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话“长芦”》第五集长芦更迭(下)

2021-12-11河北省档案局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揽胜神州》栏目组

档案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盐商军阀纪录片

河北省档案局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揽胜神州》栏目组

编者按:历史无声,档案有痕。珍存于河北省档案馆的长芦盐务档案,记录了长芦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出口等多方面的活动。2018年,河北省档案局携手中央电视台《揽胜神州》栏目组共同推出大型八集系列节目《档案话“长芦”》。该片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和生动的故事脉络,再现了卷帙浩繁的长芦盐务档案背后隐藏的历史。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文字脚本和部分图片,看档案怎样为大家讲述一个个精彩的“长芦”故事。

专家解说:表面上,(五纲总事件)是这些旧的盐商跟政府的一个斗争,实际上是一个新和旧的经营方式、新和旧的商人和国家关系的一种博弈。所以这件事表面看可能是天津纲总受了很大的委屈,甚至死了人,是个很委屈的事情。但是从历史长河来看,这个事件不断地消减纲总的权力,对于天津的商界也好,对于天津的经济发展也好,甚至对国家的财政税收也好,应该是一个进步的事情。

纪录片解说:五纲总被捕案,证明了盐商们在军阀统治下的尴尬处境,盐商与政府一直保持着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辛亥革命后,洋人丁恩主持了中国的一系列盐政改革,全国各地取消专商、开放引岸者不在少数,专商势力受到严重冲击,长芦盐商的垄断地位已失去稳定的基础。

在河北档案馆馆藏的长芦盐务档案中,有一些档案是当时的保密文件,揭示了盐商和政府之间不为人知的真实细节。在一份民国四年中央政府财政部下发给长芦盐运使的文件中,附有一份密函(图1)。

该文件的内容是财政部饬知长芦盐运使停止所有盐商的报效,而密函中又说此项饬文应请秘密存档,不要对外宣布。财政部为何会发出如此奇怪的政令呢?

专家解说:盐商报效源自于清朝时期,当时某些大盐商为了讨好统治者,主动将自己的财产拿出一部分来,献给政府。后来掌权者觉得有利可图,这种报效形式便成为惯例延续下来。北洋政府沿袭自清朝的盐商报效,辛亥革命之后作为惯例依然存在,这对于财政捉襟见肘的北洋政府来说,自然不愿放弃这块肥肉,而对于处境艰难的盐商们来说,报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纪录片解说:报效毕竟属于陈规陋习,在稽核所会办丁恩主持的盐务改革中,报效这种不合法的规矩,自然要被革除了,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肯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915年,长芦的旧盐商已经认缴报效银二百五十

万两,而新式盐商拒绝缴纳报效银款,结果被政府找借口取消了承办长芦官运引岸的权利。财政部聚敛了巨额报效金还不愿承认,提前就准备了应付办法,发文对外宣称停止长芦盐商的报效,实际上却暗做手脚照收不误。

专家解说:清朝也是掠夺盐商,或者是想方设法来让盐商多拿出钱来给朝廷。这个时候盐商报效是所谓的主动性的,他们通过这个报效得到一些利益。可是到了民国以后这个形式有点变了,因为盐价本身是固定的,收税的数量就固定了,所以再加价就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持。可北洋时期政府很乱,所以那时候(盐)的加价实际上是依靠地方的军阀来完成的,当时地方(军阀)以很多的各种的名目向盐商要钱。比如说要缺军费了,就用一种方式发行一些债券,然后让你(盐商)买债券,后来这个钱用于军费开支了。

纪录片解说:中国自进入20世纪以来,近代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轮船运输业发展迅速,铁路铺设也发展很快。长芦盐区靠近沿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因此在清末及辛亥革命前后这一段时间,发展速度很快。

1913年时汉口很少有长芦盐面市,到1917年,长芦盐已占有70%的市场。因此,1914年之后的长芦盐务税收增长十分可观,这也就引起了军阀们的觊觎。

1917年至1920年,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公开分裂,段祺瑞政府对南方各省的武力统一遭到失败,中央集权大为削弱。1920年直皖战争后军阀混战加剧,中央政权分崩离析,各省军阀征收盐税的情况也日益猖獗。

