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应熬:新中国第一代仫佬族工人的杰出代表

2021-12-09吴锡刚

文史春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矿务局罗城

吴锡刚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在罗城仫佬山乡和广西煤炭系统,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曾两次创造全国煤矿全岩巷道手工操作班掘进最高纪录,4次被评为省(自治区)、部级先进生产者,195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并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从一名普通的井下矿工成长为管理数千名职工的罗城矿务局局长。他就是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代仫佬族工人的杰出代表银应熬。

两次创造全国煤矿全岩巷道手工掘进纪录

银应熬(1935—1999),曾用名应鏖、应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下北贯屯人,出生于贫苦的仫佬族农民家庭。因为生活所迫,银应熬仅读一两年书就辍学回家务农,12岁开始到榕木中心小学当炊事员,后下矿井从事艰苦而危险的挖煤劳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银应熬从小吃苦耐劳,养成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

1954年8月,广西省工业厅、宜山专署决定成立宜山专区九龙硫黄矿筹备处和宜山专区罗城煤矿办事处,后来合并成立国营宜山专区罗城煤硫矿。1954年11月,银应熬被招收为罗城煤硫矿采煤工人,系该矿的第一批炮工,很快成为全矿技术最好的炮工。1956年4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银应熬善于观察和思考,经常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采煤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技术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他能在一堆乱煤或硫黄砂中准确地鉴别煤、硫黄砂分别是哪一层的,只要用一根大钢钎挖一个洞,他就能掌握一般的地质情况。他在工作中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创造新的工作方法,1956年至1959年,完成了20多个技术革新项目,被誉为“革新能手”。

罗城煤硫矿建设初期都是手工开采的,刚开始,全岩巷道掘进班的进展仅0.3米,这种落后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矿工,银应熬怀着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为国家开采更多煤炭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全班工人经过三番五次试验,提出把小钢钻改为大钢钻,把浅眼改为深眼,采用“底部掏槽”的爆破方法,把六炮一循环改为五炮一循环,工作面采用拉板运输,合理安排劳动力,两次创造了全国煤矿全岩巷道手工班掘进最高纪录,提高采煤工效5至6倍。

由于工作成效特別突出,银应熬先后3次参加省(自治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出席1956年广西省青年突击手大会、1956年全国煤矿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8年自治区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9年全国群英会、1975年全国煤矿采煤掘进队长会议。《广西通志·工会志》记载:“1959年,自治区总工会总结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王全禄和银应熬的典型经验向全自治区推广并在全国群英会上发言,交流经验。”

哪里最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教育和自身的艰苦努力,银应熬成长较快,先后担任组长、班长、采矿车间党总支书记和矿党支部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组建罗城矿务局后,担任罗城矿务局革委会副主任、副局长10年,1980年12月被任命为局长。

尽管工作岗位不断变化,职务级别多次提升,但银应熬保持模范带头、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做到心不离群众,身体不脱离生产劳动,矿工们赞誉他“哪里最困难、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有一次,北贯井三〇一工作面出现冒顶征兆。早班工人听到顶板响,迅速撤出工作面。银应熬闻讯立即和3名技术员赶到现场。当他走近工作面时,只听顶板四处哔哔啪啪地响个不停,他叫技术员在巷道里等着,自己则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走进工作面,沉着地检查顶板情况,又躺在支架下俯耳倾听,一步一步匍匐前进,检查周边情况。他凭着多年的采煤经验和对现场的观察,断定是大面积缓压,于是立即和技术员研究安全措施,又同大家一起动手扛木料,加顶柱,连续干了5个多小时,排除了险情,使这个工作面迅速地恢复正常生产。

银应熬在担任罗城矿务局副局长(革委会副主任)期间,采取蹲点、跟班等形式,每年参加井下劳动100多天,既密切联系群众,又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1977年第一季度,藕塘矿的生产比较被动,银应熬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发现少数工人劳动纪律松懈,加之井下运输线路长,人力、设备不足,影响了生产。他就和矿党委一起研究,健全规章制度,调整劳动组织,井下使用电机车运输代替人力推车,使藕塘矿的产量大幅度上升,第二季度不但补回第一季度的欠产,而且提前19天完成上半年的生产任务,下半年大增产,成为当年该局全面完成各项生产指标最好的单位之一。

