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行知”之魂,育“健全”人才
2021-12-09张晓晨
张晓晨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品德知识,发展法治观念。而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个性化教学、生活即教育等理念,能够有效满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需求,带给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主动地为课堂注入陶行知教育思想之“魂”,培育健全的人才。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师”,他一生提出了许多的教育理论,虽距今有些久远,但仍旧具有积极的价值。而目前正值课程改革之际,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亟需科学的理论作为后盾,加快课程改革的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对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应当主动地引入陶行知德育教学、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在优化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模式中,拉近学生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索和建构,从而助力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重视德育教学,创建德育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的言论,明确地指出德育的重要性,随着近些年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小学教师也越发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指导,期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拥有高尚的情操。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因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创建教育活动,教师应当主动地挖掘教材上的德育元素,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
比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我参与,我奉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可以自觉养成善良的品质,主动地做一个善良的人,并友善地对待朋友、家人等。而这些内容,也是德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基于此开展德育指导的工作,培养学生友善的良好品质。首先,教师先为学生展示“餐馆老板免费为他人提供早餐”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老板身上的善良品质。紧接着,教师再为学生展示社区的两种不同捐赠活动,让学生对社区的捐赠行为进行分析,辨别这两种爱心方案的差别。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当我们在马路上遇到问路的人时,应当怎么做呢?”“在餐馆吃饭时,如果有人为我们服务上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等问题,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老板”友善的品格,做出相对友善的回应。这样,学生不仅能懂得他人的友善行为,也可以养成友善对待他人的良好习惯。
显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不仅能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实效,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落实德育的基本要求。
二、延续“因材施教”,创建个性化课堂
陶行知先生延续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提出“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的教育言论,认为教师应当根据孩子的差异性,为孩子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许多教师只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任务,以至于学生的个性被掩盖,无法体现自身的“闪光点”,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践行陶行知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课堂。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分层化的学习活动,打造个性化的课堂。在刚开始进入课堂时,教师为学生出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图片中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事呢?”“旧中国是怎样的?”等问题,以便通过学生的回答,判斷学生对近代史的认识情况。随后,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层,并进行学习任务的差异化设计,如对于快速回答出开国大典、旧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提高层”,并为他们设计“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等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对于回答速度较慢,对旧中国描述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基础层”,并为他们设计“合作学习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等学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
基于差异化学习任务的设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教师的人文关怀,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建构,促进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发展。
三、把握“生活即教育”,创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在这一教育思想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源于生活,决定于生活”的言论,指出了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认为教育中处处含有生活的影子,生活中也处处含有教育的元素。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带有鲜明的生活色彩,为学生介绍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现象。所以,在为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知识时,为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当主动地引入生活化元素,创建生活化课堂。
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贯穿生活元素,创建生活化的课堂,促使学生意识到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上,当学生认识了宪法的地位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下列生活化事例:1.小玲的爷爷今年已经81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2.刘明的姐姐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了城管局的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3.李思明的爸爸在单位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而且没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假。随后,教师请学生参照宪法第二章中的规定,判断上述案例中对应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便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够做出及时的反馈。
可以看出,教师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能够有效拉近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应用“社会即学校”,创建实践化课堂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元素,那么承载现实生活的社会场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学校”的含义,在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教师不应当将教育的场所拘泥于课堂之上,而是要主动地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使学生在深入社会情境中获取知识。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反映的是社会的道德、法治现象,所以,在“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的支持下,教师应当主动地创建社会实践化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中获取社会资源,并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正确认识广告”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學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增强学生对广告功能、广告种类以及呈现方式的认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布置“搜集生活中的广告”的任务,为课堂教学准备社会素材。在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分享彼此收集到的广告,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广告的功能。之后,针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广告,学生依次进行分类,并辨别其呈现方式,逐步提高对广告类别、呈现方式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对学生搜集的广告进行筛选,找出其中的虚假广告,并为学生提出“你认为这则广告是真是假?”“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虚假广告?”等问题,强化学生的识别能力,使学生真正地透过社会中的广告,正确地看待广告,形成正确的广告观。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搜集资料,并基于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能够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社会气息,使学生正视社会问题,主动地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五、倡导“教学做合一”,创建自主性课堂
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常常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割离,先为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再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显然,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占据,无法依靠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完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索和认知。而陶行知先生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的言论,认为教师应当打破教与学之间的界限,让学生透过自主实践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建构。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等技术,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道德与法治知识。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制作自学的视频,使学生在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彰显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在整合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质量。透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师可以分析出“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对地球带来的危害”等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随后,教师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制作微课视频,并按照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情况,调节微课视频的时长。之后,教师将做好的微课发送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的过程中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等知识。之后,教师再基于微课视频上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采取哪些合适的方法保护自然环境”等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中自主找到恰当的方法,保护我们的环境。
显而易见,现代教育资源可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基于自身的操作,提取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便在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中,真正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彰显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对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仍旧有积极的价值,而有效发挥“生活即教育”等理念的优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当继续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寻找落脚点,以便在改良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模式中,彰显德育理念、因材施教理念以及“生活即教育”理念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莉英.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创生[J].江苏教育,2021(09):54-56+62.
[2]倪锋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0(10):54.
[3]史有进.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