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媒体艺术创意“四学法”实践探究

2021-12-09吴航飞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法支架美术

“为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视觉艺术教育必须开启新的变革。”[1]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下美术知识获取的便捷性、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美术资源的共享性、美术平台的互动性都是传统教育环境无法比拟的。笔者经过初步的现代媒体艺术教学革新和实践,总结出四种创意学法,希望对行走在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研究之路的同行有所助益。

2018年1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发布,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美术新教材随后出版使用。新教材把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整合为现代媒体艺术(图1),课程类别为选择性必修课程。何为现代媒体艺术?人美版《现代媒体艺术》教材编辑贾小川老师解读为“为了表现独特的艺术观念而用以多媒体设备为主的媒材创作出来的艺术样式,并且具备三个特点:数字化、互动性和综合性。”[2]

美术教材的变革必然引起基层学校美育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相应变革,数字媒体教室也应运而生。至2020年12月,杭州市21所直属高中(含校区)已经有6所完成数字媒体教室建设,另有3所也已申报该项目(图2)。可以预见,数字媒体教室将在我国城镇学校中大范围普及,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的进程势不可挡。

新课程标准最根本的变化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如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有什么新的学习指导策略?有什么创新学法呢?

一、创新思路:三条引领性的指导策略

1.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图像识读。现代媒体艺术课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互通性和课堂的开放性,通过查找图像、分析图像、对比图像,促使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不断地提高。

2.利用数字媒体设备开展美术创意活动。现代媒体艺术课堂中学生可随时使用电脑、数位屏、数码单反相机、互动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可开展多种多样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3.利用数字评价平台提升审美判断能力。现代媒体艺术课堂提供直播空间和评价平台,这使得网状互动、网络评价得以真正实现,课堂作品可随时上传、随时展示、随时评价。

二、实践验证:四种创意性学习方法

1.“支架—渐隐”诱学法

支架在建筑行业里称脚手架,教育家伍德用这个术语来描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所施与的有效支持。[3]当学生重建认知后支架消失,即“渐隐”。现代媒体艺术课堂“支架—渐隐”诱学法是为学生识别图像提供数字化的支架式帮助、持续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一种方法。

数字动画支架—情境激趣。《精彩的动画世界》课堂导入部分,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一个自制动画片段,利用数字软件Flash,融合书法、书卷、古琴乐音等多种古典文化的元素制作成动画环节。在高雅的《高山流水》古琴配乐中舒缓地打开的课题“书卷”、背景图片中如行云流水般的《兰亭序》、融汇成带有浓浓传统文化味的情境。利用数字动画为支架,将学生生动而有趣地带入动画学习的情境中。

数字范例支架—重点提趣。《数码绘画的魅力》一课的美术表现过程中,有位学生选择范例“时尚少女”做练习,但他所收集的步骤图从第三步到第四步跨度较大,学生无法理解。恰巧上一届有学生研究过这个范例,并添加了相关工作环节。于是引导学生在数字资源库中找到起支架作用的步骤图,使该学生顺利完成该案例临摹练习。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了,美术表现过程得以继续,学生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数字游戏支架—练习延趣。《现代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特点》的课堂练习,有的老师就是用Flash软件设计了跳跳棋小游戏,学生分成两大组以规定答题和抢答两种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在这个游戏练习中,每组同学答题的加减分通过游戏中各自宠物的位置呈现。采用数字游戏形式的练习活动,使听评课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积极。

2. “一主—多选”研学法

“一主—多选”研学法是指“在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内容的学习中,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主教学内容,其他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平台,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4]

(1)了解多种矛盾,构思“一主—多选”微课平台

推行这个学法是基于两个矛盾:一是美术新课标规定学时量与教材内容量的矛盾。《现代媒体艺术》包含摄影摄像、数码设计、数字绘画、动画等模块内容,18学时内难以掌握全部内容。二是学生兴趣点分布的矛盾。经调查,學生对几个模块的内容兴趣分布较为分散。这就有必要把教学内容构建成微课平台,促成学生自主选学内容。

(2)厘清设计思路,录制“一主—多选”微课视频

把学习内容分成两部分:基础知识为必学的主学习内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示范性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取得学科学习必需的共性发展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其后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录制微课视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组成学习小组以研究型学习的方式进行,目标是促成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高层次的美术素养,图3为设计思路。

