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大千世界一汪清泉
2021-12-11格林
格林
今年,许嵩的歌迷们很幸福。以往总是静似“神隐”般的他,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先是5月推出新专辑《呼吸之野》,接着7月登上《bilibili夏日毕业歌会》,以一曲《有何不可》掀起一波90后青春回忆热潮;8月以来,不怎么上综艺的他,竟然现身B站原创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担任音乐导师。节目中,35岁的许嵩高瘦白皙,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话很少,但一开口,便妙语如珠。比如,他点评某歌手的嗓音“像珍珠滑过绸缎,既丝滑又有颗粒质感”,赞赏某歌手写的词“有诗性的表达、词语的重构和对语法的破坏,而那正是有魅力的部分”……一时间,大家把“音乐诗人”“文化绿洲”刷得快要飙出屏幕。
他25岁写的《千百度》,甚至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关外野店,烟火绝,客怎眠,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歌词脱胎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又多了细腻的描写和江湖气息,有些清怨,有些悠远。
在被粉丝问到会不会期待爱情时,他妙答:“爱情常常是不期而遇的。但是请注意,我这么用是偷换了词义,不期而遇的‘期不是‘期待,是‘约定时间。出自《春秋谷梁传》。”
这哪是明星专访,简直是一堂语文课。
许嵩自小安静,当别的男孩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时,他偏爱在诗词歌赋中悠游自在。如果没有做音乐,或许他会成为一位优秀作家,毕竟,他高二时随手写下的《把伤痕当酒窝》,就入选了当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难得的是,许嵩16岁便获得“讯飞杯全国中学生网页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高考考的是安徽医科大学,念卫生管理专业。
许嵩前20年的人生,像一座小径交叉的花园,最终,所有岔路通往一个终点:音乐。厚积的文学功底、写作养成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娴熟的电脑水平,都成为日后音乐创作的助力。
大学里,许嵩并不曾荒废学业,只是那段重复背病理、做实验的时光,让他逐渐认识到,真正能给自己带来力量的,并不是医学。课余,他重新拾起8岁便开始学习、高中因为课业重而搁置的钢琴,自学音乐制作软件,开始创作歌曲。
录音的话筒是十几块钱买的,编曲时音色多加载一些,电脑就会死机;一些音频设备的教材是全英文的,很多术语不懂,他就四处查阅资料、发帖提问。直到现在,还有人向他咨询混音技巧,此中门道极为复杂琐碎,“细聊的话80个小时也聊不完”,而当年他都是靠自学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2006年,念大二的许嵩开始用网名“Vae”在网络上传歌曲,3年后,他推出第一张专辑《自定义》,从作词、作曲,到制作、发行,均独立完成,没有任何包装和宣传,却一举闯入QQ音乐2009年度内地十大专辑榜。“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件事,许嵩23岁便做到了。
对于喜欢、认定的事,他极少顾盼纠结。“弃医从乐”看似是个艰难的决定,在他却顺理成章。身边同学忙着求职、步入社会时,他则气定神闲,每天创作、读书、跑步锻炼,很快推出第二张全创作专辑《寻雾启示》。
从此,他的歌声牢牢占据了90后的MP3、QQ空间、歌词本和同学录,成为永难磨灭的“青春地标”。
2011年,许嵩签约唱片公司,发行《苏格拉没有底》。他没有变得更像“艺人”,还是像大学生,书卷气极浓。他在自我的世界里沉浸却不沉迷,对周遭的世界敏感却不融入,这让他成为出色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并把一切所感所得写进歌里。
