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飞机升力”内容的透视与重构
2021-12-10任少铎
摘 要: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对“飞机升力”原理的讲解采取模糊化策略,导致学生对飞机升力原理理解得不够深刻.本文通过深度分析飞机升力理论,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重构,“深入浅出”地呈现飞机升力理论,以促进学生对飞机升力理论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飞机升力;重构;连续性原理;挤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2-0049-04
作者简介:任少铎(1990-),男,湖北襄阳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飞机升力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各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对飞机升力的讲解,均采取模糊化策略,由于缺乏对相关理论的透彻分析,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浅尝辄止、点到即可,这就导致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不少与教科书理论相矛盾的现象,也经常被选择性忽视,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有必要对飞机升力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浅出”地讲解,以促进学生对飞机升力的深度理解.
1 现行教科书飞机升力内容的透视
各版本教科书中对于飞机升力的讲解大同小异,以人教版[1]为例,其具体内容为“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机翼上方气流速度比较大,压强较小;下表面速度小压强较大,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就是飞机升力的原因”.
为什么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一般认为,这是建立在机翼前缘被分开的空气要同时到达后缘(课本插图中气流箭头也确实如此)这一假设成立的基础上.然而,这种解释既不明确也不严谨,导致学生在当前教学中存在不少困惑.
1.1 气流为什么要同时到达后缘的解释缺乏严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无法解释气流为什么要同时到达机翼后缘,这是症结所在.不少教师自己也不是很理解,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机翼升力.
一些教师采用相对性原理解释“气流同时到达后缘”,即:机翼穿过静止的空气,空气会被机翼分开然后再汇合(仍然在被分开的位置汇合),转换参考系,认为机翼不动,空气流过机翼,如此,在机翼前缘被分开的气流便会同时到达后缘[2],如图1所示.
“空气只是被机翼分开再汇合”这一观点,忽略空气的粘性(初中阶段可以简单认为是摩擦力),学生对空气的粘性深有体会,他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汽车快速穿过静止的空气后,会带动灰尘前进一段(如图2所示),说明空气不只是“被分开再汇合”,而是被汽车“拖动”了,而且这个“拖动”效应相当明显.因此,飞机飞行时机翼不仅仅只是分开空气,还会“拖动”空气,由于机翼上下形状不对称,拖动效应是否相同?若根据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学生有可能会认为“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表面对气流的拖动效果大于下表面,那么气流就不会在机翼后缘汇合”.
为了迎合教材理论,一些教师会利用简单的实验证明气流同时到达机翼后缘.例如,有教师用吹风机吹灭蜡烛的同时证明气流同时达到后缘,即:将机翼模型立放在桌子上(机翼模型的横切面与桌面垂直),在机翼模型后缘的两侧分别放两个蜡烛(图3为俯视图),打开吹风机,对着机翼模型的前缘吹风,发现两个蜡烛被同时吹灭,以此说明气流同时到达后缘.
但这种用蜡烛证明气流同时到达后缘的做法缺点明显:一方面这只是验证,仍缺乏对具体原因的解释,学生还是得靠机械记忆学习;另一方面这种操作的影响因素众多,误差较大,严谨性不足,很难让广大师生信服.
1.2 无法解释飞机倒飞现象
按照教科书的理论,“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机翼上方气流速度比较大”,那么飞机只要上下颠倒,飞行时就会产生向下的压力差,飞机将会在重力和向下压力差共同的作用下急速下降.然而现实中,战斗机既可以正常飞行,也可以上下颠倒着稳定飞行(机翼形状未变),如图4所示,根据教科书的理论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对于飞机可以倒飞,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采用“反作用力”向学生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倒飞时机翼前缘向上倾斜,使得机翼像风筝一样,受到空气的反作用力,于是产生升力(如图5所示).这是对飞机升力的误解,按照这个理论,机翼的升力就不是来源于“伯努利原理”,而是来源于“反作用力”.如果这种理论适用于飞行,那么为什么飞机正常飞行时不利用反作用力?显然这种理论是为了应付学生而毫无根据的随意发挥.
