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变革探索

2021-12-09江海洲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策略

江海洲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指明方向,为他们的合作学习助力,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自主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情境引学、支架促学、探究深学等角度阐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策略

在知识转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视角,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能促进学生学力的转变,信息素养的提升。“教”要为“学”指引、助力,能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构建利用探索的空间,促进观点的交汇、思维的碰撞,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度理解。

一、情境引学,促进智慧开启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他们对信息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合作、生活等情境,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开启,诱引他们的积极思维,促进他们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多角度去分析、比较,能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顺应,从而能实现知识的建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问题中找到乐趣。

如在学习“表格的规划和修饰”一课内容时,教者收集全班同学的信息,并以PPT呈现,一张是简单录入数据的工作表,一张是经过规划与修饰的工作表,并提出问题:这两张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觉得哪张工作表设计得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PS表格,当我们打开表格,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每个表格都有很多行与列,这些行与列有什么作用?每一列的数据在描述什么?这个表格有多少字段?这个人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的?教者以情境引导学生去了解表格的信息,能调动他们规划与修饰表格的兴趣。

情境中要包含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之中,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能因情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实现由情境向知识的转向。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能过于追求形式的有趣,而忽略了情境与知识的关联,会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情境的创设能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联系点,引领学生借助旧知探索新知,运用旧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教师既要依托教材,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引领学生融入生活环境中去挖掘情境资源,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建立经验与体验的联系,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

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悬疑或他们感兴趣的情境,能让他们兴致盎然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在探求知识中获得深度体验,能促进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护”一课内容时,教者展示人感冒打喷嚏的动画,并提出问题:人会被病毒侵害,计算机会不会呢?教师创设情境,引導学生探讨,让他们知道计算机也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计算机病毒传染、破坏性。教者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他们了解“病毒”小医生的角色,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病毒,上网查询资料,了解症状、原因、预防及治疗。

二、搭建支架,促进深度理解

支架,能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多样的学习支架,能促进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中心,教师要搭建学习支架,让他们在支架的引导下探索求知,能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很多学生因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对事物分析不全面,教师要建立所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为他们创设支架,引导他们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任务要求,为学生搭建合作支架,让学生通过组内的分工协作,能促进问题的共同解决。学生在组内分工明确,承担不同的任务,通过彼此间的协作,能促进小组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在学习“制作封面和封底”一课内容时,教者展示几张杂志的封面和封底,让学生分析封面和封底一般包含哪些信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精美的封面具有怎样的特征?学生明确任务,美术功底好的学生负责简要构思,并画出草图;信息素养好的学生设计背景、添加名称、插入艺术字、添加自选图形;有的学生负责组合图形;有的学生对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教师以支架引领学生参与协作共学,能促进信息的分享、智慧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内容,以线条、颜色、图片等链接知识点,能让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化、整体化,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在学习“计算机的组成”一课内容时,教者由计算机组成衍生出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输入、输出、存储(内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与随机存储器RAM)、运算器、控制器等内容,并将其与主板、硬盘、软盘、CPU、显卡等联系起来。在计算机软件部分,有DOS、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还有文字处理辅助教学、信息管理等应用软件。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呈现知识结构,能变零为整,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有条理,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

三、探究深学,促进素养提升

当学生的探究越主动,他们的表达愿望越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渠道主动学习的机会,引领他们去发现、提问、讨论,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能获得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在学习“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一课内容时,教者让学生登录Moodle在线课堂,观看微视频《图形的类型》,并思考:常见的图形类型有哪些?这些图形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学生观看视频《图表的创建》,下载作业进行图表创建练习,知道图表创建的流程,能将表格行列次序互换,让学生体验多样的图形形式。学生观看微视频《图形的编辑》,完成数据区域不连续数区域的选择,能对数据图表进行修饰。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究中循序前行,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复习能避免遗忘,弥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将重要的知识加以对比、分类,让他们在探究中归纳,能使所学的知识变得条理化、网络化。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环境,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团队的协作,在信息分享、思维构建认知体系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将学生组建探究小组,力求“组间同质”,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做到“组内异质”,让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基础学生组建一组,做到能力互补、相互分享,能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让每个人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由责任心强、有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汇报员;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操作员,让做事细致认真的学生担任记录员,除此之外,小组有时还有一些“临时”的角色,由美术功底好的学生做“美工”,由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做“编辑”。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由学优生照顾中等生与学困生,只有整个小组通力协作,才能激发小组的潜能,促进协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方法,借助于情境、支架、探究等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向,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结构,形成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30-35.

[2]刘宁.基于支架式教学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J].互联网天地,2016(12):156-161.

[3]陈军.中学信息技术探究学习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51):183-184.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