有人以为许嵩只会唱恋爱小情绪,因为他们没听过他描述叙利亚战争的《大千世界》、批判“酒桌文化”的《敬酒不吃》、表现外卖小哥辛酸的《假摔》,这些作品关怀社会、言之有物;对世界,他不止有温柔深情的一面,也会化身“许怼怼”,生猛的歌词,犀利的讽刺,尽显少年不羁。
在创作上,他从不迎合粉丝,只是专注于表达,永远“呼吸于野,袒露真心”。也正因如此,不少早期的粉丝说“许嵩变了,听不懂了”,他也不会出面解释,他相信作品就是答案,懂的自然会懂;他也不在乎“掉粉”,时间过滤掉听不懂他音乐的人,留下的全是知音。
内心有海的人,从不追赶潮流。这些年来,许嵩不营销不炒作,“隐居山水之间,誓与浮名散”,有朋友劝他“融入娱乐圈娱乐一下,纯粹做音乐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他的新作问世每每登上热搜、演唱会门票往往10秒售罄、B站毕业歌会一呼百应的事实证明,“光是埋头做音乐,一样很有出路”。
真正在用心创作的人,不曝光,自难忘。
出道15年,许嵩以每1?2年1张专辑的速度,推出8张词曲全创作专辑。第7张和第8张专辑之间隔了3年,还是因为疫情。
他是拥有内在时钟的人,不急不缓,也步履不停。8张专辑,100多首歌,看似不多,但每首歌的背后都是无数时间的堆积。他连春节都在录音室里做音乐,“过年不过年的(无所谓),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一种幸福或者安宁,不要那么在意形式层面的东西。”
曾经无数人惋惜许嵩“挤不进”娱乐圈,他挥袖一笑,“不如吃茶去”;而当粉丝以“绝缘综艺”为他贴上“高洁隐士”标签时,他却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我的音乐你听吗》的舞台……无他,他只是随心而为,不给自己设限,也拒绝被定义。
从第1张专辑《自定义》,到第8张专辑《呼吸之野》,他变了很多,又似乎一点没变。
始终是大千世界一汪清泉。
Q&A
《青年文摘》:面对最近的“翻红”,你感想如何?
许嵩:对网络不太关注,所以没怎么感受到。手机里的“屏幕使用时间”功能我很关注,如果没有必要看手机就尽量少看,保护视力,保护大脑——习惯于碎片化的信息,会让我的专注力下降——仅仅是对于我而言。
《青年文摘》:如果非要用一个标签,以便于快速认知,你希望怎样形容你?
许嵩:我可能并不需要一个标签来让别人快速认知,一来认不认识我的音乐我毫不在意,随缘即可;二来好的创作势必是丰富、多层次、难以一言以蔽之的,任何总结与自我总结都会引发新的片面性。
《青年文摘》:新专辑中《万古》这首歌,以独白方式描述了两只虾短暂的生命史,独特而动人。平時你是如何体察万物的呢?
许嵩:深深地进入当下时刻,去体会自身的存在,体会其他生命的存在,体会生活的丰富性和无常性。常常中止不必要的思绪,就可能与灵感顺利接驳。但这不会是常态,我们难免会被世事颠簸,被俗务缠扰,我们需要一些方法去修习内心的平静。
《青年文摘》:你的人生看起来从容顺遂,拥有令人艳羡的成就和自由——想过上这样的人生,关键点是什么?
许嵩:也谈不上什么成就,只是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可能是行动大多数时候很及时?我很少在一个事情上纠结拖延,决定要去尝试或者挑战的事就立刻着手去做,决定做新专辑或新演唱会我就会做好规划和方案,具体到每一日去落实执行,我有比较强的自我驱动力。
《青年文摘》:有没有遗憾和后悔的事?
许嵩:我可以有遗憾,但不会后悔,所有的事都有它发生的意义。
《青年文摘》:有哪些关于阅读、写作的建议?
许嵩:阅读和写作有紧密关联,但读书的多寡和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呈正相关。就像一个饱览群片的导演不一定能拍好电影,游走四方的食客不一定会做好菜。好的文学写作更多是心神的凝练,是艺和术的汇合。我的小小建议是学生朋友们在阅读时要走心(娱乐和时尚读物除外),带着充沛的思考力去阅读,喜欢的文章要读透,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是它的遣词造句、行文逻辑还是个人观点吸引了自己?多去玩味,就会有收获。如果只是一页页翻过去,看过很容易就忘了。
《青年文摘》:还想对读者朋友说点什么吗?
许嵩:多看书,多感受,多运动锻炼;少熬夜,少纠结,少要求别人。
(本刊专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