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江”建校再启航,“策”师东进逐潮头

2021-12-10敖夏万亮斌

职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钱塘校区名师

敖夏 万亮斌

钱塘潮涌自天来,弄潮儿向潮头立!2019年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杭州市全面推进拥江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标志着杭州市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步伐再次提速。

2019年9月,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钱塘学校破土动工,成为钱塘新区建设职教小镇、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区的第一个成熟项目。2021年,随着钱塘学校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正式由“康桥时代”迈入“钱塘新区时代”,从“运河之畔”走向“江海交汇之地”,学校的发展层次、格局、境界再上一层楼,成为杭州职教领域响应拥江发展战略,助力新区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新引擎, “一带一路”新高地和杭州湾人才生活新乐园的教育“先行军”。

钱塘新区的江海湿地和出海码头,不仅给学校带来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更为学校注入了富于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新区发展基因。2020年12月,学校获选为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秉持“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高水平教育来源于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一基本理念,学校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自身在“钱塘新区时代”取得发展突破的重要抓手,将勇于创新的新区发展基因融入学校衣钵相传的“鸿雁文化”之中,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致力于培养一支适应钱塘新区产业与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钱塘江时代”放飞中策职校新一代“江海之鸿”。

与新区发展同频,放飞“江海鸿雁”

钱塘学校的建成不仅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更提升了学校的发展站位,拓展了学校的发展视野。立足钱塘新区突出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及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优质高端产业建设的整体布局,钱塘校区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养老等五大专业集群,新建9个专业14个专业方向。

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浙江省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以钱塘校区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整合推进学校在“钱塘新区时代”的集团化办学发展战略。

借力政策东风,外引优质“海鸿”。学校将充分借助杭州市及钱塘新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东风,根据钱塘校区的高质量、高层次发展需求,设立“海鸿人才特设岗位”,实施重点人才引进计划、后备师资补充计划、著名学者聘用计划,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重点引进“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实践技能人才”三类“海鸿”人才,全面助力钱塘校区新兴专业群建设。

搭建开放平台,内培“江海鸿雁”。 学校将根据五大新兴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要求,确立对应的教师团队发展目标、专业素质结构以及职业发展要求,搭建多元开放的校外合作交流平台,设计包括企业实践、国际交流、政府培训、高校进修、校本培训等在内的多样化师资培训模块,因人制宜,按需组合,助力钱塘校区培育跨江跃海的鸿雁团队。

积极推进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围绕钱塘校区五大新兴专业群,对接长三角区域内的相关优质职业院校、高校,合作打造长三角校际合作共同体,前期以开办学习班、开展合作培训、互派教师顶岗交流等形式,逐步构建形成紧密的人才队伍共建关系,实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后期尝试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在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升学等方面的一体化运行,在更高起点上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注入“职教动能”。

学校还将充分借助钱塘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服务新高地的主要窗口和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开展人才交流合作,分阶段推进建设“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一方面,通过面向国际的校际、校企结对合作,引进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搭建互联互通的“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尝试创新本土职教走出国门的“中策模式”,以技术、服务、标准及理念的输出为统领,推进教材、课程课件、教学项目、教师海外授课、教学管理、专业标准、课程架构、教学方案与评估体系的有效输出,全面展示拥江时代的杭州职教风采、中国职教形象。

多校区协同联动,延续“中策之味”

钱塘校区投入使用后,学校充分发挥霞湾、康桥校区的人才和经验优势,通过建立跨校区协作机制,实现对学校师资队伍的系统化培养。通过“名师带新人”,传承发扬“中策味道”,通过“新人促新风”,发挥人才“鲶鱼效应”。同时,依托自身成熟的“鸿雁”培育模式,加大名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通过“小青鸿—青鸿—飞鸿—博鸿—大师”五级教师阶梯和“五径”培养机制,为钱塘校区新教师的成长与成才畅通渠道。