(3)推动主体自觉,开展“一主—多选”微课选学

“一主—多选”研学优势明显:一是“选学”的过程推动了学生的自觉性,使他们主动地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二是取得个性与共性的协同发展,因为示范性教学内容是促进共性发展的,而自选教学内容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现代媒体艺术》第一单元作为主教学内容、采取示范性教学,第二、三单元的摄影摄像、数码绘画、数码设计、动画、自媒体创作内容作为选学内容。进行“一主—多选”研学方式,学生可以对某一模块内容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深度学习,体验到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第三单元选学《数码绘画的魅力》课堂中,同学们选用各种绘画软件,有的学生表现我校“最美教师”,有的学生表现出富有中华文化韵味的戏曲人物,有的学生绘制迎新宣传画,有的学生创作了数字中国画、卡通画、时装效果图等作品(图4)。

3. “活动—嵌入”竞学法

“活动—嵌入”竞学法注重先行活动,利用现代媒体艺术创作作品的便捷性,一节课内实现两次美术表现活动,第二次学生实践活动会针对之前暴露的问题进行竞争型学习,产生的优秀作品可以推荐给社会各单位、学校活动中正式使用。该学法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任务型活动学习模式

任务型活动学习模式指为了完成某一项当前任务而进行学习活动,并通过完成活动提高自身美术水准的学习模式。

(2)主题型活动学习模式

主题型活动学习模式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主题而进行学习活动,并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创造能力。

(3)竞争型活动学习模式

竞争型活动学习模式指通过竞争方式进行的美术学习活动,并通过竞争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创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选学第三单元《初始数码艺术设计》的学生嵌入一个活动(作业),利用我们已有的色彩原理和软件工具,为我校即将举办的“师生节”设计第一届至第十届的节徽,脱颖而出的作品将在师生节活动中正式使用。(图5)

4.“展示—评价”评学法

传统评价行为发生在课堂的最后阶段,随着评价活动的结束,课堂也随之结束了,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再次进行实践活动以内化评价。现代媒体艺术活动的便捷性、展评方式的多样性促成课堂实现全程评价、多维评价,评后再学成为可能。此学法有三种常见的展评方式:

(1)共享打印作品进行实体展示、课堂评价。这种展评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能现场拿到自己的实体纸质、胶片作品,很有成就感、获得感;缺点是需要一定资源消耗,并且评价绝大多数在课堂内发生。

(2)电子教室软件大屏幕投影展示、课堂评价。这种展评方法的优点是选择性强、即时性强,缺点是展评效果受投影机品质影响,且无法同时评价多幅作品。

(3)利用数字平台展评学生作品、综合评价。学生登录系统展示作品,学生、教师、家长可以在课堂或课余时间欣赏、评价学生作品。

通过多样的展评活动,可以认识到作品的不足之处,能改进作品、增进美术素养。《初识数码艺术设计》一课,部分學生选择为高三学长设计毕业校服,活动之初,学生的创作效果并不理想(图6)。在评价环节,师生们一起从造型、色彩等方面找出作业不理想的原因,经过评价后学生再次修改作品,情况有明显好转(图7)。

三、教学成效:三个层面的升级转型

回顾现代媒体艺术创意“四学法”实践过程,数字化环境下四种学习方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教师层面,引领教师角色的生态化转型。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型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由“两头”备课者转型为多元备课者、由传统美术的教育者转型为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研究的开拓者。二是学生层面,促成学习品质的多元化转型。学生由封闭式学习转型为开放式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型为主动学习、由传统美术学习转型为数字创新学习。三是课堂层面,推动课堂模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灌输型课堂转为探究型课堂、由知识型课堂转型为素养型课堂、由封闭式课堂转型为开放式课堂,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注释:

[1]钱初熹.面向未来:视觉艺术教育的哲学思辨[J].美育学刊,2020,11(06):27-33.

[2]贾小川.基础美术教育中的"现代媒体艺术"管窥[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0(9):3-6.

[3]特里·汤普森,王牧华,等,译.支架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吴航飞.高中数字化美术课堂的生态教学模式研究[D].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2.DOI:10.7666/d.y2132258.

作者简介:吴航飞,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法支架美术
美术篇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