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语文要素进行到底

2021-12-09孔相霞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1期
关键词:云锦梦境王老师

孔相霞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019年秋季统编语文教材已全面落地。《高中语文课标》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次名师公益训练营告诉我:必须将语文要素进行到底!

什么是语文要素?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老师认为包含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以《好的故事》一课为主,谈谈自己的收获。

《好的故事》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阅读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人认为,《好的故事》是小学阶段最难教的一篇文章,没有之一。课堂上,王老师通过五次借助资料,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引导,既达成了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又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王老师是怎样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呢?

一、借助资料,增长见识

这个环节重在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本课中,文章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表较难懂,这是多数教师认为难教的原因之一。王老师是怎么教学这个环节的呢?

王老师与学生交流了阅读时跳过了哪些词语,然后主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了“澄碧”“错综”等词语的意思。而“云锦”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王老师曾说:打开本篇课文中描写的梦境的两把钥匙,一是云锦、二是水乡。所以,“水乡”很好理解,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理解“云锦”这个词语。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王老师出示了六幅不同图案的云锦和相关的文字资料: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云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云锦色泽绚丽,云锦光彩夺目,云锦如同天上的云霞。

云锦用料精良,云锦织造精细,云锦图案精美,云锦格调精致,云锦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云锦被誉为“锦中之冠”。

王老师让学生交流看到云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然后师生合作朗读文字资料,教师只读“云锦”这个词语,学生读资料的其他部分。这样安排,强化了学生对于“云锦”的印象,比较轻松地理解“好的故事”这个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对我国的丝织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向往与热爱。

二、借助资料,把握意图

这个环节重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统编教材有意识地选编了多篇具有思维含量的课文,如本课中,“好的故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第7自然段中,鲁迅先生笔下梦境竟然是红色的。王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一丈红”“大红花”等7个描写“红”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这红色的梦境给你的感觉。然后问: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梦呢?在學生思考一会儿以后,王老师出示了一段文字资料,也是课后“阅读链接”的第一部分。

王老师让学生默读以后找关键句,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个句子:“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进而让学生圈出关键词,是“希望”,顺势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个“好的故事”就是要给当时的人们以“希望”,唤起民众的希望,希望人们过上“美丽、幽雅、有趣”的生活。

三、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这个环节也是重在思维发展与理解。

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呢?王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的资料了解一九二五年时的鲁迅,又出示了相关的背景资料。

王老师先让学生默读两分钟,圈出形容鲁迅心情的关键词,如“苦恼”“孤独”“苦闷”。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王老师把它们一一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了解到,在1925年前后,鲁迅先生的心情是这样的,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多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四、借助资料,发现暗示

这个环节重在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本课中,在帮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后,王老师提醒学生:其实,鲁迅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在文中是有所暗示的。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中哪些地方在向你暗示当时的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然后集体交流了解到“昏暗的夜”,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里“忽而碎散”“云锦也已皱蹙”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尽管现实环境的恶劣,但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却写得如此含蓄、朦胧。在此基础上,在陈蓉晖优美的小提琴曲《醉吻江南》中,王老师和学生共读课文第4、6、8自然段。在美丽的旋律中,在学生们的朗读中,那温暖、明亮的色彩一一呈现,那“美丽、幽雅、有趣”的和谐画面,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五、借助资料,促进表达

这个环节重在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标》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认为:建构是运用的前提,而运用则是建构的重要途径。

本课中,鲁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故事”?王老师通过小练笔的方式来完成。

王老师问大家:环境恶劣,为什么作者却有如此美好的梦境?交流后出示了一段视频资料并通过响亮坚定的画外音道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看完视频资料后,王老师用语言创设情境:鲁迅啊鲁迅,既然现实如此黑暗,生活让你如此苦闷,如此怅惘,如此孤独,你为何还要苦苦寻觅美的梦境,为何总是记得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呢?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当成鲁迅,以第一人称写下自己对刚才问题的思考。这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要素来落实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后习题来落实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定会将语文要素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云锦梦境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南京云锦的故事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有趣的动物
绝美海滩
梦境
白昼之月
金文云锦从大师工艺到大师企业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