变。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维度进行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考虑。[2]因此,我们提出了几点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提高教师泛在学习意识

教师泛在学习意识方面主要包括两点:(1)改变利用现代新型媒体技术进行泛在学习无用的观点。首先要让教师意识到泛在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当教师意识到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泛在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教师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主动利用现代新型媒体技术进行泛在学习。(2)改变学习与工作相分离的观念。教学活动和专业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有意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还可以促进自身专业深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3]

(二)掌握泛在学习的方法

利用智能移动设备、数码电子产品等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泛在学习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介质发生了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泛在学习,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掌握进行有效信息化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实现知识建构。教师需要突破既定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探索。

(三)找寻适合的学习内容

泛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在海量的资源中找到匹配的资源是需要较高的信息素养的。MOOC为教师提供了免费、优质的全套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为各专业的教师提供了各学科的专业课程,供教师进行专业化学习,为新手教师提供了《新手教师训练营》引导准教师加深对专业的理解,通过系列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新教师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4];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开设的“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5]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关注学堂在线、腾讯教育、Coursera、edX等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满足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年龄特征学习者的需求,让教师有选择地填补自己专业中不足的内容。

(四)以学促教,以教促学

教学实践是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教师专业能力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教师专业能力弱,教学活动则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泛在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6]免费优质的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利用MOOC或SPOC等在线课程进行学习,然后采用翻转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这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深层次发展。因此,信息时代教师作为资源的一部分,需要基于技术对固有知识进行重新表征,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信息化时代下的终身学习者。[7]

(五)适当的评价标准

泛在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需要进行合理的变通。对教师泛在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需要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对教师进行学习效果的监控。从内部评价角度讲,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在线学习能力的测评,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自我学习的干预,调整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8]从外部评价上说,对教师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出勤、论文、课题等,而应多元化地对教师进行评估,广泛认可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工作,在现有评价机制的基础上,深化教师考核机制,让教师能够主动并有时间参与到泛在学习中。[9]

(六)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师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及时的反馈对获取知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单打独斗”式的学习不利于教師的协同发展,打破泛在学习与传统面授的壁垒,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之间建立“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实现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教师在团体中实现快速、全面的成长,对促进教师可持续、专业化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

教师泛在学习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职业生涯的动态过程,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重构教与学的理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6]司晓蓉.泛在学习视域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困境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8.

[2]杜志强.走向“互联网+个性化”的中小学教师培训[J].教育科学研究,2021(2):93-96.

[3][8]白雪梅,尹欢欢,顾小清.谁会成为在线学习的赢家[J].中国远程教育,2021(3):36-44.

[4]新手教师训练[EB/OL].[2020-03-28].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3580005.

[5]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EB/OL].[2020-03-28].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NNU-1003756005.

[7]乐艺,张奕,乐璐.慕课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47-52.

[9]石慧.MOOC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7):113-115.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专业化教学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