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教学如何实现文化渗透

2021-12-09刘金练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字理古诗文传统

刘金练

古诗文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中“重量级”的组成部分。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过去的古诗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在涉及传统文化内涵时,往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者取以讲授的方法,把文化当作一般的知识“教”与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文化”目标实现的路径,即“自然渗透”。姚炜老师(广州市教研员)认为,语文课程的目标,有些是可“教”的,有些是不可“教”的;不可“教”并不意味着不可实现,而是实现的途径有别于“明教明讲”。古诗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实现“理解和传承”的目标,就必须倚重“自然渗透”之法。

自然渗透的策略何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权作一番力所能及的探索。

一、字理教學,渗透“字里乾坤”

字理教学法,是广西师范大学黄亢美教授多年来致力的研究方向。黄教授认为,汉字的造字法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古人的思想观念,可谓“字里乾坤大”。一个“仁”字,反映的是“人与人相互亲爱”的道德理想(仁,亲也。——《说文解字》);一个“和”字,反映的是古人对关系和谐的社会期盼(和,相应也。——《说文解字》);一个“武”字,反映的是“止戈为武”的和平观念(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当代许多简化字,虽已难辨其构字的初衷,但如追溯渊源,略下“说文解字”的功夫,那么,字义中蕴含的文化观念就不难“真相大白”。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如果能善用“字理”,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字义,而且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大有裨益。

譬如荀子《劝学》一课,我们可将“劝”字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追溯“劝”字的构造渊源,我们从《说文解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勸,勉也,从力,雚聲。可见“劝”是会意字,其造字的本义是“努力勉励”;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还有“奖勉”“悦从”之解。由此,我们可以从“劝”的字理中,获得一种传统文化认知:付出努力劝勉他人(从善),而且要致力于使人悦纳的结果。既然要使人“悦纳”,那么“劝”的行为就要讲究艺术——经过解说字理,接下来对《劝学》论说艺术的探究也就“顺理成章”。

二、还原情境,参其奥义

古诗文的创作来自遥远的过去,如何让跨越时空的作品走进当代学生的心田?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传统文化可以视为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不自觉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普遍的习惯与性情,而当代的读者必须通过语言文字反向“溯源”,方能参其奥义。这种反向“溯源”的方向,便是设身处地,还原情境。学生在初学杜甫《登高》时,常常停留于“触景生情”的浅层认识,而不解诗人深层的哀伤。如何使学生深入杜甫的心灵世界?还原情境便是有效的方法。“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这是孙绍振老师解读文学作品的常用方法。写《登高》时,杜甫的“原生状态”是怎么样的呢?这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歌的内容,还原“登高”的情境:安史之乱使山河破碎,此时的杜甫只身流落巴蜀之地,年迈体衰,举目无亲,此情本已悲凉,怎奈眼前还满添萧瑟的秋景!宋代罗大经曾解该诗颈联为“八悲”(地之远,时之惨凄,羁旅,久旅,暮齿,衰疾,高迥处,无亲朋),可谓将诗人的落魄之境作了透彻的分析。然而,杜甫定格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历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于是,“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出现了:为什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会如此落魄?对这种矛盾加以分析,自然就会牵涉古代文人普遍的精神追求:以天下为己任,君子忧道不忧贫。古代的君子贤圣,笃定“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宁可贫贱也不苟且,这便是儒家积极“入世有为”的文化精神。经过情境的还原,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登高》的文化“奥义”:古代的文人何以常自“登高”,又何以常会“凭轩涕泗流”。这个以“语言”为基础的解读过程,便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古今鉴比,凸显价值

古诗文要在当代“落地生根”,为今人所喜闻乐学,就必须先获得当代人的共鸣。如何获得“共鸣”?联系当下、观今鉴古是必要的办法。我们常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深浅”,可见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古今的作品,都必有相通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我们阅读古诗文,如欲深解其中理趣,就必得采取比较的方法,而其文化内涵的发掘,又必然会牵涉到古今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精华,在比较中“剔除”其糟粕,由是得以“拿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著名的诗篇。很多学生在读到最后一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认为李白思想消极,不思进取。但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儒道思想转换交融的表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兼备“出世”“入世”的文化体系,中国的读书人才拥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民族的这个宝贵的文化精神,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梳理反映儒道交融的古诗文并作“文化提炼”之外,还应该注意运用“古今鉴比”的方法:古代的读书人不得志时,可以“散发弄扁舟”,可以悠游四海,可以“独善其身”,可是现代人呢?现代人不得志时,多取消沉堕落之态,玩物、酗酒、吸毒,甚至跳楼轻生。对比时,可直观呈现图片、视频,由此造成强烈的冲击与鲜明的印象,从而凸显儒道相融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