培育一颗“鸿”心,树好师德师风。学校秉持薪火相传、让鸿雁文化绽放时代新风采的目标定位,将树好师德师风作为新教师培养的第一标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設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及《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信用管理机制建设的通知》,通过“名师引领、团队浸润”的形式,依托“劳模、工匠进校园”、学校技能节等特色活动,将“志存高远,乘势而上,团队协作,成就他人”的“鸿雁文化”传递给新校区新教师,帮助新教师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的清晰目标,培育一颗“鸿”心。

传承“中策之味”,一体协同育才。学校充分发挥霞湾、康桥校区的名师、大师集群优势,依托省特级教师鲁晓阳及“鸿创”名师团等一流师资集聚平台,实施跨校区名师结对培育计划,带动钱塘校区教师团队建设提质升级,同时将“名校+名企+名师”合作模式、“六驻”深度校企合作机制、“立标杆、创标杆、成标杆”项目工作制、“1+N+X”研修共同体模式、鸿创教学法、“SPF”课改模式、“跨界现代职业人”核心素养体系等成熟办学管理经验和优质教育教学成果与新校区团队共享,传承“中策之味”。

学徒教师以一学年为一个培养周期,与名师签订培养协议。名师为学徒教师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带教方案、成长发展规划和带教活动计划,实施精准培育。学校从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竞赛训练等方面入手,为新区教师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跨校区建立一对一全程跟踪辅导机制,实现名师引领、系统培养、专业发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协作会”“教师发展学校”等常态化培训。以专业、专业群为单位,建设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共同体内部教师在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共同提升。推行“五个一”全员活动,即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教学沙龙,每学期一次公开课,每学年一次论文评比、一次技能比武。定期组织跨校区一对一教学咨询活动,每月开展两次跨校区教学午餐会,名师工作室主导开展教学沙龙和学术交流活动。

打造新兴专业群,培育“弄潮新师”

学校根据钱塘校区全面对接新区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布局要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养老等五大新兴专业群,立足“高站位、全景式、长周期”的专业建设定位,围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专业领域招募了65名高学历、高技能的青年人才,以专业群为单位,实施“弄潮儿”新师培育计划。通过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全面带动钱塘校区五大新兴专业群建设发展。

以专业群为基础,培育“弄潮之师”。学校依托既有的专业人才储备,与新区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制订五大新兴专业群师资培养方案,共同选拔、培养一批符合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的专业带头人,使其成长为新专业建设的“拓荒者”和新区产教融合的“弄潮儿”。

学校围绕专业群师资岗位的设置、聘任、考核、评价、激励、发展、退出环节,制定配套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教师专业成才档案,详细记录教师基本信息、学习培训、技能比武等情况,为其日常考核与发展晋升提供依据。也便于教师在收集材料、展示成就、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潜能和努力方向,为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三教”改革要求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在各个专业群内部,重点组建“鸿鹄、鸿蒙、鸿创”三类教学创新团队,同时打造专特名师智库平台、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五大新兴专业群的发展突破。

其中,“鸿鹄”专业教学团队,以专业群为依托,创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一流专业,推进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鸿蒙”共享课程团队,着力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推动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互动,线下翻转课堂讨论辅导,打造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等类型“金课”。“鸿创”技术技能团队,以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目标,以技术技能人才核心技术技能培养为任务,探索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以教育实践为本,“三师”育“双师”。根据新教师高学历、高技能,但缺乏教育实践的特点,学校为每名新教师配备包括专业导师、教育导师、企业导师在内的“三师”,实现对新教师队伍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培育。

其中,专业导师对新教师2至3年内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负责,协助其进行专业阅读、专业研究,开展选题及研究指导,充分发挥新教师的高学历优势,助力新兴专业的教研攻坚。教育导师对新教师在钱塘校区教育实践的计划和安排、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及课程建设能力培养负责,帮助其充分了解、熟悉、掌握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掌握学校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特点及要求。企业导师则帮助新教师了解与相关专业有关的行业发展前沿技术与信息,开展相关职业岗位的工艺设计和技术开发,使其能快速了解并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同时培养工匠精神,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猜你喜欢

钱塘校区名师
“拼、抢、快、优”,展现钱塘“高能级”担当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观钱塘
白居易写诗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观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