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技术
2021-12-12黄建新张丛莹
黄建新 张丛莹
〔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栽培模式地膜的利用率可提高1 倍,减轻了田间白色污染,与露地不覆膜栽培相比省工省时,每667 m2甘蓝纯收益增加17.32%,糯玉米纯收益增加162.20%。
地膜覆盖技术因具有增温保墒、节水、抑制杂草、防病害等功能而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据马蕾(2019)报道,河南省农用地膜覆盖面积从1998年的52.02 万hm2(780.3 万亩)增加至2015 年的185.4 万hm2(2 781 万亩),地膜使用量从3.75 万t增加至16.20 万t。然而,地膜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逐年增多,残膜污染阻碍了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白色污染”,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减少地膜的用量,提高地膜使用效率,笔者于2019 年起在河南省新乡市开展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栽培试验示范,示范面积3.33 hm2(50亩),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甘蓝覆膜栽培后免耕复种糯玉米,地膜利用率提高1 倍,糯玉米比不覆膜栽培增产14.81%,每667 m2节省人工等费用180 元,纯收益增加162.20%。同时有效减少了田间的白色污染和劳动力投入,达到了增产、降废、省工、减少污染的目的。
1 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免耕栽培试验示范
从2019 年2 月开始,笔者在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连续2 年开展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栽培试验,选用厚度为0.01 mm 的普通PE 地膜,甘蓝品种为华耐满月55(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育),于1 月20 日大棚育苗,3 月10日定植于大田,5 月10 日采收并清茬;糯玉米品种选用京科糯200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5 月30 日在原甘蓝定植孔每667 m2穴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下同)40 kg 后直播糯玉米,每穴播2 粒,6 月20 日定苗,每穴留1 株,8 月13 日采收,其他施肥、浇水措施同常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甘蓝从定植到采收约60 d(天),平均每667 m2产量4 827.4 kg,产值3 862 元,去除生产成本1 518 元(包括种子60元、土地租金300 元、苗期管理360 元、整地120元、覆膜120 元、定植100 元、田间管理120 元、采收338 元)后,平均每667 m2纯收益2 344 元。糯玉米从定植到采收约85 d(天),平均每667 m2产量1 120 kg,按1.4 元 · kg-1计算,产值为1 568 元;去除生产成本950 元(包括种子30 元、土地租金300 元、播种80 元、田间管理240 元、采收300 元)后,平均每667 m2纯收益为618 元。
采用露地不覆膜栽培模式作为对照,甘蓝从定植到采收约62 d(天),平均每667 m2产量4 352.2 kg,产值3 482 元,去除生产成本1 484 元(种子60 元、土地租金300 元、苗期管理360 元、整地120 元、定植100 元、田间管理240 元、采收304 元)后,平均每667 m2纯收益为1 998 元。糯玉米从定植到采收约85 d(天),平均每667 m2产量975.5 kg,按1.4 元 · kg-1计算,产值为1 365.7 元;去除生产成本1 130 元(包括种子30 元、土地租金300元、整地120 元、播种80 元、田间管理300 元、采收300 元)后,平均每667 m2纯收益为235.7 元。
与不覆膜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甘蓝早熟2 d(天),平均每667 m2增产10.92%,纯收益增加17.32%。由于甘蓝采收后免耕复种糯玉米,没有采用新地膜,地膜利用率提高了1 倍,同时播种前不用整地,且地膜覆盖栽培起到了很好的防杂草作用,与露地不覆膜栽培相比,平均每667 m2糯玉米增产14.81%,节省整地、农药及人工等费用180元,纯收益增加162.20%。
2 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甘蓝可选择早熟、抗病性强、耐抽薹性强的品种,例如华耐满月55、中甘21、中甘606 等;糯玉米选择适应性强、高温下授粉空秆率低、抗病性强的品种,例如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 等。
2.2 茬口安排 甘蓝于1 月20 日在大棚内进行穴盘育苗,3 月10 日定植于大田,5 月10 日采收并清茬。5 月30 日开始在甘蓝原定植孔直播糯玉米,每穴播2 粒,6 月20 日定苗,每穴留1 株,9 月1日采收。
