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盲盒里的人
2021-12-11杨杰
杨杰
盲盒,一种花了钱却不知道自己买了啥的商品,正在成为新的财富密码。“交友盲盒”,只要1 元,就能抽走或留下联系方式,“红娘”空手套白狼。没人买的针头线脑,只要塞进花花绿绿的不透明盒子里,就能贩卖一种“惊喜感”。酒店空置多浪费,搞盲盒!图书滞销真愁人,搞盲盒!盲盒已成为清库存利器。某公司在清明假期的机票盲盒活动,吸引了2000 万人参加,人们花费不到百元,看看运气能带自己飞向哪个城市。
日本有类似的盲盒,叫福袋,百货公司年末将不太畅销的产品塞进红色袋子里,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这无可厚非,只是如今商家的想象力实在丰富,万物皆可盲盒。
玩具盲盒、文具盲盒只是基本款;考古盲盒,浇点水才能“挖”出里面的摆件;快递盲盒,号称是无人认领的快递,但据说拆开多是不值钱的零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雞人盲盒”,只需0.1 元,随机收到考研名师的“鸡人”礼包,有视频音频壁纸让学子如雷贯耳,砥砺前行。
有人说盲盒证明了1938 年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实验:把小鼠放在盒子里,它按下按钮就有食物,于是小鼠学会了不停按钮——像人们疯狂复购盲盒的样子。还有人说盲盒的流行说明这一届年轻人“好赌”,十分享受“拆盒”时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那一刻的快感,实际上就是抽卡的耍猴游戏。
盲盒专治选择困难症。南京玄武区的一家菜市场里,90 后摊主推出蔬菜盲盒,“我做这个菜场盲盒,就是想要解决大家每天不知道吃什么的问题!”为解决这个世纪难题,有人写过书,翻到哪页就按哪页吃;有人写过程序,随机抽三次,三次都不满意,会跳出一句“这么作,要不别吃了吧”;最新的解决方式是完全交给商家,替用户做选择。
在某旅游平台,今年“盲盒”的搜索量暴增40 倍,其CEO 说,为解决用户黄金周出行的选择困难症,公司推出旅行盲盒,为用户出游提供灵感。说白了,盲盒解决了去哪玩的头疼问题。
都说这是信息过载的时代,选择如万花筒,需要有人帮你筛选信息,替你做出选择。于是算法推荐的信息和短视频越来越吸引人,带货主播帮你在众多品类中挑出关键信息输入你的大脑,购物节也想“抄别人作业”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啥。
选择多如牛毛,压力重于泰山。迷茫是年轻人永恒的话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温温吞吞、犹犹豫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要么都很喜欢,要么总想挑到最合适的那个,纠结来纠结去,不如两眼一抹黑,随机分配一个结果。盲盒拆开什么就是什么,减少决策的时间,而且全凭运气,不用为结果负责。等着别人做决定,总好过自己决定再后悔。
况且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被动接受。从兴趣爱好到大学专业,家长一路指点江山。没有独立决策的训练,选择困难症几乎成为时代通病。
但我们真想要别人硬塞给自己的结果,而让渡选择的自由吗?无论是算法推荐还是主播带货,你看到的只是别人选择展示给你的。无论哪一种盲盒,里面放什么商家说了算。听从别人一路指引看上去舒服,实际却像箱子里不停按钮的小白鼠。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巴比伦彩票》,巴比伦人有参与抽签的自由,彩票公司有设计规则的权利。当人们被轻易操控时,还以为只是运气不好。
(摘自2021 年10 月20 日《中国青年报》,萝卜叶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