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再现,血泪的控诉

2021-12-09谭淑琴

理财·收藏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河南抗战

谭淑琴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一份民国三十二年《七七报》,其中刊登有一位父亲给抗战前线儿子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撰写条理清晰、语言真实,通过诉说家人的悲惨境遇,描述了1942年前后河南巩县遭遇饥荒灾情的惨状,是当时百姓的血泪化作纸墨声讨旧社会的真实记录。

《七七报》创刊于1939年7月7日,地点在湖北省京山县养马畈,陶铸题写了报名,是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机关报。1941年元旦,为了扩大发行量,《七七报》由油印改为铅印。抗战胜利后改名《七七日报》,1946年6月16日停刊。《七七报》是在党中央发表著名的抗战两周年宣言,动员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形势下诞生的,直至停刊,一直战斗在宣传战线的前沿阵地,深得鄂豫边区人民的赞颂,曾被称为“边区的政治大炮”。这份报纸是当时参加革命的编辑人员和印刷工人用牲口驮着器材和铅字,冒着纷飞的子弹,经过流血牺牲印出来的。当时的印刷厂为了安全工作,或设在远离机关的僻静的湾子里,或设在深山古庙中。当敌人来时,他们把器材藏在夹墙里、地洞内、密林中、深水池塘里。敌人走了,又回来架起机器印报。在 1941年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后,当时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夏忠武从各分区部队抽调了10多匹高强大马,驮运印刷机。铅字的字盘都加做了盖子,就像木盒一样,以便驮运。

2013年7月9日,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授权,深圳大乾艺术机构策划的“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中原大灾难纪实影像”展览在事件的发生地河南、同时也是在全国第一次亮相开幕。展览选取哈里森·福尔曼先生作品近70幅,全景式地展现了当年中原大地上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以及他们真实的遭遇。配合影像展第一次展出了院藏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二十六日《七七报》。这份报纸经过70年的风云变幻,已蒙上一层灰黄的颜色,纸质粗糙并且有皱褶,有些字迹虽已模糊不清,但不影响整体的识读。这份报纸的第四版《大后方动态》栏目以《抗战军人家属的悲惨生活》为题刊载了一位远在家乡的父亲给在外抗战的儿子的一封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1942年前后中原大灾难的惨绝人寰,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此篇报道转载自桂林《扫荡报》,这篇文章是抗战军人李一新写给《扫荡报》的一封信。信中“一字一泪地泣诉着他在河南灾区的家属的苦境”。日报虽年久破旧,但文字尚能识读,录文如下:

编辑先生,我现在仍是一个军人,原籍河南巩县。我在去年十月间曾经接到家中一封信,说家旱灾很重,犹不知究至何种程度。在前天忽又接到一封挂号信,这来信给我带来了可怕的不幸消息。我接到这封信,只是无主张的哭。我甚至想自杀。同时我不相信人类会有这样万恶的遭遇。但这是事实。而且这事实就在我家中出现了。现在我把这封信不掉一字地照原文抄一下:

一新小儿知悉:我家自前年八月起讫去年腊月,天旱无雨,饥灾严重。人民外迁日多,携妻带子扶老牵幼,背井离乡,颠流道途,惨苦之状,莫遑言喻。去年冬季天气严寒,数年所未有,赤沙原野,无物可食。树皮剥尽,草根掘尽,惨状日甚,人心惶惶,土匪结聚,盗贼丛生,日落闭户不出,道路无敢单行。冻死饿毙者,到处可见。迨至旧历年关,食人惨事时有所闻。吾家属不幸者,即汝弟在今年三月十七日出门至晚未归。当即着人外出找寻,终无音讯。翌日到各亲友家中寻问,亦无下落。阖家痛哭不已,至二十日亦无下落。知你弟已遭不幸,如土匪抢去,定有赎回音讯。汝母痛哭无止,三日未进粒食,泪带血下。二十一日,余复出门寻问,至中午归家,始知汝母因痛傷难忍,悬梁自缢。余书至此心痛如焚,搁笔伏案,痛哭失世。汝妹在侧,哀声相应。悽惨之状,吾儿思之,当可知矣。吾家何辜遭此不幸。余年已过百,尚受如此颠折,痛伤至极,每欲自杀,但念你娃年幼无依,不得不饮泣度日。你母已草率葬毕。余所盼者,即吾儿急速返家,同奔甘省,逃至甘省者甚多。据说勉强可以生活。此非余不明大义,实吾处境所不容,况且你已投效有五年之久,屡次参加战役,且曾负伤,想亦无负国家。又余所靠者仅有你一人耳。信到之日望速即请假还家,此为余终日泪面饥寒中所殷望者也!否则余与你娃谅亦难度此日矣!望你勿作为悲,保重身体为要,是嘱!父示。

