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古诗文吟诵走进基础教育

2021-12-11裴智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2期
关键词:吟诵基础教育古诗文

摘要:“吟诵”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法,也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读书方式。当前新高考改革和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改革中,语文学科对古诗文考察力度加大,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古诗文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如果能使古诗文“吟诵”教学走进基础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古诗文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背诵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传承中华吟诵文化,保存汉族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 传统“吟诵”; 古诗文;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吟诵”是汉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读书方式,是汉诗文传统的唯一诵读方式。它起源于先秦,但经历“白话文运动”、清政府废除科举、“文化大革命”等几经中断,走到了失传的边缘。几千年来,诗人通过“吟诵”创作诗词文赋,而读者通过“吟诵”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于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吟诵是有效的古诗文教学手段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和新义务教育教材改革后下,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试卷中古诗文考察难度明显提高且分值占比加大,新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然而不管是文言文还是古诗词,学生们掌握起来都比现代文的难度要大,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古诗文在考试中不是强项。同时,当前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受各种现实条件影响,长久以来在我国的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课上长篇大论地讲解受考试“青睐”的重点字词句段,然后再将自己总结概括好的作品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直接地“傳授”给学生,学生再根据老师给的内容照本宣张、死记硬背,或者对教师所给的内容稍加理解和扩展。这种教师越过作品的直接“传授”,导致学生本人与作品之间交流甚少。机械的学习不能使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收获,反而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恐惧”古诗文学习总是在反复的乏味背诵。

古诗文教学不应该是“灌输”,而应以古诗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正确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把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而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觉走近古诗文,体会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和情感美,得到真正的收获。目前语文学科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赏析,二就是默写,古诗文的背诵对于学生们来说一直是“老大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我们可以“读”出古诗的意境和感情,那么将大大促进学生对诗文的领悟,培养学生对诗文的情感理解。而“吟诵”教学不仅会使学生真正走进诗文,与诗人一起感受每一次的心跳、心痛,更加深刻地体味诗文,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记诵。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往往比较直观,而“吟诵”是一种富有直观性和感染力的学习方式,具有丰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相对于死记硬背更为有趣,可以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在音乐旋律起伏与身体的律动中轻松记住古诗,相对于比教师苦口婆心,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持久。

“吟诵”教学是一种情景型的学习,教师少量的讲解后,带领学生按照“吟诵”规律,大声诵读作品数遍,学生通过“吟诵”中声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等更深切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古典诗词文赋中向中华儿女传达的精神传统。古代的私塾中,先生常利用“吟诵”教授学生诗文,学生们摇头晃脑地吟诵,在声音抑扬顿挫、长短高低间领略诗文的风采,学生与教师共同陶醉于诗文所营造出的境界。我们在现代的古诗文课堂中完全可以借鉴古人这种诗文诵读方式。由于古诗文与现代汉语的较大差异,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如果利用“吟诵”教学,这个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因为中国古代的诗词文赋本身就是通过“吟诵”创作出来的,学生通过“吟诵”学习诗文将直接贴近作者和作品,学生在“吟诵”前可以想象诗文营造出的画面,在“吟诵”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来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还可以创设符合作品内容的情境,营造出生动有序的古诗文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吟诵”教学将带领学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充分地感受古诗文的韵味,领略文字中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感,和古人的情感融合共振,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二)传承中华吟诵文化

当今时代我们提倡国学,从《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节目不断涌现,从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新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我们足以感受国家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吟诵”走进基础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传承中国思维和中国精神。

“吟诵”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凝聚中国智慧的汉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令人痛心的是它却在走向消亡。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负未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担,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年轻一代人,如果年轻一代能够自发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会永远延续下去。“吟诵”是中国流传千年的读书方式,如果年轻学生们可以学习“吟诵”,传承“吟诵”,那么它一定会重新焕发光彩。因此我提倡在年轻学生中推广这一传统读书方式,从小入手,加强学生对“吟诵”的亲近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还保存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珊.试论诗词吟诵与歌唱的区别[J].音乐时空,2016(003):86

[2]张珊.汉语传统“吟诵”调的音乐美学问题研究[M].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6:7.

[3]陆有富.传统“吟诵”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06(008):128-130.

[4]徐健顺.“吟诵”-中国式读书法[J].城市国学讲坛,2012(001):153.

[5]秦德祥.朗诵、“吟诵”与古典诗词歌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02):26-30.

[6]刘委.运用〈语文课程标准 〉理念指导古诗词教学[J].课改研究,2018(008):88.

[7]王 伟.论传统“吟诵”的当代价值[J].郑州师范教育,2016,005(001):79-82.

作者简介:裴智(1997),女(辽宁省丹东市),汉族,在读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吟诵基础教育古诗文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吟诵,拥抱经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韵兮境兮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