1.3 类似现象解释牵强
图6中的犬鼠通风系统,当风贴着地面吹过时,右边洞口的空气流速更大,压强更小,于是犬鼠的“地宫”内就有了阵阵微风.然而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他们会认为右边洞口空气由于受到阻碍,气流速度会变小.
对此,传统教学逻辑通常将学生“强行”引导到飞机升力理论上,即:右边洞口由于有凸起结构,类似机翼上表面,因此流速更大.而对于学生的内在想法(阻碍流速变小)则采取选择性忽略,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对此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以记忆为主的浅层学习上.
2 对飞机升力理论和传统教学逻辑的深度剖析
2.1 对飞机升力理论的深度分析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飞机的设计通常是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行模拟,以及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风洞实验.CFD模拟获得的结果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能够预测机翼表面压力的分布,并给出气流形态和定量的结果,最终利用风洞实验可进一步明确具体数值[3].当今,这些技术已经成为飞机设计领域的基础.然而,这些技术仍没有对机翼升力做出物理的、定性的解释,这就导致了当前关于机翼升力的定性解释众说纷纭,但没有一种理论是绝对完善的.
对于低速飞行的升力,几乎所有的空气动力学教材均采用连续性原理定性地解释.连续性原理是空气动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其表明:对于不可压缩的流体,在同一流管内流速和它流经的截面积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vA = 常数,v为流速,A为流经的截面积.即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小,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大[4],图7中,截面2的面积小于截面1,可得v1 低速飞行指的是马赫数(该点速度与当地声速之比)小于0.3的飞行[5].此时,可认为空气不可压缩(连续性原理适用),在飞行中,机翼上下表面气体流速不同,是翼型和迎角(翼弦与相对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8所示)共同作用的结果[6]. 飞机在低速飞行中,由于受机翼迎角和翼型的影响,流过机翼上表面的气体流管面积减小(如图9所示),所以流速增大;机翼下表面气体的流管面积增大,流速变小.由于流速和压强的关系,飞机便可以获得一个向上的升力[7].在飞行中,机翼的形状一般保持不变,升力系数的变化就几乎由迎角的大小来确定,正常飞行中,经常使用的是正迎角. 对于速度更高的飞行,空气的可压缩性不可忽略,升力理论也更加复杂.亚音速飞行要用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对升力系数进行修正[8],而跨音速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会在机翼周围产生膨胀波或激波,需要根据“线化近似理论”计算升力[9].这些已经远远超出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 2.2 对传统教学逻辑的深度分析 传统教学逻辑的“空气只是被机翼分开再汇合”观点,显然是没有考虑空气的粘性(摩擦力).事实上,由于空气具有粘性,在机翼前缘(A处)被机翼分开的气流,通过机翼后并不一定会在机翼后缘(B点)汇合.在真实的飞行中,启动时后驻点(上下两股气流汇合的点)并不在机翼后缘,而是在O1(如图10所示),流体由下翼面绕过后缘后会沿上翼面流向后驻点O1,这个过程会形成启动涡[8].只有在飞机匀速直线飞行时,机翼前缘被分开的气流,才会在机翼后缘汇合(这个原因已经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 因此,对于“气流同时到达后缘”这一观点,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不符合事实,所以初中阶段教师用“气流同时到达后缘”观点解释飞机升力并不合理. 用“反作用力”解释飞机倒飞现象更是想当然的随意编造,事实上,即使在倒飞的时候,机翼的升力的来源更多仍是上表面(背朝地面的那面)的吸力(因为上表面气流速度更大),而不是下表面的空气“反作用力”. 因此,教师用“反作用力”解释飞机倒飞,既无法自洽,也不符合事实,所以初中階段用“反作用力”解释飞机倒飞并不合理. 3 飞机升力内容的重构 3.1 基于生活现象提炼出“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 在生活中,学生对“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现象深有体会,因此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便可自主提炼出此观点.教师向学生展示用橡皮管接在水龙头上洗车或洗地板的图片(如图11所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力挤压橡皮管的出口”;接着展示河道变窄的河流图片(如图12所示),让学生思考“水流在哪里速度比较大,原因又是什么”.这些实际上都是“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例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此本就有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便可自主得出:对于不可压缩的流体,在被“挤压”的地方速度会变大(简称为“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 在提炼出“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观点后,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相关现象进一步强化此观点.向学生演示如图13所示的实验,让学生思考“ABC三点哪里流速最大”,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强化“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这一知识点.教师向学生展示奥林匹克号船撞船沉没的视频资料,展示如图14所示的原理图,让学生思考“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水流速为什么更大”,通过这个例子进一步强化“液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观点. 