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1-12-12冯兆阳
冯兆阳
摘 要:在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极其重要的,增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本文主要描写在语文作文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传统文化也不都是好的,对此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既是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也是不忘历史,永葆初心的证明,因此,在教育年轻一代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近几年来,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传统文化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进行文章写作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只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技巧,而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所以一定要先消除学生存在的错误理解。在运用传统文化来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激情以及对于写作的新认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传统与现实的碰撞,必然使学生在写作中创作出极具魅力的文章,而要使历史与现实进行合理结合,写出优秀且具有个人魅力的文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之后依靠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和练习。
古文晦涩难懂,学生在理解的过程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古文的意义之外,还可深入讲解文章的行文结构和用词习惯,例如,诗词行文工整,结构对称,用词简洁优美而且寓意颇深;游记散文逻辑严密,用词准确,记录详细,行文流畅且不拖沓。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引用古文,还可参照古文的行文结构、修辞方法、选材立意等方面来进行文章写作,这样就可将自己对于古文的理解在文章中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将传统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发挥出最大作用。
二、指导学生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传统文化学习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不容易理解也使得学生对古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先培养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再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首先,需要进行古文词句理解教学,教给学生理解古文的方法,扫除语言障碍;然后,在能够理解古文后,才开始进行文章的解析和感悟的教学,古代词句寓意颇深,深入了解之后一定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例如,我们在写到有关“思念”主题的作文时,可以引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以引用“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可以引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文中有直抒胸臆的相思,也有内敛隐喻的乡愁,在作文中引用这样优美的词句,让整篇文章散发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显示出作者的文学功底和素养,极大程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三、鼓励学生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来提高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只要进行古文词句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只能学习到古文表面上传达的内容,因此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重古文深层含义的解析,让学生深入掌握古文蕴含的情感意义,才能从内心深处与古文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更好地欣赏到古文蕴含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妙之处。
例如,《阿房宫赋》中详尽描写了阿房宫的富丽堂皇,而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却是秦国皇室的贪婪奢靡,不顾百姓之疾苦,才最终造成了秦国的覆灭,更是要告诫后世之人引以为戒,要关心民生,了解民意,不要只顾一己之私,不然最后只能重蹈覆辙。这样极具深刻含义的事例合理运用到文章写作中,是非常典型且引人注目的,丰富了作文的内涵,体现出写作同学的文化底蕴,更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现代教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走得更加长远。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塑造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只有文化在人们心中“活”起来,而不再仅仅只是纸上的文字时,才能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和活力,所以每一位青年人都应该积极去探索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通过教育将传统文化的内涵深植于心,才能讓学生真正领会到文化遗产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