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用无限忠诚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2021-12-09路福贵

文史春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电台李白红军

路福贵

我在80岁后,分别于2016年、2019年到红军长征经过的湘桂边界、贵州省,重走长征路,追忆老英雄。我发现轰动全国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无线电台台长、政委李白。李白(1910—1949)是我的老上級、红军“破译三杰”之一的邹毕兆在红军无线电训练班的同班同学,是国家2009年授予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为还原我所知道的隐秘在历史长河中的隐蔽战线无名英雄,再现我党我军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和真实原因,特撰此文,纪念为建立新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英雄。

莫尔斯电码穿越无限时空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段长长的秘密电波从上海黄渡路107弄15号发出。这封电报,正是对4个月后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突破国民党防线起到重要作用的国民党军队长江布防图。发出这封电报的就是李白。

时隔70多年,国家安全部于近日首度解密的一份绝密档案——中央情报部电台《逐日工作报告表》上,清晰地记录着1948年12月30日中央情报部电台与“峰台”的最后通联情况。“峰台”是潘汉年情报系统在上海的主要秘密电台。“峰台”从零点开始的这次发报与寻常不太一样,发报员的发报速度较以往加快了许多。发报途中,“峰台”突然急促地拍出“等一等”,等来一句“滴滴滴、嗒嘀嗒”,意思是“再见”。时间停在凌晨1时50分。李白发给西柏坡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最后满怀深情的一句“再见”,成了他生命的绝唱。

1949年5月7日,他被敌人秘密杀害于上海浦东戚家庙,年仅39岁。此前,蒋介石给特务们口授指令:“坚不吐实,处以极刑。”

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30日,上海解放第3天,中共隐蔽战线领导人李克农致电上海市长陈毅,请求速查李白的下落。经过几番寻找和查证,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李白同志已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

2019年,为了纪念李白烈士牺牲70周年,中央电视台邀请了70年前接收电报的姑娘苏采青。在中央电视台《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现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86岁的苏采青再一次坐在她熟悉的发报机前。她在电键上熟练地敲击,“滴滴”“嗒嗒”的发报声响彻演播大厅,莫尔斯电码穿越无限时空。苏采青发出了她当年未能回复的电报。

学习无线电技术

李白,原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张家坊板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李白带领当地少先队员火烧国民党团防局的一个团部,成为张家坊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1927年,他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时,李白入伍当了一名通信员,随后转战江西苏区。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决定在上海着手建立无线电通信。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也成立了通讯联络科。不久,毛泽东、朱德在中央苏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建立了红军自己的红色无线电通讯基业。

1930年12月16日,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军于12月30日在龙冈一战全歼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战斗中缴获张辉瓒的一部电台和电台人员。由于红军战士对敌人充满仇恨,电台发报部分被毁坏,但收报部分完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军半部电台”。被俘的电台人员王诤、刘寅高兴地参加了红军。1931年1月6日,王诤和刘寅在江西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架设起这部缴获的电台(半部),随着耳机里传来“嘀、嘀、嘀”的声响,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接听成功,人民军队的无线电技侦情报工作,由此开始。

1931年1月28日,毛泽东、朱德发出举办无线电训练班的命令(总参谋部第三部:《来自历史深处的报告——中国工农红军技侦情报工作初创时期回顾》),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无线电侦察确使我们对于了解敌人的位置和行动得到不少的帮助。”这表明,当时的毛泽东、朱德不仅使用无线电于通讯联络,而且使用于“了解敌人的位置和行动”,开展无线电侦察;毛泽东、朱德不仅求贤若渴,亲自接见被俘的国民党部队电台技术人员,而且特别注重培养红军“可造就青年”学无线电技术。

1931年2月10日,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陈家土楼上厅开学。教员有王诤、吴如生、韦文宫、刘寅等。

毛泽东亲自上第一堂课,强调革命是不可阻挡的,无线电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朱德强调,在红军字典里是没有“困难”两个字的,敌人有的我们也会有。

