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漫画中医护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分析

2021-12-10陈雯欣

视听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参与者隐喻

陈雯欣

一、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Lakoff和Johnson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表明隐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形式的研究,还应深入探索人类的认知过程。Forceville在专著《广告中的图像隐喻》()中提出“图像隐喻”的概念,首次将认知隐喻观引入广告图片研究,从视觉层面探讨广告图片的隐喻性,使非言语符号进入隐喻研究范畴,开创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先河。除了研究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之外,国内外学者还致力于探索多模态隐喻在其他语类中应用的可能性,政治漫画便是其一。国外学者如Yus、El Refaie、Teng等对政治漫画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后,发现人们基于特定的语境以及自身对源域的理解来解读目标域,其解读过程意在改变人的观点态度而不仅是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国内学者如潘红英、吴安萍、钟守满、马廷辉和高原都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功能和认知两个层面对政治漫画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探讨其多模态隐喻的构建特点,揭示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此外,学者潘艳艳还关注政治漫画中的隐转喻现象,表明源域的选择及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政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他们大多是对热门政治事件的漫画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并探究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较少对社会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所引发政治问题的漫画进行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漫画不仅被赋予医学抗疫的意义,还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视觉语法的理论框架,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对《中国日报》的两幅新冠肺炎疫情漫画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旨在挖掘漫画对医护人员的建构模式、特点及漫画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问题。

二、医护形象的视觉语法分析

(一)语料概况

新冠肺炎疫情漫画聚焦时事新闻的一部分,阐述社会现状,以其简练的标题引导公众解读漫画中所蕴含的深意。本文选取的语料来源于《中国日报》英文版,图1为《中国日报》首次刊登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漫画,刊登时间为2020年1月23日,图2刊登时间为2020年3月12日。

图1 Fight against coronavirus

图2 Fully prepared for coronavirus

(二)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是结合图像参与者、动作过程和环境要素再现客观世界的事件、人物、地点及心理活动。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者的差异体现在是否有矢量的存在。叙事再现指的是动态再现,当参与者之间有一个矢量相连时,表示的是两者的相互作用,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而概念再现指的是静态再现,通过属性、类别来体现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

图1中参与者身穿护士服或防护服,戴口罩,头戴印有“红十字”的帽子,手持注射器、药品,从这些外表特征可以映射出参与者的身份是医护人员。右上角的怪物上印有“VIRUS”,映射出那个怪物是新冠病毒。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间通过药品连成的直线构成一个矢量,药品通过炮弹筒向新冠病毒发射是其动作过程,新冠病毒受到药品的攻击后所表现出的面部狰狞是其反应过程,这一系列动作映射出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病毒是一场战争的隐喻。图2与图1相似,都是通过再现医护人员用注射器作为武器抗击新冠病毒来映射出其中的战争隐喻。运用战争隐喻激发公众内心对战争场景的再现,反映出抗疫的艰辛和残酷。

(三)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用来表示“再现参与者”(图像中体现的人物、地点及事件)和“互动参与者”(图像创作者及图像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包括图像中所呈现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图像与创作者、图像观看者的关系和图像创作者与图像观看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主要从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三个方面来体现。

接触是“再现参与者”通过目光指向与图像观看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性的接触关系,分为索取和提供两类。图1和图2所呈现的医护人员与图像观看者并没有目光接触,因此这两幅漫画均属于提供类图像,指引图像观看者关注医护人员目光所投向的地方,也就是新冠病毒,以此达到让图像观看者了解新冠病毒的图像效果。

社会距离是图像创作者有意设计的图像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的距离,以此暗示图像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的亲疏关系。从图1和图2来看,与图像观看者距离较近的均是医护人员的形象,意味着图像创作者想拉近医护人员与图像观看者的距离,表达图像观看者并非是旁观者,而是与医护人员站在同一战线的人。《中国日报》作为图像创作者,希望通过刻画医护人员已在抗疫前线奋力抵御新冠病毒的情形来鼓励公众也同医护人员一起抵御新冠病毒。这暗含着中国人民崇尚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集体主义意识。

