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丘一壑皆精严

2021-12-09欧阳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山神庙林冲风雪

欧阳炜

【教学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的课文,选自《水浒传》,因其毋庸置疑的经典性,长期被选入各类高中语文教材。对于这类经典且篇幅较长的文本,笔者以为不必一定拘泥于群文阅读,单篇的小说教学亦可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在这之前已经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故事的情节,上节课有学生提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应该是什么词性,因为原著里该回目的下半句是“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从对称角度来看“风雪”当为动词。笔者以为,正好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小说标题入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细节安排,探究小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效果,因此设计了下面这堂课。

【教学实录】

一、细节之一——“风雪”

师:上节课有同学提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是名词还是动词,今天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切入,来品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魅力。我们先来解决同学的疑问,你们觉得是名词还是动词?请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是动词,就如同学所说,从回目对称的角度考虑,“火烧”是动词,“风雪”应该是活用为动词。而且我去查了《水浒传》其他回目,他们的结构都是对称的,比如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其对称的特点很明显。

师:不错,看来课后去做了不少功课。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名词。因为如果只是为了对称,作者完全可以将“风雪”直接替换成一个动词,比如“林教头避雪山神庙”之类,这并不是很难的文字表述,作者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就是刻意為之,想向读者提醒“风雪”在故事中的重要性。而且在古诗词里也有名词列锦的手法,比如温庭筠的“人迹板桥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因此这里作者就是三个名词分别提示小说的人物、环境、地点。

生:我赞同名词。如果将“风雪”理解为动词应为“躲避风雪”,这样就窄化了“风雪”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名词的话,“风雪”可以指环境,可以暗含避风雪的意思,还营造了紧张急迫的氛围,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从对称的角度来说,确实是理解为动词更好,但是如果理解为名词确实会带来更丰富的意蕴,我也更倾向于理解为名词。如果“风雪”是名词,那么标题就是由三个名词构成,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名词来做标题呢?

生:林教头是小说主人公,放进标题很正常。

师:为什么要强调“风雪”和“山神庙”呢?

生:风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风雪大,天气寒冷,林冲才会去二里外市井沽酒;因为风雪大,两间草厅才会被雪压塌,林冲只能到山神庙去借宿,这样才能听到陆虞候他们的对话,才会暴起杀人。

师:为什么在山神庙的时候,陆虞候他们就没有考虑到隔墙有耳呢?

生:还是因为风雪大,文中有个细节“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林冲之所以会把石头拨过来挡门正是因为风雪太大,门开着太冷。所以当陆虞候他们来到山神庙的时候,推门却推不开,三人才会站在庙檐下看火,这样林冲才能在山神庙偷听到陆虞候他们暗算自己的整个计划。

师:不错,还有别的补充吗?

生:陆虞候他们认为林冲肯定被火烧死了,计谋得逞,正是洋洋得意之时,所以放松了警惕。

师:很有道理,以为胜券在握,所以才得意地谈论计划的过程。关于“风雪”的作用还有想说的吗?

生:陆虞候他们的阴谋也是基于风雪而设计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陆虞候他们在李小二店里碰头后好几天都没有动作,直到第六日管营才叫林冲去接管草料场。中间这几天他们在干什么小说没有写,但从前后文推测,他们就是在等风雪的到来。因为只有大风才能助火势,即使林冲觉察到起火也来不及救,这样才能让林冲彻底不能翻身。

师:太棒了!因此“风雪”在整个故事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许作者也是想强调这一点才将“风雪”直接置于题目中。

二、细节之二——“山神庙”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风雪”在小说情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再来看题目中的另一个要素“山神庙”。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在“山神庙”揭示真相?小说中一共涉及主要场景有小二店、草料场、山神庙、市井酒家,可以替换成别的地方吗?

生:不行,山神庙是最合理的地方。陆虞候他们要暗算林冲,所以特地把他派到了偏僻的草料场,林冲初来乍到不熟悉周边环境,又听老军说“草场投东大陆去,三二里便有市井”可以沽酒,天冷,林冲必然会去老军说的市井买酒驱寒,途中就会发现山神庙。而陆虞候他们放好火后,也会找个可以避风雪的地方远远欣赏自己的杰作,这个地方也只有山神庙。只有当这两拨人都到山神庙,后面的情节才可能发生。

师:那能不能改在小二店或者市井酒家让林冲和陆虞候他们碰面呢?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在小二店或市井酒家,一定人多眼杂,陆虞候他们就不可能像在偏僻的山神庙那样放松甚至得意地讲述暗算的经过,那么林冲就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

师:你是从陆虞候他们的心态角度来考虑的,谁还有补充?

