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休的我该怎样和子女沟通

2021-12-09隆春玲

心理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边界矛盾子女

隆春玲

赵阿姨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每到教师节,总是有以前教过的学生送来鲜花、贺卡等礼物慰问,经常也有学生到家来看望,每到这个时候,赵阿姨总是无比自豪。退休后赵阿姨又工作了几年。

如今女儿已经工作了,赵阿姨也彻底回归家庭了,她真心希望能和女儿多交流。平时赵阿姨非常疼爱女儿,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过问操心。最近,女儿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烦恼,赵阿姨总想开导女儿,可不知为什么每次总是没聊几句就开始给女儿讲道理,甚至还边说边批评女儿,经常是女儿越听越烦,不一会儿就和她吵了起来。

为此,赵阿姨很伤心,觉得自己心疼女儿却得不到理解,关心人家也得不到认可,还矛盾越来越多,十分痛苦,甚至要崩溃……

其实生活中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这样的情况出现比较普遍。很多老年父母发现,在和成年子女沟通时总是出现问题,指导子女时总是习惯批评加指责,本来是一番好意,几句话没说完,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往往最后可能还以吵架来收场,不欢而散。

文中赵阿姨和女儿之间矛盾的产生,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双方都没有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要有“边界”,即便是最亲的人之间也需要有“边界”。没有边界意识的人,更容易在错的事上坚持,情绪易失控,常常产生矛盾还觉得委屈。

人與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很重要。沟通的三要素包括自己的感受、对方的感受、所处的沟通环境。老年人总惯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与子女交流,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忽视子女的感受,缺乏换位思考,会让子女有自卑和纠结感,更会造成沟而不通。

老人方面

1作为老人、长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子女,让他们少走弯路,这样的初衷大家都能理解。而沟通中习惯性批评、指责,只注重自己表达痛快,忽略子女内心感受,会引发子女的不满和怨气,不能有效沟通。

2作为父母,不管子女的年龄大小,在自己的眼里始终是孩子,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就想要保护他们,怕他们受到任何伤害。爱得过于急切,不分场合,不注意分寸,随时用自己的臂膀为孩子筑起爱的港湾,无视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的自尊受损。

3批评、指责的方式会让子女觉得不被信任,同时父母有强迫子女接受自己观点的意图,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在挑剔子女,把自己的完美主义强加给子女,让子女必须做到,引起子女的反感。

子女方面

● 成年子女独立意识强,认为父母对自己过多的“保护”是对待小孩的方式,不适合自己,内心不满,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 子女认为父母的批评、指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认可、不放心,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是对自己的否定,因而产生烦恼和焦虑,更容易发脾气,造成和父母之间的争执。其实,子女是希望父母给予更多的安慰、肯定、鼓励和建议,支持其积极面对问题,寻找机会去尝试、历练、试错。

● 子女认为听懂父母给的建议时,不代表马上做到,但父母认为说了就必须马上做,这些对于信息理解的偏差也会造成双方的误解。

如何避免批评、指责子女?

作为老年父母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 有边界意识,相互尊重,在交流中要营造平等、开放、好奇的交流方式。

◆ 变换不同的沟通方式,达到应有的效果,避免沉浸在自我认知模式中。学会倾听,换位思考,让子女表达自己的感受,减少矛盾。

◆ 当沟通不畅、不顺或发现子女出现抵触情绪时,要有意识地调整表达方式或者先暂时结束这个话题,再找合适时机继续沟通。

◆ 与子女互动沟通时,父母可以把经验教训转化为感受与子女分享,“感同身受”更容易让子女接受,沟通更有效。

◆ 要能接受自己的“意见”不被子女接受和采纳。子女已是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办法,要学会接纳和认同,相信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经历一些风雨会让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

总之,沟通需要双方的“团结协作”,接纳、理解、感恩、主动表达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情绪,有效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们的家庭矛盾。

猜你喜欢

边界矛盾子女
守住你的边界
Tomb-sweeping Day
矛盾的我
有边界和无边界
“矛盾多发”可怕吗?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