态度由不同的视角来体现“再现参与者”之间、“再现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的关系,表达对“再现参与者”的主客观态度,所持态度受到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图1中以仰视的视角来刻画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处于劣势地位,新冠病毒处于强势地位,不断压制医护人员的进攻,战争处于焦灼的状态。图1所发生的时间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内对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抗疫行动机制,医护人员处于抗疫前线,虽尽全力抵御新冠病毒,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呼吁更多后备支援来共同抗疫。与图1不同,图2是以平视的视角叙述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病毒的情况,且在图像元素中,医护人员是以俯视的视角攻击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处于弱势地位。从图2刊登的时间来看,此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已有一段时间,虽抗疫形势依旧严峻,但国内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抗击新冠病毒,不再受到新冠病毒的压制。

(四)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主要体现为一种整体布局,是语篇成分的空间顺序,通过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可以看出图像的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是如何相关联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的。

信息值指通过图像元素在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安排,包括上下、左右、中心和边缘等获得特定的信息价值。图1通过对角的空间排序对医护人员和新冠病毒进行叙述,左下角医护人员是已知信息,右上角新冠病毒是新信息,说明新冠病毒的突发性,是医护人员需要应对的新情况。此外,相比于右上角的新冠病毒,左下角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完全显示在图中,而仅是部分显现,这说明新冠病毒不断向医护人员前进,医护人员处于防守的状态,但也说明了医护人员数量之多,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应战,暗示出中国推崇团结一致、科学抗击新冠病毒的理念。图2属于左右构图,与图1相同,医护人员是已知信息,新冠病毒是新信息,但图2中的医护人员是完整展现,而新冠病毒只是部分显现,这说明抗疫局势有所改变,医护人员由被动抗疫转向主动抗疫,且抗疫的火力增强,彰显出医护人员高大威猛的战士形象。

显著值指的是图像元素对读者的吸引力,包括图像元素的尺寸大小、颜色饱和度等。从图像的空间排序中,读者能直观地判断各个元素在图中所占的比重,其比重越大,显著值也越高。图1中新冠病毒元素比医护人员元素占据更大的空间,并以高饱和度的绿色显现,且“VIRUS”的字样明显突出,说明图像创作者想要引起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体现出这场战役的艰巨性。图2重点刻画一位医护人员正与病毒作斗争的形象,通过其手持装有注射器作为炮弹的枪支,以及身边带有“SUPPLIES”的弹药补给箱,提升医护人员在此图中的显著值。印有“SUPPLIES”的弹药补给箱置于前景化的位置,与读者距离最近,且其颜色与图中其他元素区别开。这凸显出其弹药补给箱对医护人员抗疫的重要性,表明该时段的战疫有充足的后备支持,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抗疫必胜的信心,凝心聚力。

框架是通过图像中框架结构的出现和缺失来连接或分割图像成分,反映图像成分间的关系。图1和图2的元素间虽没有明显的框架界限,但通过不同的颜色对比或是其他元素来加以区分。图1通过新冠病毒与医护人员之间颜色从浅蓝到白色的过渡来分割两者,图2通过勾画新冠病毒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沙袋来分割两者。从这两幅漫画中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和医护人员是对立的双方,暗示着抗疫如同战争一样,有敌我双方的存在,且战争必定有交锋,也有输赢之分。

三、结语

《中国日报》依照不同时期医护人员的抗疫情况,运用多模态隐喻的手段来叙述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情形,其焦点由新冠病毒转向医护人员,目的是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引起公众对新冠病毒的重视和关注,以及科学抗疫的重要性。此外,刻画医护人员集体抗疫的行为,体现抗疫的艰巨性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集体主义意识,倡导公众与医护人员一同抗击新冠病毒。而后着重刻画一名医护人员的抗疫行为,折射出抗疫局势好转,凸显医护人员的英雄形象,流露出抗疫胜利的希望。从医护人员的集体形象到个体形象的刻画,《中国日报》向公众再现抗疫的艰辛,展现出中国政府对医护人员的崇高敬意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参与者隐喻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漫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