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也懂数学?
2021-12-11河未
河未
世界上已确定的蝉类共有2000余种,这主要是根据蝉的外观、形态以及生活范围等地来划分的。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划分蝉类的方式,那就是出现时间。
所谓的出现时间,就是指蝉类在地下的蛰伏时间不同,那么破土而出的时间也将有所区别。例如,分布在我国的蝉类,其成熟时间多为4年,那么在2021年夏天,我们看到的蝉就是2017年产下的蝉卵孵化的成虫。
这也是大多数蝉类的出现规律。但在北美,却生活着一类截然不同的蝉种群体,因为其出现的规律具有“精准而严苛”的周期性,所以人类特意为其划分了一个大类:蝉科周期蝉属,简称“周期蝉”。
周期蝉共有7种,其中有3种为“17年蝉”,4种为“13年蝉”,它们几乎只生活在北美的中、东部地区。之所以被称为“周期蝉”,是因为它们并不像前面所讲的大多类蝉一样,每个夏天都能见到——相反,它们的出现逻辑,其实遵循着一种严密的数学上的周期性,即13年或者17年为一个轮回。也就是说,如果周期蝉在某一年的夏天大规模地集中出现,那么接下来,这类蝉将销声匿迹,直到13年或17年后才能再次见到它们的身影。
这种北美特有的周期蝉现象,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兴趣,在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和研究后,虽然至今没有得出完善的理论,但从两个方面找到了原因。
第一是气候环境论。这种观点认为,周期蝉的机制与第四纪冰河时期有关,该冰河时期起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在冰河期间,许多物种由于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而被淘汰,根据考察研究,北美周期蝉的祖先为了躲避寒冷,而长时间蛰伏在地下,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来到地面被冻死的概率。
可以想象的是,关于蛰伏的时间选择,肯定也是经历了自然的筛选和淘汰——譬如,蛰伏时间太短的蝉群有可能被冻死;蛰伏的时间太长,也有可能在地下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被饿死。总之,周期蝉的发展确实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同时是它们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为什么是13年或17年?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观点:躲避天敌论。该观点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蝉作为自然食物链中的底端,是许多天敌口中的绝佳美味(尤其是鸟类),每逢蝉的大规模出土,都是这些天敌们大快朵颐的时间。更糟糕的是,天敌一旦拥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就能更大规模地繁衍,长此以往,直接威胁到蝉的生存。
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期蝉巧妙地选择了13年和17年这两个周期。从数学角度来说,13和17这两个数字都属于质数,即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们本身,都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也就是说,除非蝉每年都繁殖和出土一代,或者天敌们也正好拥有13年或者17年的繁殖周期,否则就不会大规模地撞上。
在以蝉为食的主要生物中,蜥蜴、鸟类的繁殖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在理論上,需要每26年或34年才会遇到繁殖期重叠;而遭受多年“饥饿”后,这些天敌因为缺乏食物,种群数量都早已下降,面对大量出现的周期蝉,纵然敞开肚子吃,也无法对其数量造成太大影响。
至于为何不选择更小或者更大的质数,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气候环境论可以解释之外,还因为数字和年份越小,则越容易与天敌的繁殖期遇上,而反之越大,则可能越逼近蝉的理论寿命极限——毕竟,昆虫的寿命可都不长。
得到这样的研究结果后,许多专家纷纷惊呼:这种蝉居然懂数学!更令人惊叹的是,作为食物链的底端,周期蝉却可以通过群体行为,达到控制天敌数量的结果,并最终形成一种动态的物种间平衡——或许这也是大自然和生物界的神奇之处。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2021年第13期,刘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