1984年,罗城矿务局增加收押、改造犯人的任务,隶属关系由自治区煤炭工业厅改为自治区司法厅主管。为适应工作职责的转变,银应熬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监管改造业务知识,带队考察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做法,抓好狱政监管设施建设,建立狱政、教育相关制度,推行改造、生产双承包责任制,使监管、改造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心他人重于关心自己

在工作中,银应熬一贯以来都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珍爱国家矿山财产甚于自己的生命。1958年1月,井下顶板冒顶,垮下很多页岩,窿上形成一个大空洞,他知道这个情况后,迅速赶到事故地点,叫其他同志回去休息,自己和一个支柱工下去处理。晚上新工人睡了,他经常去检查他们的被子盖好没有,蚊帐下了没有,帮助他们盖好被子下好蚊帐。遇到新工人经济上有困难,他就把自己的钱借给他们应急。

在井下工作,个别炮工为了方便,往往把锋利的钢钎藏起来自己使用。而银应熬经常把旧的已经损坏的钢钎拿去修理来用,组员们经常责怪他说:“为何不用好的,尽是用坏的?”他回答说:“个个都不用这些,谁来用,国家的财产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这给大家的启发和教育很大。

20世纪60年代初,矿上的制药工人刘福荣因公负伤,双目失明。为使这位工友重见光明,矿领导研究决定,由银应熬护送到北京医治。当银应熬把刘福荣送到北京的一家医院,了解到医治病人的眼睛需要有同血型的、死亡不超过24小时的人眼角膜时,他毫不犹豫地向医生说:“请您马上验我的血型,我的双眼视力都是1.5,可以把我的一只眼角膜取给他,这样我们两个都有一只能用的眼睛,都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出力!”医生惊讶又敬佩地朝他打量了一下,问道:“你是病人的哥哥吧?”刘福荣赶忙代他回答:“不,他是我们矿党支部书记!”医生深深地为银应熬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诚恳表示医院一定想办法找到所需要的眼角膜,把病人的眼睛治好。在陪护刘福荣治病期间,银应熬接连收到家里几封电报:“父亲病危,火速回家!”但是他一直等到刘福荣动了手术、经医院同意出院,并护送回矿后,才回家探望父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城矿务局领导班子给100多名知识分子和工龄较长的干部办理了家属户口农转非手续,给许多夫妻分居两地或家庭有实际困难的职工联系调动,解决了一批职工的后顾之忧。而银应熬的妻子银菊花却一直在老家务农,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工作。

助推仫佬山乡经济发展

银应熬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是政协第二届至第五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在出席相关会议期间,他与其他代表、委员一起参政议政、共商国是,履行民主权利。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期望罗城矿山的开发与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改善齐头并进。

20世纪60年代末,为扩大开采罗城县的煤矿,银应熬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向自治区领导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建设机械化矿井;增加技术工人的比例;连接西津电网,以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修通三岔至罗城铁路,以保证煤炭和其他物资的运输等。

这些建议相继被采纳,在一年多时间里,国家即投资1.3亿元,接通西津电网供电,修建三罗铁路和10对机械化采煤矿井。1970年,聯结西津电网的高压输电线路全线竣工并开始供电,除供应罗城矿务局,还给县城和部分乡镇及农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电。同年10月,三罗铁路正式投入营运,在罗城境内经过四把、东门、桥头等主要煤区,给罗城干部群众外出提供了交通便利。罗城矿务局大量招收技术工人,改善职工结构;1971年至1979年,先后建成的10对机械化采煤矿井陆续竣工投产。1976年至1984年,罗城矿务局共为国家生产煤炭271.9447万吨,创造产值4877万多元。其中,1978年最高产量达到42.6万多吨。

这三大工程的竣工投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仫佬山乡的经济发展,缓解了广西区内煤炭供求矛盾。

银应熬为人随和,待人热情,业余时间喜欢打篮球、下象棋、掰手劲,与职工打成一片。1995年8月退休后,他仍利用熟悉井下生产、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的优势,主动协助处理生产上的疑难问题和周边纠纷事宜,积极为单位的发展贡献余热。

1999年5月22日,由于长年积劳成疾,银应熬不幸与世长辞。他的先进事迹和劳模精神已载入《中国民族百科全书》《中国煤炭志·广西卷》《广西通志·煤炭工业志》《广西通志·工会志》《广西通志·共青团志》《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志》《仫佬族通史》《仫佬族百年实录》等史志书籍。文

猜你喜欢

矿务局罗城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罗城的实践与启示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罗城果林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分析
201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山羊布鲁氏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分析
梦依稀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
牢记第一牵挂 倾力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