王诤、冯文彬直接领导教学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邹毕兆在他写的回忆录中提及,第一期学员共有12人,第二期学员有18人,第三期学员有36人,都是从部队挑选出来的优秀政治指导员、青年干事、党支部或团支部书记。学校后来迁往瑞金坪山冈,改名为红军通信学校。

1931年3月,上海中共中央培训的无线电技术人员伍云甫、曾三、涂作潮来到中央苏区,进一步加强了无线电队和训练班的教学力量。6月,中革军委在福建建宁组建无线电总队,伍云甫任政委,王诤任总队长。总队之下,除有一部侦察台,还组建了5个无线电分队,保障总部同各军团、军及后方的无线电通信。1931年9月下旬,中央苏区相继和上海党中央、湘鄂西、鄂豫皖苏区取得无线电联系。由于毛泽东、朱德高度重视,红军总部举办的培训班毕业的学员政治素质、技术水平都很高。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通信兵以及新中国邮电、电子科技、工业等部门的领导骨干。

1931年6月,红四军党委按照红军总部命令,选派军部通信连指导员李白参加红军总司令部举办的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邹毕兆回忆说:“我们班有李白、邓国钧、欧阳枫、郑执中,刘子玉、罗闽初、林永桂、林辉士、陈志东、周天风等学员共18人。”(《玻璃杯——邹毕兆回忆录》)

21岁的李白,因为党龄长、能力强、表现好,担任班长、党支部委员。邹毕兆当年16岁,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员。1931年11月,在无线电训练班学习5个月后,这18位同学从总部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毕业。李白因为品学兼优,被调入红五军团任无线电台台长兼政委。邹毕兆被分配到第三军团无线电队,任报务员。

参加长征

1934年10月,李白跟随中央红军走上漫漫长征路。途中,无线电队日日夜夜“两班倒”全覆盖,在电台设备落后、器材匮乏的条件下,为红军电信畅通做出了重要贡献。李白认真钻研技术,在严酷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磨砺下,形成自己快速多变的发报风格。他经常强调,电台是全军团几千人的耳目,是与总部联络的主要工具,我们要视电台重于生命。

由于李白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他在红军时期的英雄事迹存世不多。《王诤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提到李白:

1933年1月浒湾战斗中,红军和国民党孙连仲、吴奇伟各1个旅共6个团遭遇在枫山埠一带。红一军团占据枫山埠与敌对峙,红五军团在长延庙与敌十四师对抗,红三军团负责大包抄。战斗打响后,红一军团很快歼灭了当面之敌,而红五军团因放在前面的是新兵师,缺乏作战经验,在敌猛攻下节节后撤,军团参谋长赵博生不幸牺牲。这时,红一军团为了要与红五军团夹击敌人,消灭敌十四师,乃由电台发了“CEM”信号给红五军团电台,要它无论如何不许移动。这时红五军团电台已突出在阵前,前面敌人已冲上来了,但因收到了我们的“CEM”信号,电台政委李白就勇敢地指挥监护班用轻机枪与敌战斗,掩护电台坚持工作。就在这短短时间里,我们把红一军团全歼敌人的捷报发了过去。这一消息由红五军团政委传到部队,立刻掀起了一个猛烈的大反攻,终于将敌十四师击溃。

王诤(1909—1978),开国中将,1932年担任中央红军无线电总队长,从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年仅23岁的红五军团电台台长兼政委李白不仅坚守岗位,而且在“敌人已冲上来”的生死关头,指挥监护班与敌战斗。

成为全能无线电报务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不久,上海很快就成为抗日最前线。李白受中共中央隐蔽战线领导李克农派遣,远赴上海担任中共秘密电台的工作。