通过生活现象和演示实验,学生对“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具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就为用其解释飞机升力打下基础. 3.2 用“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解释飞机升力 要让初中阶段学生明白飞机升力,自然不可系统地讲解空气动力学,而是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化、形象化处理.由于飞机升力理论极其复杂,在普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的当今,若一定要给学生定性分析,则简单分析低速飞行的原理(速度更大的飞行,空气的特性变化程度已经超出学生的体验和认知)即可. 用“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解释飞机升力就非常容易,即:如图15所示,机翼上表面更凸,导致机翼上表面空气被挤压,根据“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机翼上表面的空气“被挤压速度变大”,机翼下表面空气由于未被挤压而流速较小,由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飞机就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如果机翼的前缘再稍微上仰,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就会被挤压得更“厉害”,流速也就会更大,升力也就会更大. 由于气流无法看到,教师可以用U形管直观比较机翼模型上下表面的气压,如图16所示,将U形管的两个管子分别通过两个橡皮管延伸到机翼的上下表面附近,当打开吹风机对着机翼模型水平吹气时,通过U形管可以直观看出机翼上表面的气压更小. 教师可以给学生科普:实际上飞机的升力非常复杂,这种理论仅仅只是低速飞行时升力来源的简化理论,高速飞行时的升力来源更加复杂;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也只是简化模型,真实的机翼远比这复杂.这样不仅彰显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也激发学生兴趣,以便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搜索资料学习. 毫无疑问,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用 “流体被挤压流速变大”的观点更符合学生认知,也更能够合理地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3.3 将飞机升力原理与类似现象深度融合 “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不仅可以解释飞机升力,还可以很好地解释其它很多现象,从而实现飞机升力原理与类似现象的深度融合.
图6中的犬鼠通风系统,用“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观点便迎刃而解,即:左边洞口没有凸起结构,空气正常流动;但右边洞口有凸起结构,空气被挤压流速变大,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洞中就会有自左向右的气流.同时,“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观点还可以轻松破除学生的“右边洞口有阻碍所以空气流速变小”这一错误前概念.
对于飞机倒飞现象,用“挤压”的观点也可以轻松解释.战斗机在机翼几何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上下颠倒着水平飞行,是因为飞行员将机翼前缘向上抬起一些(机头上仰),仍然可以使机翼上表面气体“被挤压得更厉害”而流速更大,从而形成上下表面压强差,飞机仍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初中阶段,教师可以不介绍“迎角”等专业术语,但可以用机头上仰等词语简单形象地介绍,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又不失严谨.
4 总结与思考
重构后的教学逻辑,彻底抛弃既不严谨又无法解释的“同时到达”理论,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流体被挤压速度变大”的观点,用其直观地解释飞机升力和其它一系列的现象,将飞机升力的原理科学化、简单化、直观化,并将原本看起来不相干的一系列现象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師先深入系统地弄明白相关理论和现象,并用简单浅显易懂的观点表述,“深入浅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没有“深入”的分析,就谈不上“浅出”,只有“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明白知识和现象的本质,真正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邢红军,童大振,关艳丽.“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高端备课——飞机升力的新探讨[J].课程教学研究,2019(02):88-91.
[3]彭鑫.遗传算法在机翼气动布局优化中的技术研究[D].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2.
[4]杨华保.飞机原理与构造[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5]王保国,刘淑艳,刘艳明.空气动力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6]邢琳琳.飞行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6.
[7]王秉良,鲁嘉华,匡江红.飞机空气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隆志芳.卡门-钱学森方法在亚音速有环量流动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56(00):47-79.
[9]徐敏.空气与气体动力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10]陆志良.空气动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