编辑先生,我的弟弟,被人杀掉了,我的母亲被逼死家中,仅剩下五十多岁的父亲和十二三岁的娃娃。一天到晚在饥饿中哭着过日子。然而我现在是两袖清风,一文不名。我怎样救我的父亲与娃娃,请你指示我一条路。是回家呢?路费大成问题。我一点主张都没有,只是整天的哭。但我知道哭是无用的,我现在向各界同胞发出哀诉的呼吁,为了抗战报国,为了都是黄帝子孙,救救河南数百人民,还声讨非人类的可怕的残酷的惨命运。

读完这封家书,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家破人亡的父亲泣不成声地对万恶社会的控诉,对无辜劫难的无奈。此文撰写条理清晰,语言真实,是当时百姓的血泪化作纸墨的真实记录,也代表了灾荒年月河南受灾百姓三百万人的心声。书信字数不足六百字,却言简意赅、恰如其分地涉及了影像展览中的环境、人物、交通、食物四个部分的内容。展览中的“环境”部分,再现了赤沙原野、荒无人烟,好似地狱一般沉寂的鬼城,就是信中所说“冬季天气严寒,数年所未有,赤沙原野,无物可食。树皮剥尽,草根掘尽”,“日落闭户不出,道路无敢单行”的原景再现。展览中的“人物”部分,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面黄肌瘦、十分落魄的灾民的形象。老者满脸沧桑,双目呆滞,孩童们嗷嗷待哺,无以为食。天气吹裂了他们的皮。他们唉声叹气、啼饥号寒,像稻草人一般蹒跚而行,在绝望中挣扎求生。书信中所说:“弟已遭不幸……汝母因痛伤难忍,悬梁自缢。”“汝妹在侧,哀声相应。悽惨之状,吾儿思之,当可知矣。”照片中落魄的灾民,衣衫褴褛的孩童,就是李一新家人的真实写照。展览中的“交通”部分,向我们展示了河南难民大规模逃亡的情景,其中一张照片中的灾民们都坐在火车的顶部和火车头上,车厢内的拥挤可想而知。他们只能“听天由命”,驶往他们梦中的乐土。书信中所说“余所盼者,即吾儿急速返家,同奔甘省,逃至甘省者甚多。据说勉强可以生活”,当时的难民逃往西安和甘肃的为多,信中所说是难民逃荒到甘肃省的真实印证。展览中的“食物”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当时难民在灾荒面前无以为食,忍着刺喉绞肠之苦吃草根、啃树皮的画面。恰如信中所说“冻死饿毙者,到处可见。迨至旧历年关,食人惨事时有所闻”。信中所述凄惨故事发生地在河南巩县,恰巧是诗圣杜甫的诞生地。早在一千多年前杜甫就写下了当时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生活,“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这些诗句是当年现状的真实写照。一千多年后,诗圣笔下描述的中华民族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画面在他的家乡再次重现。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份经历了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历经七十年岁月蹉跎的《七七报》在本次展览中与影像图片相辅佐,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图片的内容。文物是历史的第一见证。近现代文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现代历史研究的佐证和补充。管理、保护好现存的近现代文物,无论是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还是对社会进行宣传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是解说胜于解说,不是展览文字胜过展览文字,是现代历史影像图片展览原生态语言最好的诉说。

猜你喜欢

河南抗战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