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2021-12-10赵蔚芹邱蓉

职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思政课工匠精神

赵蔚芹 邱蓉

摘 要:中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当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本文针对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与工匠精神培育关联不紧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过程 工匠精神

课 题:本论文为2021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黄炎培职教思想视域下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課题立项编号:ZJCV2021A46。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在这一背景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持续性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具有重大意义。中职思政课作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内涵与工匠精神培育一脉相承。

一、提出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的背景

(一)思政课已成为中职教学的重要部分

思政课的设置是社会主义办学的重要体现。为实现制造强国、人才强国目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在职业教育新发展阶段,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中职院校要开足、开齐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同时根据产业需要和行业特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制造强国贡献力量。为了搞好思政教育,中职院校纷纷将思政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载体,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二)思政课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一致

中职院校的思政课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传递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阵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要传承发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不断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崇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职院校所培养的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

(三)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新时代的思政课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价值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能号召中职学生与时代同行,铸就理想信念,更能帮助他们提升思想境界,塑造精神品质,促使他们自觉地将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成为有担当的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中坚。

二、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的现状

(一)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与工匠精神培育关联不紧密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均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工匠精神培育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

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多中职院校的思政课仍以通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输出为主,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与专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脱节。

在教学方法方面,现在较为常见的还是以教师为主讲的课堂输出方式,一对多地进行理论讲授。而且使用的案例多为课本上或者历史久远的案例,与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案例很少。

在教学手段方面,在当前教学手段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我国仍缺乏结合工匠精神培育的优秀思政课数字教学资源。而且,即便是在这类数字教学资源充裕的情况下,由于教师欠缺应用能力,优质资源也没能得到充分的使用。

(二)中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强

此前,由于中职院校的思政课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专业匹配度不高,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更没有规范严苛的学历要求和思想政治背景要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进入新时代,思政课不再仅仅是一门理论输出的课程,它已成为集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培育、传统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关键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更新,然而许多思政教师仍秉持着“备课一次,讲课就行”的态度对待日常教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经年不变,缺乏团队协作内容,没有创新思维,导致课堂活力不足,无法满足当下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此外,在面向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与教科研活动中,也缺乏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学过程的专项研究。

(三)中职思政课堂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学生是思政课的主体,但当前在许多中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一方面是因为案例教学能效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使用与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而且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其职业生涯规划联系也不紧密。这导致课堂生动性和吸引力不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思政素养水平普遍不高,课程思政涵盖面窄、融合度差,学生欠缺全方位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这无疑制约了学生思政学习的参与度。

三、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提升工匠精神培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关联度

为有效促进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提升工匠精神培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占比,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理论知识要点以及相应案例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工匠精神与中职学生现实生活结合较为紧密的内容,如请身边的劳模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请优秀毕业生讲述工匠精神应用到现实岗位的意义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情境创设法、集体讨论法、案例模拟法、翻转课堂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培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

在教学手段方面,不依赖通用教材,尽可能多地将信息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云端教学技术等新兴教学方式不断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开发并应用优秀的工匠精神相关课程资源,以现代职业教育思维进行中职思政课教学。

(二)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中职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更需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1.创建思政教师创新团队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可筛选一部分具备高水平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师为团队骨干。团队的思政课教科研活动要重视优化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时代潮流不断丰富教学内涵,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彰显时代精神。

2.加大思政教师培训力度

对中职思政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注重加强培训强度、培训内容与学校所设专业的契合度。

中职院校可组织思政教师前往产业一线感受工匠精神,帮助思政教师开拓教育思路,创设有效培育工匠精神的思政课堂。

3.以赛促教

中职院校可以开展校级层面的思政课说课竞赛,并鼓励教师参加更高层级的思政课说课比赛。让教师在提升说课水平的同时,学习借鉴其他中职院校甚至高校教师的先进经验等。

(三)提升中职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和课程参与度

工匠精神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必备的素养,思政课教学应当重视中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从探寻、激发其内心隐藏的个体价值需求出发,增强其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驱动力。

与普通教育不同,中职院校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且大多有紧密合作的企业。工匠精神教育本质上就是职业精神教育,因此,如果能够将思政课教学与企业一线岗位需求真正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技能实践教育同时融入教学,这样既可契合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也能帮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未来的职业、岗位,达到工匠精神培育真实落地的教学目标。

此外,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不同,面临的价值提升方向也不尽相同。思政课教师要根据班级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变换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尽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朝夕能成之事,仅在思政课上加强学生爱岗敬业等教育无法完全满足工匠精神培育的需求。因此,中职院校还应建立完备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助力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中职学生思政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培育。

提升工匠精神培育与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关联度,提升中职思政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以及中职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的程度,打造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思政课,能够从而有效地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为他们毕业后成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巧玲,王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

[2]杜琴琴,曾小贵.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

[3]刘汝伟.技工院校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之我见[J].现代职业教育,2018(9).

[4]马玲玲.中职院校思政课如何培育“工匠精神”[J].青年與社会,2020(8).

[5]贾俊玲.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凸显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之探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3).

(作者单位: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思政课工匠精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