主持人:此时的盐商阶层可以说是饱受军政势力盘剥之苦。辛亥革命之后,洋人丁恩进行了一系列盐政改革政策,长芦盐商的垄断地位已失去稳定基础,受到军界政界实力派势力的觊觎。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势力又在全国肆虐横行。各地的军政要员为谋求暴利,不仅加征各种盐税和附加税,并且千方百计地寻机盘剥盐商,甚至直接插手盐务。

纪录片解说:在河北省档案馆馆藏长芦盐务档案中,有一份记录轰动一时的“褚玉璞截提盐款案”的案卷,记载了当时直系军阀褚玉璞干涉长芦盐务,公然截留盐税的行径(图2)。

褚玉璞是北洋军阀统治后期,赫赫有名的地方实力派军阀,盘踞直隶地区两年余,期间为了扩充实力,筹措饷需,公然插手长芦盐务,截留盐款。

长芦盐区是中国七大海盐产区之一,也是民国时期的十大盐场之一,长芦盐税因之成为北洋各系军阀觊觎的一块肥肉。

专家解说:褚玉璞截留盐款这件事是一件历史事件,实际上这件事只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块,(这类情况)以前一直有过。特别是在袁世凯死了以后,军阀互相纵横捭阖,互相混战,都缺军费。很多军阀都打过长芦盐的主意,像孙传芳、吴佩孚他们也都打过盐税的主意。

纪录片解说:1926年3月以后,北方诸省陷入奉直军阀割据的局面。时任直鲁联军前敌总指挥的褚玉璞出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直隶省长,开始了对直隶地区两年多的统治。在此期间,褚玉璞为了筹措军饷政费,对长芦盐务横加干涉,甚而公然截留中央盐款。

专家解说:褚玉璞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获取长芦盐税更多的权益。通过与稽核所等各种势力的复杂交涉,褚玉璞企图截留长芦盐税的目的虽然没能完全达到,但是,他在长芦盐税上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保障这种权力的“优先权”。据统计,自 1926年7月起到1928年 5月止,直隶当局“奉准截留”的盐税当在七百万元左右。

纪录片解说:在河北省档案馆藏的长芦盐务档案显示,褚玉璞督直期间明目张胆地截留长芦盐税的行径共有三次(图3)。

第一次长芦盐税风波发生在1926年 5月 20日至 6 月底 7月初。时任直隶保安总司令的褚玉璞,指使长芦盐运使宣布设立盐税保管所,长芦盐税之征收、存储及提用之权,将完全转由直隶军政当局把控,此举引起了盐务稽核总所和与盐税有关各债权国的极大恐慌,后在洋人干涉下达成妥协,长芦盐税保管所随即取消,稽核总所每月由长芦盐款项下,拨付直隶省协款洋三十万元,第一次长芦盐税风波遂暂时得以平息(图4)。

专家解说:褚玉璞(截留盐款)这个事,他一共连续三年三次勒索,中间有妥协,一开始盐余的10%给他,后来第二年又多要,第三年又多要,大概前后得有七八百万,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因为1928年,整个这些军阀完全都混乱了,这事就过去了。这事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政局混乱的情况下,对盐商经济上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纪录片解说:褚玉璞截留长芦盐税的行径给北洋政府的財政、外交带来了严重困难和危机,加速了其破产。长芦盐税成为财源日益枯竭的北洋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而对于长芦盐商来说,长芦盐务被接踵而来的各方势力频频插手,盐税被各方觊觎,盐商也成为众人眼中的肥肉,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

主持人:民国时期的长芦盐务,受到政局变化的各种冲击和影响,更是受着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榨,长芦盐务就是在这样的夹缝当中,艰难地生存着。艰难起步的盐务近代化,屡次被军阀割据混战打乱脚步,但盐务改革与盐业生产依然在艰难中行进。

透过长芦档案,我们还原了一段长芦盐商的艰难历史,这段历史告知我们,和平稳定的国家环境,才是长芦盐业持续发展最可靠的保障。然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恰恰经历了最动荡最不安的战争年代。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整个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而这段时期的长芦盐务又经历了什么呢?请看《档案话长芦》第六集《长芦劫难》。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盐商军阀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癫狂”与“无奈”
盐商文化群景区——财富扬州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
专治出墙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