生:我认为即使林冲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他也不会选择在小二店或者市井酒家暴起杀人。只有山神庙没有他人在场,林冲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愤怒。而且从下文林冲杀人的过程看,林冲其实不是以杀死为目的,更多的是泄愤,特别是对陆虞候,文中说林冲“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假设当时有不相干的人在场,事情就可能变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上前劝阻,最终林冲放弃杀人,这样林冲就不用上梁山了;另一种是旁人被林冲的怒火殃及,一并成了林冲的枪下亡魂,但林冲又不是杀人狂魔,杀死无冤无仇的路人,并不符合其性格的发展。

师:你的假设推理很有说服力。那么能不能是草料场呢?

生:也不可能,因为大雪把两间草厅已经压塌了,大雪天林冲必须要另寻地方解决住宿问题,他不会在那里久留,那样就等不到放完火的陆虞候三人,而且草厅已塌,林冲也无处藏身,即使碰到陆虞候他们,他也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

师:大家都分析得很好,我们发现作者在安排情节时前后照应周密,看上去不经意的巧合,其实都有非此不可的逻辑,“草蛇灰线”的安排,显出作者强大的说故事的功力。刚才我们是从回目标题入手,重点分析了“风雪”“山神庙”这两个被作者着意强调的细节在文中的作用,那么除了这两个,你还有没有发现别的精彩细节,请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发现。

三、探讨其他细节

生:我想说一说小说中的“酒”。前面说到风雪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要素,其实“酒”也是。

师:愿闻其详。

生: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老军留给他酒葫芦并告诉他二三里外有沽酒的市井。因此当林冲觉得“身上寒冷”便会想着去买酒,所以才会途径山神庙,才会避开草厅倒塌的祸事,才会在草厅倒塌后想到去山神庙宿一夜。

师:所以酒也是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说得很好。

生:对“酒”这个细节我还想补充,我觉得“酒”对林冲人物性格的塑造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林冲将陆虞候三人杀死之后有这样一个细节,“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这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林冲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的心态,这和前文残忍血腥的杀人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反差呢?谁来进一步分析。

生:穿衣、喝酒、弃物的行为林冲做得不慌不忙,这说明此时的林冲很冷静,因此他暴起杀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意识到即使这一次侥幸逃脱,高太尉也不可能放过他,他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生活。

师:不错,之前林冲隐忍是因为有期待,而杀人是因为不再幻想,林冲的性格至此完成了从隐忍到血性的动态转变,也为后来林冲上梁上做好铺垫。

生:我想说一说“解腕尖刀”,文中注释说这是一种日常应用的小佩刀,应该是很方便携带的。课文一共三次写到了尖刀,第一次是林冲买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地去寻陆虞候,然而找了三五日也没有找到;第二次是林冲被调派到草料场,林冲随身携带的行李里特别提到“带了尖刀”;第三次就是杀陆虞候时,明明可以简单的用花枪将其杀死,但林冲偏偏要先用枪将其“搠在地里”,然后再取出尖刀,这时也没有直接一刀结果性命,而是问话陆虞候,当得知是太尉差遣时,林冲才最终死心,于是将怒火都发泄在陆虞候身上,文中说“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上”,可见此时的林冲不仅仅是想杀人,更是想让陆虞候死得十分痛苦。作者前后照应周密,后面的尖刀在前文都能找到铺垫。

师:你的分析很有层次,我们读小说就要像这样前后勾连,有时回过头去看,往往就能发现作者情节安排的精巧。我们今天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片段,金圣叹曾评价“无数小文字,都有一丘一壑之妙”,“水浒之文精严,讀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PPT)

景:风、雪

物:酒、葫芦、大石头、火、火盆、被子、钥匙、花枪、解腕尖刀……

人:李小二夫妻、老军、管营、差拨、福安、陆谦……

地:李小二店、沧州街、点视厅、草料场、山神庙、市井酒店……

今天同学们在课上对小说中的几个细节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但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老师想请同学们课后再从“景物人地”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面,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在边上进行批注。通过鉴赏小说细节,探究人物性格、情节逻辑或小说主题,最后完成一则读书札记。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篇目,教师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这堂课的契机是学生的提问,既然学生关注到了标题中的“风雪”,不如就沿着学生的疑问进一步分析“风雪”对整个小说的作用,再由此引发对“山神庙”“酒”等一系列细节的思考,最后用金圣叹的评价“无数小文字,都有一丘一壑之妙”“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他们从细节分析入手,探究鉴赏最终指向了人物形象、情节逻辑等方向。以人物形象为例,林冲为什么会从一个惯于隐忍的人变成一个凶残暴虐的人?林冲暴起杀人是一时冲动还是冷静选择?人物性格的动态变化是这篇小说的一个难点,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果,那么学生通过分析“酒”“解腕尖刀”等小说的细节,真正走进文本,通过自主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才是阅读真正的乐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现经典的魅力。

[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写作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SC235。]

猜你喜欢

山神庙林冲风雪
智海急流
风雪建坝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暮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猎鹰“风雪”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