2.3 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2.3.1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可以购买商品育苗基质,直接加水拌匀即可,基质湿度掌握“用手攥成团,松开即散”为宜。选择50 孔或72 孔黑色穴盘,先浇透底水,采用干籽直播,每穴播1 粒,播后及时覆盖1 层薄土,再覆盖1 层无纺布,然后浇足水。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12~15 ℃,播种3 d(天)后检查出苗情况,待80%左右的幼苗出土后揭开无纺布。幼苗出齐至第1 片真叶展开应及时放风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 ℃,高于20 ℃时中午要放小风。3 叶期以前促壮苗防疯长;3 叶期后增温保温,防先期抽薹,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 ℃,夜间不低于12 ℃,以后逐步放风,温度保持在18 ℃左右,当植株长到4~6 片叶时即可定植。
2.3.2 整地定植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整的地块,定植前每667 m2施2 000 kg 腐熟牛粪作基肥,耕翻粑细。按宽80 cm、高15 cm 做垄,垄间距20 cm,铺设滴灌带,然后覆盖幅宽1.2 m、厚0.01 mm 的普通聚乙烯(PE)地膜。以株距40 cm、行距40 cm 为标准在地膜上打孔,选择长势整齐、健壮的甘蓝幼苗定植,每畦2 行,定植后浇透水。
2.3.3 田间管理 田间肥水管理原则为前控后促,前期以控水蹲苗为主,以控制甘蓝营养生长,促进球叶发生;莲座期每667 m2随水浇施尿素10 kg、硫酸钾5 kg、过磷酸钙5~10 kg;进入结球期,每667 m2随水浇施尿素20 kg、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10~15 kg。
2.3.4 病虫害防治 甘蓝病害主要有黑腐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和黄条跳甲等,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主要采用适当轮作,物理防治可采用色板和性诱剂诱杀害虫等,必要时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防治甘蓝黑腐病可以用72%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倍液喷雾,交替用药,每隔5~7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3~4 次。
甘蓝枯萎病以预防为主,应实行轮作,可选用抗病品种,或用 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种子处理后播种。
防治菜青虫可用10% 氯氰菊脂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40%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氟苯脲(农梦特)乳油3 0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 倍液等喷雾,每隔10~15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2.3.5 采收 甘蓝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时即可采收,采收完毕后及时清茬。
2.4 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4.1 播种 在清茬后的甘蓝原定植孔中每667 m2穴施三元复合肥40 kg,然后直播糯玉米,每穴播2 粒。种肥应施在种子侧下方3~5 cm 处,播种后适当镇压。
2.4.2 田间管理 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后每穴保留1 株。糯玉米8~9 片叶时追施攻秆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灌水,以促进气生根生长。大喇叭口期(11~12 片叶)追施攻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硫酸钾5 kg,以促进果穗发育,增加粒数,减少秃尖,提高产量。
2.4.3 病虫害防治 糯玉米播种后至6 叶期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食叶性害虫甜菜夜蛾等为害。地下害虫咬断幼苗会造成缺苗,影响产量,因此要及时清洁田间地头,减少虫源。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1 kg 兑少量水,喷拌细土250~350 kg,将药土施于播种穴内,每667 m2用量15~20 kg。心叶期(大喇叭口期)以及授粉末期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每667 m2用50 000 IU · mg-1BT 可湿性粉剂50 g,兑水稀释成2 000 倍液浇灌心叶及花丝。
在高温、阴雨的气候条件下要特别注意预防大斑病和小斑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0 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势克)乳油2 000~3 000 倍液喷雾,间隔7~10 d(天)喷施1 次,共喷施2~3 次。采收前15 d(天)禁止使用农药。
2.4.4 适期收获 糯玉米授粉后23 d(天)左右进入乳熟期,即达到了鲜食糯玉米的最佳商品性,要及时采收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