四、诵读体验,渗入血脉

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离开了诵读,古诗文就会成为一堆文字符号,俨然没有了灵魂。“整个汉语,乃是一个与其他语系极为不同的单音节语言体系”,汉语一字一音,声、韵、调是其组成部分,这些特性决定了汉语富于音乐性的表达,因此,诗赋创作重视格律,古人读书重视吟诵。

吟诵是与朗诵并行的传统诵读法。叶嘉莹说:“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可见吟诵历史之悠久。近年来,传统吟诵呈复兴之势,许多教师自觉地将其融入到课堂中。第六届“中语杯”一等奖获得者傅海勤老师,就曾在《诗经·采薇》的教学中穿插一段吟诵,美妙而深情的声音将古代将士的家国情怀演绎得动人心魄。第六届“圣陶杯”冠军李勇老师,更是在《短歌行》的教学中全程贯穿吟诵,铿锵的吟诵与击鼓之声相配合,使人荡气回肠。笔者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也曾辅以吟诵,学生甚为喜爱,犹记一年后的学校元旦文艺晚会,舞台上惊现了由学生表演的吟诵节目《春江花月夜》,当笔者进一步了解时,学生才道出原委:因為笔者的吟诵教学,他们对《春江花月夜》念念不忘,于是择机汇演。

吟诵具有“渗透血脉”的作用,它使古诗文所蕴涵的文化精神通过声音定格,藉此获得强大的传承力量。叶圣陶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所以“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五、梳理归纳,提炼认知

文化是群体的习性,具有普适的特征。“自古逢秋悲寂寥”说的是我们的民族“悲秋”的传统,即便如刘禹锡等少数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也不能掩盖整个民族“悲秋”的普遍特征。这是因为,在古代关乎“秋”的诗文中,“悲秋”的作品占据了主流,于是,大凡属于“秋天”的景物——秋风秋雨、梧桐落叶、南飞大雁便成为表达“悲愁”的意象,被定格下来,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印象。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枫桥夜泊》一课中,列举多首涉及“枫桥”的古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综合,于是提炼出“枫桥”表征离愁的文化认知。可见,围绕同一个文化主题,将同题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纳,是提炼文化认识、渗透文化精神的重要教学策略。

荀子的《劝学(节选)》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很多教师讲授此文止步于“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于是文化内涵得不到挖掘。事实上,在西方逻辑学看来,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逻辑关联甚少,所以比喻是极不严密的论证方法。然而,我们读《劝学》,不但深感比喻论证之美妙,而且深觉荀子的逻辑严密、无懈可击,这是什么原因?对此,我们只要再稍加联系和梳理,就不难“窥其堂奥”:在《诗经》里,有多少由物及人的比兴;在古代哲学认知里,人分男女,天有昼夜,物有消长,于是推论“万物皆有阴阳”;天地五行,是故人有五脏……这种思维的背后,不就是“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的观念吗?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认为“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或许正因为“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中国人影响至深,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形象说理就比西方来得繁盛。翻开孔孟老庄,我们会读到大量存在的比喻说理。大量比喻的背后是思维的习性,思维习性的背后代表着稳固的文化观念。据此而知,通过梳理同题作品、综合相类现象,继而提炼结论的方法,有助于深挖古诗文作品蕴藏的文化,从而为教学实现“文化渗透”作坚实铺垫。

以上便是笔者从古诗文教学实践和观察中所总结出来的“文化渗透”五法,权与同行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不论哪一种策略,深研文本、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实施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这是“文化渗透”得以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黄亢美.字理教学手册[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5]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6]龚鹏程.国学通识课[M].长沙:岳麓书社,2019.

猜你喜欢

字理古诗文传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少年力斗传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