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振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2021-12-11邸利会

青年文摘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杨振宁

邸利会

2021年,距杨振宁先生出国时的1945年已过去了76年,距他2003年“归根”也过去了18年,一晃眼,他已经99岁了。“过九不过十”,因此,今年杨振宁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华诞”。

在9月22日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庆贺杨先生百岁华诞”研讨会上,他说,1971年,他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好友邓稼先给他写了一封信,末尾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今天,他可以自信地对稼先回应道:“我是后50年合了你‘共同途的途,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的物理学家,经历了“二战”,经历了“冷战”,经历了中国的封闭、之后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经历了中国对科学的重新提倡和新世纪的飞速发展。一百年来,不变的是他对科学的热爱、追求、提倡,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战火下的热情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在杨振宁还不到一周岁时,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从教的父亲杨武之远赴重洋,继续深造。这一去就是五年。

当父亲从大洋彼岸拿了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返回故土,已经六岁的杨振宁几乎不认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好在在此期间,母亲用她有限的知识教他读书识字,他四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

杨父回国一年后被聘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一家人移居到了清华园。彼时,校园外的中国纷乱动荡,可校园内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他在这里度过了八年的美好时光。

作为数学教授的父亲很早就觉察到,少年的杨振宁具有数理的天赋,他说,“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以伯瑰”。虽然如此,父亲并没有提前教授他高级的数理知识,反而是注意其人格的均衡发展,比如,家里特意聘请老师教他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目《孟子》,他最终熟悉到可以从头到尾背诵。

但这样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最终被日本的侵华战争打破。随着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中国顶尖的大学南迁昆明,杨振宁也最终入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学业。

西南联大教室和图书馆的窗户没有玻璃,风大时如果不加保护极容易被吹走。为躲避日军的轰炸,他们还要经常跑到乡下避难。幸运的是,当时的教授很多是早年留学归来的博士,虽然自身的科学研究几乎难以开展,但他们志在将现代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人。

对杨振宁影响最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吴大猷,他是密歇根大学的博士,研究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指导了杨振宁的学士毕业论文。另一位是王竹溪,研究统计物理的、剑桥大学的博士。之后,杨振宁也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研究。

作为数学家的父亲也影响了杨振宁对数学的兴趣。他拿出自己在芝加哥大学老师的书《近世代数理论》给杨振宁看,因此杨振宁很小就学到了群论。杨振宁曾说,受父亲影响,他对数学较为欣赏,而不全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他 “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赞美数学家的优美和力量,而且堪称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的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此时的杨振宁,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品味和风格。

尽管条件艰难,杨振宁和同侪学习科学的热情却十分高涨。他和黄昆、张守廉在茶馆中大声地辩论着天底下的学问和趣事,其中包括新近蓬勃发展的量子力学。这样的辩论经常持续到晚上,三人久久不肯睡去,为了明白海森堡的 “测不准原理” 是怎么回事,还要秉烛夜战。

从1938年到1944年,7年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活,為杨振宁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科学基础。一颗科学界的新星正冉冉升起,准备登上世界科学的舞台。

站在世界之巅

顺利通过留美考试之后,1945年11月,杨振宁来到了美国纽约。

起初,杨振宁想跟随物理学家费米做研究,并且是实验工作。但在辗转了多个实验室以后,事实证明,他根本不擅长做实验,甚至有些笨拙。当时流传一个笑话,说哪里有爆炸声,哪里就有杨振宁。

最初研究的不顺,让本来意气风发的杨振宁对科研和人生产生了幻灭感。后来,在物理学家泰勒的建议下,他决定改做理论物理。

于他,这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转变。1948年6月,杨振宁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在当年的秋天被聘为讲师,物理事业渐入佳境。

1949年,杨振宁来到普林斯顿大学。1930年成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以纯粹而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很多科学大师如爱因斯坦、冯· 诺伊曼都定居于此。杨振宁在这里工作了17年,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多产、最为辉煌的时段,其中的巅峰时刻就是与李政道合作的 “宇称不守恒”,因为其颠覆性和很快被实验证实,在做出发现的次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李政道是晚一年到的芝加哥大学,并最终在费米指导下于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杨、李长达16年的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为许多人所羡慕。

美国的原子弹之父、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曾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两个人走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上。也有物理学家描述,两人在讨论的时候,经常是完全用中文,偶然夹杂着英文单词。他们讨论往往很激烈,很大声,经常展开计算竞赛,且有着极大的乐趣,“由于两人都是极端敏锐快捷的思考者,因此观看或者聆听他们的工作进展,是既兴奋又令人疲惫的体验”。

1957年1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鲜花拥簇。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年轻人——杨振宁和李政道,一位35岁,一位31岁。在一众老人的环绕下,这两张年轻的亚洲面孔格外引人注目。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很多人是在垂暮之年才等来喜讯。可杨、李是在他们做出突破性的发现之后一年即被授奖,这固然是因为次年吴健雄等人的实验及时验证了他们的想法,但也说明他们这一突破背后的非凡意义——用奥本海默的话说,“他们的发现,为困在黑暗的屋子里面的高能物理学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杨振宁做的所有物理学工作中,最值得推崇的除了“宇称不守恒”,还有另外一项也许更重要的工作——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这个理论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物理学的发展,乃至于其后的电弱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都建构在其上,催生了好几个诺贝尔奖。

故土情深

1957年杨振宁写信告诉远在上海的父亲,自己在夏天的时候会去瑞士日内瓦,希望可以得见。从杨振宁赴美留学算起,父子二人应该12年没见了。

在屈指可数的几次见面中,父亲总劝他,不要忘记祖国,不要忘记双亲。杨武之说,今天中国很多东西都可以造了,以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造飞机、汽车;以前水灾、旱灾动辄死几百万人,今天没有了;以前到处是文盲,今天城市里所有小孩都能上小学……

时局的变化、父母亲的劝导、内心的羁绊,最终让杨振宁回到了故土。

那是在1971年的夏天,中美关系刚刚解冻,杨振宁第一次回到了大陆。1972年,他第二次回国,到了很多地方参观。杨振宁回到美国后,多次发表演讲,揄扬祖国,自然遭到一些人反对,他还收到过恐吓电话;由于多次拒绝台湾邀请,他被美国当时亲台湾报纸称为 “杨匪”。

事实上,杨振宁一直在美国为中国默默地做着贡献。

1978年3月,在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倡议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专门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发起“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2000多万港币,资助国内研究项目数百个,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者。

1984年到1986年,杨振宁先后发起成立“亿利達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身数学奖”,主要针对国内优秀学子予以奖励。

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时,还顺手“拐带”了姚期智院士一起回国,姚期智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现在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教授,清华“姚班”创立者。中科院院士周光召曾说过:“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说:“杨振宁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没有他,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2015年2月,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并于4月1日成为中国公民。同年,他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晚年又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说:“我想我的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都在争论一个议题——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更深一层的暗示是,中国人是不是不适合做科学?对此杨振宁用事实做出了最有力的回答。诚如诺奖得主丁肇中所言,中国人在国际科学上有建立不朽之功勋者,乃自杨振宁始。

(摘自“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ID:The-Intellectual,视觉中国图)

猜你喜欢

杨振宁
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杨振宁:苍老灵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关注杨振宁的八卦,不如关注他的家教
杨振宁:盛名之下
重返国籍
杨振宁的放弃
迷恋游戏的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