他按照规定在上海市和地下党同志见面时,大喜过望:和他接头见面的竟然是他在中央苏区红军无线电训练班的老师涂作潮。

涂作潮(1903—1984),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位杰出人物。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留学苏联,毕业于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涂作潮是钻研无线电机务的高手。毛泽东、周恩来在处理西安事变中遇到无线电通讯难题时,曾经多次找“涂木匠”(涂作潮)解决。李白在上海遇到恩师,学习无线电技术自是不遗余力。

李白被安排在法租界的黄陂南路单惠民医生诊所里负责党的秘密电讯工作。上级早已安排涂作潮自己组装电台设备。涂作潮首先装配一个100瓦大功率电台。但是,这个电台在收发报时,灯光和电键声音都很大,电波感应还会导致附近居民的电灯忽明忽暗。这样的发报机很容易暴露。涂作潮和李白发现这个问题后,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他们把100瓦发报机改为10瓦,竟然也能让陕北党中央收到,这样,电台隐蔽性大大加强。

1938年1月,李白的秘密电台终于成功与延安进行通联。这个秘密电台的级别很高,只限于为数不多的中央领导直接掌握。当时,在延安的收报员是秦岩,她是红军无线电通信创始人王诤的夫人。据她回忆,第一次收到李白电台信号的时候,“(延安)大家都沸腾了,因为这太重要了”。

1939年,李白时年三十,仍单身。党组织安排纺织女工出身的裘慧英,以假扮夫妻的名义,配合李白工作。后来,朝夕相处,两人渐生情愫。1940年底,经过党组织批准,裘慧英和李白结成革命伴侣。

涂作潮进一步教李白改装、修理电台,使他成为一个能发能修的全能无线电报务员。后来,涂作潮和李白一起在威海卫路338号租了两间店面,办起“福声无线电公司”,电台就设在公司门店楼上。涂作潮化名蒋林根,是老板兼师傅,李白是账房兼学徒。两家人合住一处。

李白对机务的学习十分用功,3個月后,便能装配和修理电台以及制作一些零件,成为一名全能地下报务员。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为李白的长期潜伏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李白殚精竭虑地设法减小发报机功率,奇迹般地用仅有7瓦功率的电台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络。为了能收到延安发过来的信号频率,李白自己制作线圈,还将普通收音机改装成发报机,迷惑敌人的同时保护电台。经过不懈的努力,李白终于把涂作潮的装配无线电技术学到手。

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在1941年冬建议涂作潮和李白分开。涂作潮在新闸路1520号租了一间房子,开设闻远无线电公司。不久,侵华日军进驻租界,秘密工作变得更加危险。1942年中秋节,涂作潮突然接到地下党紧急通知:李白被日本人逮捕了。涂作潮立即采取紧急避险措施。7天后,党组织调他到江北新四军工作。所幸,李白这一次有惊无险,敌人抓不到李白拍发电报的“罪证”!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李白,一口咬定自己是个生意人,在夜里收听金价行情,敌人无可奈何,最终只好将他释放。

事实上,李白装配的收发报机十分巧妙,收报机采用并联再生的方法,用两根铅笔粗细的线圈,一头勾在真空管的屏极上,另一头套在振荡管的铝帽上,一旦取走这个线圈,信号立即消失,收报机就变得同普通收音机一样。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开拍时,剧组聘请老前辈涂作潮制作在外观上和当年完全一样的道具。观众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日军警抄出了发报机,摸着仍然发热的收音机束手无策。

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李白战斗在敌人心脏。在危急关头,李白毅然决然,以命相搏,以最精湛的技术发出了内容丰厚的最后3封重要情报。然而,电文长意味着传输时间延长,他被侦听、定位,被捕。他早已料到这样的结果,报文传输结束,他向电台那边素未谋面的战友,发送了示警和再见信号。1948年12月30日,李白被捕。特务对李白进行了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使用了30多种刑具。这些都不能摧毁这位共产党员铁的意志,李白拒不吐露半个字。

李白用无限忠诚,发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文

猜你喜欢

电台李白红军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倒下的那一刻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我军的第一部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