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骨折早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

2021-12-09王彩虹陈娇朱巧云

今日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颅骨针对性恐惧

王彩虹 陈娇朱巧云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725000)

儿童处在对疾病认知不全的年龄段,患病或住院都会给患儿带来一系列心理压力,导致其产生一系列消极心理行为,尤其是入院早期,患儿情绪波动非常大,对于治疗表现出较低的配合度,这对治疗、护理、预后、康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所以,在入院早期给予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和心理需要是目前临床非常重要的一项护理工作[2]。小儿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凹陷性骨折,通常脑部发育速度均快于颅骨的生长发育,所以颅骨和脑实质空间非常小,轻微的颅骨凹陷骨折会导致显著的脑组织压迫、刺激等症状,所以一旦处理不当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发育不良、诱发癫痫,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所以临床除手术治疗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也非常关键[3]。现将此次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早期儿童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观察这部分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然后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并且依照其心理行为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然后再选取同时间接受常规护理的骨折早期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经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6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8.5岁;所有患者均为骨折后1-2天入院,住院时间最长者41天,最短者6天;其中男孩64例,女孩32例。患者纳入标准:(1)患儿年龄2-6岁;(2)患儿均为首次骨折;(3)患儿认知功能正常,具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患者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全身多部位骨折;(2)患儿既往精神病史或家族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段,主要是心理、饮食、康复等护理。观察组:首先通过临床观察、入院调查以及护理,依照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将患儿的行为特点进行重点分析,总结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焦虑不安、恐惧行为;哭闹不止,临床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较低。(2)不顺从行为,不配合康复锻炼。(3)过于依赖亲人,要求亲人时刻陪伴、搂抱。(4)玩乐心理,对玩具和讲故事有高度喜爱。护理方法:(1)首先减轻和消除患儿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护理患儿一定要始终保持微笑,并且适时给予抚摸、搂抱,时刻给予患儿陪伴,可以使用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逗引患儿,让患儿体会到护士对其的关爱和关怀,消除两者之间的陌生感,让患儿对护士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患儿因为年龄较小,所以护士一定要重视语言交流,不要使用过于严格和学术化的语言,讲话时一定要态度亲切,使用患儿比较容易接收的语言和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灌注爱心、耐心、细心,为患儿及家属耐心解释治疗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创造条件使得患儿可以积极参与玩游戏、听故事、看动画片等活动,帮助患儿客服恐惧和焦虑心理,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患儿心理发育不完善,所以对他们主要以解释说服为主,首先耐心为其解释护理的重要性和目的,让患儿理解护理的必须性,消除其和患儿家属的疑虑,并多与患儿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和娱乐活动,还可以为其辅导作业,两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帮助患儿积极配合医疗行为。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患儿会出现不顺从行为,当患儿出现不顺从行为时首先调查原因,并且针对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慰、逗引和耐心引导,并且鼓励在同病房之间比赛,看谁更听话、更乖;对有骂人行为的患儿不要斥责、恐吓,要为其耐心反复的解释说服,积极发现患儿的优点,对其优点积极进行鼓励,树立其自信心。(3)满足患儿玩乐的需求[4]-[5]。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患儿有玩乐的需求,玩乐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根据患儿的特点与其一起进行娱乐活动,例如折纸、画画、看动画片等,满足各个年龄段患儿的需求,提起其生活的兴趣;与此同时玩乐可以分散患儿的疼痛注意力,使其身心放松。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弹性、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比较 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比较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如下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2.3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如下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4 讨论

儿童因为骨质发育还不成熟,皮质非常薄弱,所以在经历外伤之后通常会形成嵌插性凹陷性骨折,而且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脑组织发育与颅骨相比较快,所以脑实质与颅骨之间的空间范围极小,轻微的颅骨凹陷也会导致严重的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患儿语言、运动障碍或癫痫等严重后遗症的出现[6-8]。除了对症治疗之外,因为儿童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的阶段,在骨折发生后非常容易出现过度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患儿的情绪波动太大会影响治疗、预后和康复效果[9]。所以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常规护理因为缺乏针对性,所以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儿也不能在护理后积极配合治疗[10]-[11]。

通过对96例患儿展开不同的心理护理发现,依照骨折早期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安抚患儿的焦虑、恐惧、不顺从和依赖性等心理,在护理后,情绪逐渐稳定,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的护理,康复效果较好。

首先,及时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儿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患儿因为突然受伤住院,角色突然转换,加之疼痛感的刺激,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患儿出现恐惧等消极心理行为,常规护理不能适应骨折早期患儿的心理需求,所以需要针对患儿的行为特点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护理,这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12]。其次,及时控制不良心理行为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行为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也是其生理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患儿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于自己的需求并不能准确的表达,而且年龄较小心理承受力较差,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注意力转移,考虑到患儿的心理特点,对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详细观察非常重要。例如焦虑恐惧时患儿会哭闹、抗拒、不配合、甚至骂人。因此,在患儿入院后一定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且安抚、控制其消极情绪,满足患儿的一切合理需求[13]-[14]。第三,在环境因素方面,儿童对陌生环境非常敏感,尤其是医院这种场所,患儿表现非常敏感,早期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主动为其介绍病房环境,让患儿熟悉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这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5]。

此次研究选取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首先对儿童骨折早期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观察,依照患儿的不同心理行为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及家属同时进行疾病知识相关教育,而且在护理中,护理人员着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使得护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考虑到儿童骨折早期的心理行为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负面情绪,同时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利于患儿康复。

猜你喜欢

颅骨针对性恐惧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